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侵權人賠償后能否向用人單位要求賠償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在雇傭活動中,勞動者的傷害是由第三人造成的,侵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用人單位不需要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用人單位負有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勞動者要求賠償。前款所稱從事勞動活動,是指在用人單位授權或者指示的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動活動。員工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表現為履行職責或者與履行職責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就業活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勞動者在從事勞動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關系以外的第三人對勞動者造成人身傷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索賠。
如果雇員在雇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而遭受人身傷害,并且雇主或分包商知道或應該知道接受合同或分包業務的雇主沒有相應的資格或安全生產條件,與用人單位承擔連帶責任。
屬于《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第二,特殊侵權訴訟的舉證責任應當分擔。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特殊侵權責任大多是無過錯責任,有的是反向責任。因此,在特殊侵權的舉證責任方面,特殊侵權的舉證責任與一般侵權的舉證責任有兩大區別:
一是由于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告的舉證責任較輕,因此不再需要承擔被告的舉證責任二是由于實際舉證責任倒置,增加了被告的舉證責任。即使侵權責任仍以過錯為基礎,被告人也要為自己的無過錯承擔舉證責任。一些特殊侵權訴訟中因果關系證明責任倒置,進一步加重了被告人的證明責任。另外,在特殊侵權責任中,法律往往對免責作出明確規定。
以上是對“侵權人賠償后能否向用人單位要求賠償”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在雇傭活動中,勞動者的傷害是由第三人造成的,侵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用人單位不需要賠償。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律師協會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標準
2021-01-25房屋買賣期間將房屋轉租是否有效
2021-02-08軍人干部的配偶條件有哪些
2020-11-25在工地工作時受傷的按照人身損害能賠多少
2021-01-31知識產權相關的國際條約都有什么
2020-12-03未按時支付定金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2-26財產繼承遺囑模板
2020-11-18離婚損害賠償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2021-02-10有酒駕記錄對信用有什么影響嗎
2021-01-29農村土地糾紛怎么快速處理
2020-12-13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2020-12-272013年工資改革方案
2021-03-25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法律規定產品責任的賠償范圍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04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人身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3-12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01管理保險代理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6土地承包合同怎樣符合國家土地政策標準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