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車主與司機之間的賠償責任如何承擔?
通常情況下,肇事司機作為事故的直接當事人成為民事賠償的主體,但我們需要明確的是,在很多情況下,交通事故的直接當事人與承擔交通事故民事賠償責任的主體并不一致。比如,雇傭司機發生交通事故,司機和受害人是事故的直接當事人,但民事賠償的主體可以是用人單位,也可以是用人單位和司機承擔連帶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機動車事故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的,保險公司應當在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范圍內賠償。超過賠償責任限額的部分,應當按照下列方式承擔賠償責任:(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過錯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賠償責任。(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當事人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而機動車駕駛人已采取必要措施的,應當減輕機動車當事人的責任。交通事故損失是非機動車駕駛人和行人故意造成的,機動車方不承擔責任。交通事故中,由駕駛人所在單位或者車主對駕駛人履行職責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適用無過錯原則。企業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規定,企業法人對其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本法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工作人員因職務行為或者授權行為提起訴訟的,以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當事人。”。雇主的替代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五條,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者、合伙企業的用人單位在本法規定的生產經營活動中給他人造成損害的勞動合同是當事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定:“勞動者在就業活動中造成傷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傷害的,應當負連帶賠償責任。”對雇主負有連帶責任。用人單位負有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勞動者要求賠償。”這一規定適用于駕駛員在執行職務時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情形。受雇司機在執行職務時,非法侵害他人合法權益。雇主應為雇員服務的利益承擔損害賠償。機動車所有人(以下簡稱用人單位)代表駕駛人負責時,應考慮以下因素:(1)用人單位與駕駛人之間是否存在雇傭關系。如何認定雇傭關系的存在,應以用人單位與司機之間存在客觀、實質性的選擇與監督關系為限度,而不應以是否有書面合同、是否有報酬為限度。任何為他人開車提供服務的人都是雇員,無論是否有合同或付款。即使是所謂的“臨時工”和“臨時幫工”,只要這些人和正式員工一樣,客觀上接受用人單位的指導和監督,就應該承認他們與用人單位有勞動關系。(2) 勞動者在就業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人身傷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這在法理上通常稱為“絕對責任”。是否在履行職責范圍內:
1。駕駛事故發生的時間和空間在授權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具有為用人單位服務的目的的,可以認定為職務行為。
2。如果駕駛人利用其義務所給予的機會實施侵權行為,且該行為與其義務有本質聯系,則應認定為在其義務范圍內。
3。故意行為。如果駕駛人的行為與其職責有內在聯系,即使其目的是為了實現自身利益,也應認定為其職責范圍。
4。繞道行為。如果司機明明是經商的,趁機處理自己的私事,導致交通事故損害,用人單位是否應該承擔責任?如果員工不接受用人單位的指示或安排,自行駕駛造成事故,因此該行為類型未經用人單位認可和授權,應視為“擅自駕駛”造成事故,用人單位不承擔責任。我們應該檢查司機的行為是否與他的職責有關,是否純粹出于個人利益。例如,a開車去送貨,然后繞道回家看望父母。由于探望父母是私人事務,與職位無關,雇主不負責任。在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交通事務時,受事故損害的勞動者(機動車駕駛人)責任主體的認定比較復雜:
(1)在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交通事務時,因勞動者自身過錯造成損失的,由侵害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其他侵害人無過錯,用人單位不能全額賠償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
(2)被聘用駕駛人駕駛車輛有過錯的,除另一方承擔相應的過錯責任外,可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減免用人單位的賠償責任。
6。用人單位明知或者應當知道勞動者不具備駕駛資格,指使勞動者從事機動車駕駛活動的,應當承擔責任。
以上是本書編輯對相關問題的回答律師網. 我希望它能幫助你。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聽證時間是否扣除
2021-02-26外資企業注冊步驟是什么
2021-01-31未成年能不能構成特別累犯
2021-01-25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服刑期間民事賠償怎么辦
2020-12-26信用卡轉賬還貸委托協議范本
2020-12-17當選業主委員會成員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30勞務合同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11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代替打印的遺囑是否有效
2021-01-15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
2020-12-19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理賠金不因新標準變更 保險合同約定有效
2020-12-24投保人因不明白保險合同簽錯了怎么辦
2020-11-26保險理賠的步驟有哪些
2020-11-22車輛沒買強制險會受處罰嗎
2020-11-20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0-11-14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解析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