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事人對違法行為的處罰有異議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結果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行政復議法》第九條,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申請行政復議,但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原因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物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第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機關依法受理的,或者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復議機關申請行政復議,然后備案的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在法定行政復議期限內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依法受理的,不申請行政復議。第二,什么是違法行為?違法行為是指違反國家現行法律,危害法律保護的社會關系的行為。這也被稱為“非法行為”。違反現行法律法規的行為。只有觸犯刑法、法規,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才是犯罪。一切違法行為都要根據其性質和程度來處理,必要時要給予法律制裁。
違法是指違反現行法律,對社會造成一定危害的行為。違法行為按情節輕重可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嚴重違法行為(即犯罪行為)。根據法律規定,可以分為行政違法、民事違法、刑事違法和違憲行為。違法性的概念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從廣義上講,違法性是指一切違反現行法律法規的行為,包括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狹義的違法是指嚴重違法,但不構成犯罪的行為。我們在這里討論廣義的非法性。違法與犯罪的關系是犯罪必須是違法的,違法不一定就是犯罪。不同的是,犯罪的社會危害程度比違法行為嚴重。大多數犯罪行為應承擔刑事責任,而違法行為應承擔行政或民事責任。
違法行為與其他行為有區別。首先,違法行為不同于不道德行為。很多違法行為都是犯罪行為,也是違背道德的。然而,并非所有的違法行為都是違背道德的。同樣,一些不道德行為也不構成違法行為。其次,違法行為與無效行為在法律上是不同的。當然,違法行為是不會發生的。行為人期待的是法律所確認的有效結果。但是,不能認為所有法律上無效的行為都是違法的。有些法律上無效的行為雖然沒有法律效力,但并不構成違法行為。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當事人對處罰違法行為有異議的,可以申請行政復議。當事人對行政復議結果不服的,可以申請行政訴訟。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一位專業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案件中有偽證嗎
2021-03-24婚外情會坐牢嗎
2021-03-25唯一住房能逃避法院強制執行嗎
2020-12-29戶口本上婚姻狀況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9什么是假離婚
2021-02-24法院可以封失業金賬戶嗎
2021-02-03商業銀行是企業法人嗎
2021-03-20關于商業銀行的擔保規定
2020-12-02醉駕撞車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1工業出讓土地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10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電子保單是如何工作的
2020-11-24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保險業非法集資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10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呢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