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患者在醫院治療期間,與醫療服務機構形成醫療服務合同關系。如果病人丟失,如果醫療機構履行職責,病人及其家屬應承擔責任。醫療機構有過錯的,應當共同承擔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六條: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第三十七條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和其他公共場所的經營者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不履行安全保護義務,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組織者不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嚴格履行和誠實信用】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充分履行義務。
雙方應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和保密義務。及時報告:醫務人員在醫療過程中,如發現醫療過程中的一些失誤導致對方受到損害或誤用藥品等問題,應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負責人報告,及時調查事故原因,并努力解決和采取醫療措施,降低因損害造成的費用,我們應該予以彌補。
2。采取措施減少損害:發生或發現醫療過失時,醫院及其醫務人員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減少對患者健康的損害,防止損害擴大,并向患者解釋。等級報告:醫院發生醫療事故,應當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并根據事故原因和對當事人的損害程度,向衛生部門報告。有下列重大醫療過失的,醫院應當在12小時內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4。如果患者受傷,想要復制病歷作為相關證據,醫院應該允許。
5。現場實物封存:對于醫療事故中因輸液、輸血、注射、藥品等引起的疑似不良后果,醫患雙方協商后應對注射用品和其他醫療用品進行封存檢測,并及時做好相應的處理工作。協商:醫療事故發生后,醫院應主動與患者協商,爭取損害賠償,盡量通過協商解決糾紛。醫患雙方能達成協議的,應當在7日內出具協議并報衛生部門。
7。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信息報送:患者申請醫療事故鑒定時,醫院應當配合,準備有關材料,積極參與調查。
8。經法院調解或判決后報告:協商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訴,由法院主持解決。如果和解不成,法院將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判決。醫院應當自收到人民法院生效的調解書或者判決書之日起七日內,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書面報告,并附調解書或者判決書。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患者在醫院治療期間,與醫療服務形成醫療服務合同關系。如果病人丟失,如果醫療機構履行職責,病人及其家屬應承擔責任。如果醫療有過錯,他們應該共同承擔責任。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取得商標專有權
2020-11-12公安局賬戶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32020年交通事故車速鑒定費用是多少
2021-01-06保單保全受理多久解開
2021-01-14上班期間突發疾病怎么賠償
2020-12-31怎樣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2021-03-03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單位讓員工帶病加班是否違反合同法
2021-02-27婚前房產婚后更名屬于個人嗎
2020-11-18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上了老賴黑名單的后果是什么
2021-03-01飛機延誤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義務
2021-03-24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0-11-23新手上路車禍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