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等級及相應的傷殘賠償在所有糾紛中,只有醫療糾紛是特殊的,其解決必須依靠鑒定結論,即使醫療方的過錯非常明顯,法院也應根據鑒定意見來判斷結果。例如,病人右腿骨折需要用鋼板固定,但“手術通知單”中“右”字錯誤地寫為“左”,于是外科醫生將鋼板植入病人的“左腿”。這種明顯的錯誤,沒有鑒定結論的支持,法院不會輕易做出判決。可見專家結論對處理醫療糾紛的重要性??陀^公正的鑒定結論不僅需要鑒定專家的無私奉獻,更需要客觀真實的病歷,這就需要提醒廣大患者,一旦發生醫療糾紛,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即協商封存病歷,避免醫院的損失涂改、偽造病歷,對鑒定結論不利的。只有當鑒定結論客觀真實時,才能根據鑒定結論確定的水平,獲得公平公正的殘疾賠償金。根據2002年9月1日實施的《醫療事故分級標準》,醫療事故可分為四級:一級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的過失醫療行為導致患者死亡或嚴重殘疾。根據嚴重程度可分為甲級醫療事故和乙級醫療事故,乙級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的過失醫療行為,造成患者中度殘疾或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按嚴重程度可分為二級甲級醫療事故、二級乙級醫療事故、二級丙級醫療事故、二級丁級醫療事故、二級戊級醫療事故。
三級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因過失醫療行為造成的輕微殘疾或器官組織損傷,按其嚴重程度可分為三級甲級、三級乙級、三級丙級、三級丁級和三級戊級。四級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的過錯醫療行為給患者造成明顯人身損害的醫療事故。
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過失醫療行為給患者造成損害的,患者可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要求一般人身損害賠償,并通過司法鑒定確定傷殘等級請求權利。
在介紹醫療事故等級之后,讓我們看看與醫療事故等級相對應的傷殘賠償比例。根據《醫療事故分級標準》,除一級甲等醫療事故外,一級乙等醫療事故至三級乙等醫療事故對應的傷殘等級為1至10級。從A級到E級的相應比例分別為100%、90%、80%、70%、60%、50%、40%、30%、20%和10%。
四級醫療事故無傷殘賠償。
傷殘賠償標準為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最高賠償期限為自傷殘認定之日起30年。60歲以上不超過15年,70歲以上不超過5年。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以租代購商家不配合過戶怎么辦
2021-02-25房屋強制執行公證效力是什么
2021-01-29政府制定的律師服務收費如何確定
2020-11-25抵押權是擔保權嗎
2020-12-21學車引發車禍,賠償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1-10死緩減刑后最低執行期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財產保全錯了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26婚姻法解釋二
2020-11-20中止探望權法定理由有哪些
2021-01-12離婚時的小孩撫養權怎么判
2020-12-26軍人離婚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程序有哪些
2020-12-14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4歲寶寶在超市跌倒了誰的責任,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18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試用期的長短有什么限制
2020-11-21股東離職是否有競業限制
2021-01-30實習期沒工資轉正要壓工資嗎
2021-03-23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