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的票據行為是指以票據權利義務的發生、變更或消滅為目的的法律行為,包括票據的簽發、背書、變更、禁止背書、付款、擔保、承兌、參與承兌、標記、擔保等。狹義上的票據行為是票據當事人以承擔票據債務為目的的法律行為,包括票據、背書、承兌、承兌、保證和擔保六種。
(1)出票。票據簽發是指出票人按照法定樣式制作票據并交付給收款人的行為。它包括兩種行為:制造和傳遞。所謂“制單”,是指出票人按照法定樣式制單,將法定內容記錄在票據上并簽字。現在各種票據都是某些機關印制的,所謂“造”不過是填寫相關內容并簽字而已。所謂“交付”,是指按照出票人的意思,而不是出于出票人的意思,將貨物交給收款人的行為。例如,偷盜票據不能稱之為“交付”,因此不能稱之為簽發票據的行為。(2)背書。背書是指持票人與他人轉讓票據權利的行為。票據的特點是流通性。票據轉讓的主要方式是背書,當然除了簡單的交付。背書轉讓是持票人的票據行為,只有持票人才能背書。背書是轉讓票據權利的行為。匯票背書轉讓后,其權利即轉移給被背書人。(3) 接受。承兌是指票據付款人承擔票據債務的行為。承兌是匯票所特有的。匯票的出票人和付款人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委托關系。出票人簽發匯票,并不意味著付款人將支付匯票。持票人可以保證匯票到期時付款,并在匯票到期前提示付款人承兌。付款人簽收承兌的,應當承擔匯票到期付款的責任,否則持票人有權起訴他。(4) 參與驗收。參與承兌是指預備付款人或第三人代替承兌人承兌匯票,以阻止持票人在匯票到期日前行使追索權的一種票據行為。通常發生在匯票不能承兌、付款人或承兌人死亡、逃逸或因其他原因不能承兌、付款人或承兌人被宣告破產時。(5)保證。擔保是一種附屬票據行為,以保證票據債務的履行為目的,承擔相同的票據債務內容。票據擔保的目的是保證其他票據債務的履行。它適用于匯票和本票,但不適用于支票。(6)保證付款。保證支付是支票付款人承諾對持票人承擔絕對支付責任的一種輔助票據行為。保證支付是支票付款人的一種票據行為。支票經付款人證明后,在支票上注明“現收現付”或“已證明”字樣并簽名,付款人對付款承擔絕對責任,無論出票人在付款人處是否有資金,持票人在法定提示期間是否提示,或者出票人是否撤銷支付委托,付款人必須按規定支付。
在具體操作中,票據行為是指票據當事人按照法定的方式將行為意圖記載在票據上,票據在行為人簽字后交付。它包括三個方面:記錄、簽字和交付。
一般來說,所謂記錄,是指票據當事人應當在票據上記載自己想要記載的內容。比如在發票上簽字時,要寫明發票的種類、金額、無條件付款單、開票日期等需要注明的內容。承兌匯票時,應當寫明“承兌”,保證時,應當寫明“保證”或者“保證”。
所謂簽名,是指簽名、蓋章或簽名加蓋章,表示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自然人簽名蓋章,是指在票據上寫明自然人的姓名或者加蓋自然人的印章。法人或者其他票據使用單位的簽章,應當由法人或者單位的印章加上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代理人的簽章。根據《票據法》,票據上的簽名應當是當事人的真實姓名,而不是筆名或者藝名。所謂交付,是指票據行為人將票據交付給持票人。票據行為人在票據上記載并簽名后,票據不具有法律效力。只有當匯票交付給對方時,該匯票才具有法律效力。票據行為能力是指當事人的權力能力和行為能力的總稱。票據權利能力是指作為票據當事人,享有票據權利,承擔票據義務的資格。票據行為能力是指當事人以獨立意志進行有效票據行為的資格。作為公民,他的票據權利能力與他的民事權利能力是一致的,即他從出生到死亡一直享有票據權利能力;他的票據行為能力與他的民事行為能力有關,只有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才具有票據行為能力。因此,《票據法》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票據上簽名的,其簽名無效。”。法人的票據權利能力從成立到解散,與民事權利能力相一致;法人的票據行為能力,是指法人自愿進行票據活動,取得票據權利,承擔票據義務的能力,符合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團伙作案是幾人
2021-02-25自己的房子倒了砸死人怎么辦
2021-02-12勞務派遣員工檔案如何管理?
2021-01-22抵押物擔保能否直接執行賬戶
2021-03-01物權期待權的保護條件
2020-12-31離婚時能否要求男方歸還婚前借款
2020-11-18民法典如何規定父母離婚后的父母子女關系
2021-02-19離婚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8假離婚算離婚么
2020-12-07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實習證明模板格式
2021-01-08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佛山市一起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2-07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哪些原則適用于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1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當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