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安置房簽訂合同、提起訴訟是否有效?
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后,一方履行拆遷補償協議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符合條件的,法院受理,提起訴訟生效。《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房屋征收部門和被征收人應當按照條例的規定,討論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于產權交換的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裝費或周轉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過渡期限等訂立補償協議。賠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賠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條件起訴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證據被起訴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訴訟范圍和管轄范圍。二是房屋拆遷的補償安置方式有哪些?1規劃管理部門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確定拆遷范圍后,將通知房屋所在區縣政府機關。
2。區縣政府應當通知房屋所在地公安機關控制常住戶口的遷入,停止辦理常住戶口分戶手續;房屋管理部門和房屋經營單位應當停止辦理房屋買賣、交換、分析、分割、贈送、分割等手續;被拆遷單位應當停止改建、擴建、裝修房屋、構筑物;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停止辦理停止頒發營業執照。三。房屋征收部門應當制定征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論證公布征收補償方案,并征求社會意見。征求意見的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多數被申請人認為補償方案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由市、縣人民政府組織由被申請人和社會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并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補償方案。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明確了補償形式、補償金額、安置人口、安置面積、安置地點、補償對象等拆遷事項的權利義務安置層次、安置過渡形式、期限、違約責任等。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后,一方履行拆遷補償協議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訴。符合起訴條件的,法院受理,具有訴訟效力。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讀者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專業律師幫你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誤診是否應承擔民事法律責任
2020-11-26行政賠償案件可以調解嗎
2021-03-19房產遺贈兒女有居住權嗎
2020-11-09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網購后,買賣雙方發生糾紛,應在哪方的法院提起訴訟
2021-02-07老公動手打你怎么處理
2020-11-15城管強制拆除違建程序是什么
2021-03-04純包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07保姆續約要交中介費嗎
2021-02-10學生猝死在宿舍內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8數罪并罰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10離職補償金如何能獲得
2021-02-16《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六大亮點
2020-11-14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保險合同的變更與終止發生是由哪些
2020-12-11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財產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1-02-24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保險費率是如何確定的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