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擔保法》司法解釋,雙方約定終止定金條件的,應當約定終止定金的數額,約定的數額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物的20%。《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一十七條:定金支付后,支付定金的當事人可以按照合同約定,以損失定金為代價,解除主合同,收取定金的當事人可以解除主合同,但應當雙倍返還定金。主合同終止后的責任處理,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第一百二十一條當事人約定的定金數額超過主合同標的物百分之二十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如何規避合同解除的風險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會涉及到合同解除的問題。合同解除以有效合同為基礎,其目的是解決有效合同提前消滅的問題。合同解除前,雙方可根據不同的適用情況,采取以下不同的救助方案:
1。為規避合同履行風險,掌握合同解除的主動權,當事人可以就合同履行過程中的哪些事實可以導致合同解除事先達成協議。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存在不利于合同履行的客觀條件,或者當事人確實不愿再次履行合同,不適用約定解除或者法定解除的,要求解除合同的一方應當及時表示其向另一方提出解除合同的意向,并應及時解除合同。該意向應書面報告給另一方,并通過友好協商取得對方的同情和理解。基于不給對方造成損失或給對方造成盡可能小的損失的初衷,本文對合同的終止及其法律后果提出了積極的建議,并力爭在征得對方同意并最終達成解除合同協議的基礎上通過協議,以解除雙方的合同關系,決不能無視合同的履行或單方面撕毀協議。另一方發生不可抗力或嚴重違約時,要求解除合同的一方應及時書面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的意向,通知到達另一方時,合同終止。為保護其合法權益,處理可能發生的訴訟糾紛,還應注意取得和保留有關證據,如不可抗力的證據、對方嚴重違約的證據、自己合理主張的證據等,應當注意的是,單方當事人終止合同的權利期限不是無限的。屬于法定或者約定解除合同適用情形的,享有解除權的一方應當及時行使權利。如果懶得行使權利,或者錯誤地認為自己無論如何都有權利,就會“錯失良機”,隨時行使權利,吃苦果。”因為法律規定:“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的,當事人在期限屆滿不能行使的,該權利消滅。”單方解除權的,收到解除通知的另一方當事人有異議,認為對方無權單方解除合同的,應當及時向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或者根據仲裁協議要求仲裁機構確認合同終止的效力。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擔保法》司法解釋的規定,雙方約定終止定金條件的,應當約定終止定金的數額,約定的數額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經許可運輸煙花爆竹如何處罰
2020-11-22交通肇事罪的自首情節如何認定
2021-02-03強制執行方式有什么
2021-02-22股權轉讓時公司名下房產可否處理
2021-03-01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相同之處
2021-02-11監護人實施家庭暴力,可以重新指定監護人嗎
2021-01-17合同擔保與擔保物權
2020-12-07危房改造不批如何投訴
2021-01-28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用人單位未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損害賠償及計算
2021-01-21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人壽保險多長時間生效
2021-02-24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貨物運輸保險單種類介紹有哪些
2021-01-26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已履行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0-12-05保險夠賠了個人還要賠償嗎
2021-01-25保險指定受益人可以是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0相互保險公司與股份制保險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