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婚姻法第三條明確規定:“禁止與他人同居”,根據現行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未婚同居關系不具有法律效力,只是事實。因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一條明確規定:“當事人起訴解除同居關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可見如果當事人只要求法院解除同居的“身份”,法院是不會受理的,因為同居不是一種法律關系。事實上,男女同居糾紛往往是財產利益的分割和子女的撫養問題。這類糾紛實質上是財產糾紛,應當被法院受理。因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一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在同居期間因財產分割、子女撫養糾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由此可見,辦理同居解除案件的核心問題不是同居本身是否應當終止,而是解決財產糾紛應當遵循什么原則。當事人起訴后,按照民法上的共有財產分割原則,對同居期間當事人的共有財產進行分割。一般來說,同居期間的財產分割被視為共同財產。同居期間的共同財產,是指雙方共同管理、使用、受益、處分和用于清償債務的財產,主要包括:(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所得;(三)知識產權所得;(四)繼承或者贈與的財產(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屬于一方的財產除外);(五)應當屬于雙方的其他財產。夫妻共同財產必須符合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同居期間取得的財產,一方在同居前取得的財產,一方在同居解除后取得的財產,另一方在一方死亡后取得的財產,不是共同財產。二是依法必須歸雙方所有的財產。同居期間取得的財產不一定屬于雙方。依法屬于一方所有或者雙方約定的財產,不屬于共同財產。《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當事人要求返還按照海關規定支付的聘禮的,人民法院查明有下列情形的,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未共同生活;(三)婚前支付導致支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第(二)項、第(三)項的規定,離婚為條件。第二十條夫妻共同財產中房屋的價值和權屬,雙方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1)雙方主張房屋所有權,同意競買的,準予競買;
(2)一方主張房屋所有權的,評估機構應當按照市場價格對房屋進行評估,取得房屋所有權的一方應當給予對方相應的補償;
(3)雙方不主張房屋所有權的,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出售,所得應當分割。第二十二條婚前,父母為雙方購房出資的,除父母明確表示向雙方捐贈外,應視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
雙方結婚后,父母出資為雙方購房的,除父母明確表示為贈與一方外,視為贈與雙方。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工傷賠償標準
2021-03-24孩子被老師打了頭部老師和學校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0村委會法律顧問合同范本
2021-02-11新修訂的商標法主要修改了哪些內容
2021-02-10著作權法中的延伸性集體管理是否合理
2021-02-28反擔保有哪幾種方式
2021-03-14發票領購簿丟了怎么辦
2021-01-28拘役算不算犯罪記錄
2021-02-09孩子的法定監護人一般是一個還是兩個
2021-02-21現在國家承認事實婚姻嗎
2021-01-03對移送或指定管轄的裁定
2021-02-20加工承攬合同糾紛被告方如何應訴
2021-01-01私生子繼承權的依據如何
2021-03-02高速事故一般處理多久
2021-03-15保姆虐待老人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1-01-06房屋做析產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25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如何理解勞務派遣用工是一種補充用工形式
2021-03-02收費停車場內車輛被盜,商場能否擔責
2020-12-26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