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有關法律規定,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批準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六條的規定,單位實施或者主要利用其物質技術條件的發明創造,屬于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本單位;申請被批準后,本單位為專利權人。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批準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利用本單位的材料和技術條件進行的發明創造,本單位與發明人、設計人有約定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歸屬的合同的,從其約定。第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壓制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非職務發明創造專利申請。職務發明創造的認定條件是什么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本單位的任務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1。發明創造屬于自己的工作范圍。
2。執行本單位任務以外的其他任務所作出的發明創造。一般指單位下達的短期或臨時性任務,如合作開發、組織攻關、接受委托研究等,完成這些任務所產生的發明創造,與單位的宏觀指導密切相關,制定具體方案和必要的物質條件。因此,應當屬于職務發明創造。
3。辭職、退休、調動后一年內,與本單位工作或者分配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這些發明創造的完成與他們的原職或者所承擔的工作任務密切相關。在他們的任期內,他們已經開始研究和設計,有些甚至接近完成。因此,應將其視為服務發明。
主要是指本單位使用的材料和技術條件,可以理解為:
材料和技術條件是指資金、設備、備品備件、原材料或非公開的技術資料等,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包括技術檔案、設計圖紙、新技術資料等,不包括單位圖書館、資料室向社會公開的信息和資料。上述物質技術條件的利用,應當是完成發明創造不可缺少的,即利用對發明創造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少量的利用或者對實現發明創造沒有實質性貢獻的利用,不視為對本單位物質條件的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使用了本單位的實驗室、儀器、設備等物質條件,但支付給本單位的使用費除外。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有關法律規定,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批準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新作出行政處罰能否加重處罰
2021-03-19新型詐騙“套路貸”的法律適用
2021-03-01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 規范工傷保險行政案件審理
2021-02-06商標字體侵權能否要求賠償
2021-01-13抵押權的追及性
2021-03-19民事排除妨害怎么強制執行
2020-12-14股東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區別
2020-11-11如何辦理房屋抵押登記?
2020-12-20享受工亡賠償標準情形
2021-03-07擔保合同約定不明確該如何擔責
2021-01-06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交通意外險賠多少錢
2021-01-19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