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國法律的角度看,監護權只適用于未成年人、喪失行為能力的人和精神病人,醫院的主要責任是搶救垂死的人,但醫院病人意外損失的案例仍然很多,那么醫院病人的損失是誰的責任呢?以下為讀者解答相關知識。
誰對醫院的損失負責
根據現行的醫療標準,醫院對重癥監護室和重癥監護室的病人在住院期間負有醫療責任,而其他護理級別的病人只承擔醫療責任。精神分裂癥應被視為一種重癥監護患者。
在患者住院期間,醫院不僅承擔著治療疾病的主要責任,還承擔著保護患者安全的責任。醫院有義務最大限度地減少醫療過程中的不安全隱患,特別是對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患者,需要特別關注并提供相應的醫療服務和管理。然而,在現實中,中醫醫院控制患者行為的能力和權力非常有限。因此,這種保護是一種非主體性義務,是一種不全面、不全時的特殊保護。
為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醫院應充分履行患者入院后的風險告知義務,明確雙方的監護責任,采取必要的、適當的措施,防止住院期間風險的發生。沒有法律規定醫院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患者負有監護責任。
根據現行醫療標準,醫院應承擔重癥監護室和重癥監護室患者住院期間的醫療責任,而其他護理級別的患者只應承擔醫療責任。因此,醫療方只需要照顧醫療方面,而不需要承擔完全的法律監護責任。如果認為病人在入院時(精神病人除外)的所有責任都轉移到醫療方,是不符合實際醫療制度和現行法律的。另一方面,輕中度疾病患者在意識清醒時不需要監測。如果要明確監護責任,自然是患者家屬陪同。把事故責任推給醫院顯然不公平。但這家醫院與其他地方不同。從人性化服務、尊重患者自主權的醫療模式出發,可以有條件地允許三級護理的普通患者短期出院。為避免糾紛,建議將患者填寫的“入院通知書”改為患者簽字保存的“住院知情同意書”,實行一對一告知,使患者更準確地了解住院期間配合治療的義務。同時,發生糾紛時,可以免除醫院不履行告知義務的法律責任。
患者要求出院時,還應簽署一份文件:“因個人事務需主動出院,出院期間發生的一切事件由其負責,并愿意承擔出院期間的相關費用”,并將其留在醫院。
如果患者未經允許離開醫院,醫生應立即與患者及其家屬聯系。如果患者行蹤無法確定,醫生應立即報警,使醫生具備醫療豁免條件。
如果醫院履行了上述義務,或者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患者,由于自身原因,或者有陪護責任的親屬沒有履行監護責任,造成與上述情況類似的事故,則醫院不承擔任何責任對患者損害的法律責任和賠償責任。如果醫院在患者住院期間忽視了這些告知和注意義務,或者在管理上出現失誤,造成患者受傷,那么醫院就應該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和賠償責任。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傊?,為了避免糾紛,很多醫院會在患者入院后明確雙方的監護責任,并采取合理適當的措施防范風險。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能向政府舉報單位或個人有壞境污染的行為嗎
2021-01-17司法部發布《五不準》通知的內容
2021-02-21知識產權相關的國際條約都有什么
2020-12-03同時有兩個違法主體如何處罰
2021-01-18干活受傷雇主有關系嗎?要賠償嗎
2021-02-22判3年多久可以申請假釋
2021-01-12哺乳期罪犯可以申請監外執行嗎
2021-03-13私下簽的離婚協議有效嗎
2020-12-09交通事故訴訟律師費是多少
2020-12-28保障性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2021-02-10房產抵押貸款辦理條件是什么
2021-02-25國有資產流失的主要形式和危害,怎樣有效監督
2021-03-14被財產保全了銀行卡還能用嗎
2021-01-12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買集資房有風險嗎
2021-02-27八級傷殘是什么待遇
2020-12-07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具體有哪些
2020-11-24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