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的法律責任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醫療事故罪】醫務人員因嚴重不負責任,致使病人死亡或者健康受到嚴重損害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人民法院始終是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民事訴訟法律關系是人民法院與訴訟參與人之間的一種社會關系。在這種關系中,人民法院始終是訴訟法律關系主體的當事人,處于主導地位。因為只有人民法院才有權行使審判權。民事案件從受理到審判、執行,都是在人民法院的領導下進行的。沒有人民法院作為當事人的訴訟法律關系,就沒有民事訴訟活動,就不可能形成民事訴訟法律關系。1、 醫療行為的性質是指醫院、衛生院(室、所)、門診部、診所、醫務室、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體檢中心(站)、療養院等提供的醫療行為,取得醫療執業許可證并依法開展醫療活動的急救站和其他機構(為方便書寫,以下統稱“醫療機構”,下同)?醫療機構與患者之間的法律關系是什么?它已受到法學界、醫學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在國務院頒布《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后,醫療機構更是大聲疾呼自己才是真正的弱者。從任何角度來分析醫療行為的性質,根據自己的分析來界定醫療服務,都是無可厚非的,但能否反映醫療服務行為的性質是唯一的檢驗標準。筆者認為,醫療行為的本質是醫療機構為患者提供的醫療服務,應從醫療服務的本質出發來分析雙方的法律關系。首先,我們應該評估行為的性質。醫療行為是醫生診療和護士護理的形式或載體。醫生(護士)根據診療(護理)程序,判斷病人是否健康,為病人的健康能否恢復提供服務,并根據所掌握的醫學知識,如實記錄病情和診療過程,醫療經驗和醫療設備輔助診斷的義務證據。這一系列行為的法律性質是什么?患者如實陳述就醫目的、疾病癥狀、病史,因診療需要確定治療方案,并支付診療費用的行為是什么?他們都在履行自己的義務。
其次,雙方應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充分履行各自的義務。第三,任何一方不履行義務或者履行不當的,應當承擔相應的損害后果責任。第四,維護患者健康是合同的內容,是醫療服務的目的。通過醫療服務,形成了健康權、身體完整權和生命權的維護。第五,醫療行為是為特定的病人而做出的,行為的基礎是委托人的委托。行為限制的根源不在于法律規定,而在于法律規定是對行為是否正確實施的評價體系。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醫生與醫療機構之間建立了醫療服務民事法律關系,具有雙重合同法的特征。由于醫療與人民健康的密切關系,國家對醫療機構在醫療服務中的義務有了書面的規范體系,對醫療機構和患者的義務也有了比較明確的規定。因此,它對人們正確認識醫療服務是合同法律關系的性質產生了負面影響,甚至很多人沒有將醫療服務行為視為合同關系,這也對公平、正確處理醫療糾紛造成了一定障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財產可以抵押
2021-01-11離婚協議中約定一方不負擔撫養費,離婚后子女能否起訴要求支付撫養費
2021-01-30團伙盜竊價值七萬如何量刑
2021-02-01勞務合同可否定免責條款
2021-03-19建筑工傷的勞動關系在停工留薪期間可以解除嗎
2021-01-31南京辦理勞動關系轉移的備案新政是怎樣的
2021-02-09什么情況下繼承權會喪失
2020-12-18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怎么保護商業秘密
2021-03-14企業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投保人支付保險費的一些法律問題
2020-11-08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0-12-30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重復保險理賠吃虧
2020-11-23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如何在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