補充協議也是商品房銷售合同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商品房銷售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補充協議通常由開發商單方面起草,這對開發商有利。因此,購房者應警惕開發商提供的補充協議。如果補充協議增加了買受人的責任,減少了開發商的責任,或者補充協議中有霸道條款,買受人可以拒絕簽字。買受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訂合同的,買受人可以以開發商提供的補充協議明顯不公平或者欺詐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認定開發商提供的補充協議無效或者撤銷,也可以維護他的合法權益。一般來說,雙方的交易價格包括公共維修基金。但是,公共維修基金不能隨房屋轉移。即使房屋產權變更登記手續已經辦妥,公共維修基金也不會自動轉入購房人名下。公共維修基金必須辦理過戶手續,地點在房屋所在地各區縣專項維修基金管理部門。因此,補充協議應規定雙方共同辦理公共維修基金的時間。一房兩套銷售特別處理一房簽訂多套銷售合同,這是賣方最嚴重的違約行為,可能導致買方兩房空置。增加違約責任是對一套以上房屋的銷售行為的事后預防措施。如果出現惡意欺詐,業主可以無視高額的違約責任,揮霍購房者的全部錢財,然后賣掉房子逃跑。因此,不能100%保證買方沒有風險。有了預告登記制度,這種情況就可以消除。通知登記是物權法規定的一項新制度,是指在房地產交易過程中,為了防止房地產所有人在合同生效后在所有權轉讓登記程序生效后單獨處置房地產,雙方應根據合同約定,提前向登記機關辦理房地產轉讓事項登記,以確保受讓人到期時狀態良好,辦理正式產權登記。通知登記后,未經權利人同意,產權人不得處分該不動產。可以看出,如果賣方“賣出一套以上的房子”,進行預告登記的買方將不會遭受任何利息損失。通知登記需要雙方自愿設立的,由房地產登記機構根據雙方的登記申請辦理通知登記。因此,雙方同意向房屋所在地的房地產登記機構申請預告登記,最好以書面形式約定。
4。解決各種法律文件之間的沖突
二手房買賣需要簽訂許多法律文件。只有在合同方面,才有定金合同、中介合同、銷售合同、補充協議等,有時每個合同的內容不一致,甚至相互沖突,所以需要明確的是,定金合同與中介合同、買賣合同發生沖突的,以買賣合同為準。補充協議是由于銷售合同的缺陷而訂立的。因此,補充協議應說明,如果其他合同文本與補充協議沖突,應以補充協議為準。
5。銷售手冊的重要內容應視為補充協議的組成部分。
購房者購買商品房時,尤其是購買期房時,往往先看開發商印制的售樓書,再決定是否購買。售樓書中經常列出樓盤的特點、交通、規劃設計、房型、配套設施、裝修及設備等。購房者認為,“售房書”是開發商的承諾,因此,一旦交房與“售房書”不符,就有上當受騙的感覺。在實踐中,此類糾紛時有發生。
從法律意義上講,售樓書是一種要約邀請書,由開發商向購房者發出,要求購房者購房,不具有法律效力。雙方正式簽訂的“合同”或“補充協議”,是雙方意識、承諾和法律效力的真實體現。雖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規定,“如果出賣人對商品房開發規劃范圍內的住房及相關設施的解釋和承諾是:具體確定,并對商品房買賣合同的訂立和房價的確定有重大影響的,應當視為要約收購。即使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未包含解釋和承諾,也應視為合同內容。當事人違反合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但為避免未來可能發生的糾紛,建議購房人在補充協議中將開發商在物業書中承諾的與物業有關的重要內容寫下來。
6。房屋質量協議房屋質量問題是購房者入住后最容易與開發商發生糾紛的地方。因此,在“合同”或“補充條款”中規定房屋質量的內容十分重要。
買受人應與開發商約定的內容包括:直墻標準;防水標準,即房屋屋頂無水漬,廚房、衛生間防水良好,上下水管與地面連接處無滲漏;表面裂縫標準:開發商承諾商品房內無裂縫,保溫墻表面光滑,瓷磚地板光滑無松動、爆裂、縫隙;管道安裝及室內表面平整標準:開發商承諾不通過商品房內任何公共管道,并承諾任何管道的安裝不影響房屋室內表面平整。使用的建筑材料應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房屋交付時,辦理的手續包括:房屋入住通知書;鑰匙領取。開發商應向買受人提交以下材料:北京市建設工程竣工驗收記錄表、住宅質量保證書、住宅使用說明書(兩冊內容不得低于《商品房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制度》的規定),經計量雙方約定,如果開發商交付的房屋不符合合同或補充協議的約定,買受人有權拒收該房屋。因開發商違約造成的違約金數額或者比例應當約定。同時,也可以約定開發商在規定期限內改正或修復。在規定時間內達不到約定標準的,買方可以單方解除合同。同時,還約定了合同終止后的處理辦法,包括違約金的計算方法和開發商應向買方支付的賠償金額。產權證是認定房屋所有權的法律依據。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會出現購房者在全額支付房價后幾年內拿不到產權證的情況,使產權處于不確定狀態。因此,有必要設定取得產權證的期限。同時,還約定,買受人仍未取得產權證的,買受人有權退房并約定退房處理辦法。按揭貸款是許多購房者采用的付款方式。在付款方式的附件中,開發商經常表示,如果買方無法從銀行獲得抵押貸款,買方應在收到通知后幾天內付清余額。購房者往往粗心大意,不注意條款,或者是因為覺得貸款拿不到的風險不大,不注意條款。
在實際操作中,糾紛并不多,但一旦購房者拿不到銀行貸款,根據本條規定,購房者必須在幾天內付清全部房款,否則,根據合同第7條規定,購房者將不得不承擔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侵權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08道路交通事故協議書格式
2021-03-20申請出國結婚需哪些證明材料
2021-01-02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案
2021-03-24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是怎么樣的
2020-11-30保險公司拒賠理由有哪些
2020-12-27買保險被騙怎么辦
2020-12-26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全文
2021-03-14家屬是否屬被保險人引索賠糾紛
2021-03-19保險受益權之定性分析
2020-12-16被保險人法律地位研究
2020-11-15承包國有林地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18出讓土地上的房屋可以拆了重修嗎
2021-01-10土地轉讓金怎么算
2020-11-20制定拆遷補償方案的主體是誰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