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辯護人是什么樣的角色?辯護人不是刑事訴訟的完整主體。刑事訴訟主體是指具有獨立目的、承擔基本職能、履行法定義務(責任)、對案件結果具有合法利益的國家機關和主要參與人。在我國,辯護人不作為訴訟主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辯護人不承擔法律上的訴訟結果。辯護人作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幫手,履行著辯護職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審判的過程和結果。不過,他對案件的最終結果沒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無罪、輕罪的結果與之沒有法律關系,這是他與被告人最大的區別。基于此,法律沒有賦予被告人上訴權、反訴權、最后陳述權等訴訟權利。第二,辯護人無權決定是否參加刑事訴訟。在具體案件中,檢察機關、司法機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須參加訴訟,辯護人只能根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法院指定參加訴訟。同時,律師能否繼續參與訴訟,也不是由律師本人決定的,而是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意志決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拒絕繼續辯護的,喪失辯護人資格,必須退出刑事訴訟。因此,辯護人只是附屬于被告人的人,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幫助,而不是一個獨立的犯罪主體。
辯護人具有獨立訴訟地位
辯護人具有獨立訴訟地位,表現為辯護人履行特定的刑事訴訟基本職能。在訴訟中,辯護人和被告人是同一方的辯護人。他們依法履行辯護職能,與起訴職能和審判職能交織在一起,共同推進刑事訴訟。其他訴訟參與人雖然有特定的目的參與訴訟,但并不履行刑事訴訟的基本職能。
辯護人享有多數當事人享有的訴訟權利。為了方便辯護人更好地履行辯護職能,法律賦予辯護人廣泛的權利。辯護人享有下列重要權利:1、索取和收集證據的權利;2、調查證據的權利;3、參加法庭審判的權利;4、辯論的權利;5、經被告同意上訴的權利。
辯護人的這些權利,除了作為刑事訴訟主體的公訴人、司法機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外,其他訴訟參與人很少享有。
辯護人獨立于嫌疑人、被告人的意志,按照自己的意志進行辯護活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人是委托合同中產生的特殊委托關系。在訴訟中,辯護人根據自己對法律的理解,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定罪,并對辯護的方法、理由和意見進行思考。他不能與犯罪嫌疑人爭辯,被告也沒有理由。我會給你一些建議。
掌握嫌疑人、被告人的意見,不僅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意見完全相關,而且受嫌疑人、被告人的不合理訴求影響,成為嫌疑人、被告人的代言人和代言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求辯護人抗辯事實、辯護法律的,可以拒絕接受委托。委托辯護人后,發現嫌疑人、被告人不如本案的,應當說服嫌疑人、被告人改正。嫌疑人、被告人堅持的,辯護人有權拒絕繼續辯護,并解除委托。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協議的形式有哪些
2021-02-17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離婚后隱藏財產的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0-12-29北京房產糾紛律師:北京市房地產抵押登記辦理程序
2021-01-14農村老人去世后土地應該由誰繼承
2021-03-04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投保人壽保險可能會存在哪些誤區
2020-12-28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龍卷風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2如何挽救盜搶損失
2021-02-25拒保
2021-02-18荒山開發承包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28城市土地可以轉讓嗎
2021-03-09在禁養區內,有環評還是要拆遷嗎
2020-12-11征地拆遷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0-11-10金灣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