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自首,可能大家都聽說過,這其實是我國規定的可以對犯罪分子從輕或減輕處罰的一種情節。而在自首中又具體分為了一般自首與特別自首。到底這個一般自首與特別自首區別是什么呢?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什么是自首
自首是我國刑法中的一項重要的量刑制度,是懲辦與寬大相結合這一刑事政策在刑法中的體現。正確地適用自首制度,對于鼓勵和引導犯罪分子自動投案,改過自新,從而有效地實施刑罰預防犯罪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國現行刑法對于自首制度的規定屬于總則分則雙重立法例,即混合式立法設置,自首制度在刑法總則和分則中作出雙重規定。將自首分為一般自首、準自首和特別自首,是我國刑法對自首的法定分類。在總則第67條第1款規定了一般自首(或稱典型自首)、第2款規定了準自首(又稱非典型自首、特殊自首、余罪自首);同時,在分則第164條第3款、第390條第2款、第392條第2款又特別分別規定了對公司、企業人員行賄人、行賄人、介紹賄賂人三類行為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其犯罪行為的,可以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一般情況下,刑法總則對自首制度的規定屬于概括性規定,而刑法分則對自首制度的規定屬于具體性規定,但分則規定的適用于個別犯罪的特別自首不是對總則規定的簡單性重復,它有其獨特的功能作用。
二、特別自首與一般自首的區別有哪些
我國現行刑法典對自首制度類型進行突破原有體系的重新劃分,將分則所確立的自首制度定性為具有獨立意義、全新的自首制度類型,是基于三類自首行為具有各自獨有的、互不相容之內涵。特別自首制度與總則所規定的自首制度在本質相同的基礎上具有以下方面的不同內容:
(1)設置體系不同。一般自首與準自首僅規定于刑法典總則中,而特別自首制度則是由刑法典分則所自行設立和規定的。
(2)效力范圍不同。一般自首和準自首制度因規定于刑法總則而具有適用效力上的普遍性,從而適用于刑法分則和特別刑法所設置的一切罪種,而特別自首卻只適用法定化的特定罪種,目前僅限于受賄罪的三種外圍犯罪;在對于上述三種特定罪行的適用上,雖然存在個別情況下適用總則關于自首的規定,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卻是直接排除了一般自首與準自首適用于此類犯罪的可能性。
(3)適用對象不同。一般自首適用于人身自由未受到剝奪、存在投案條件的所有犯罪人;準自首僅適用于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特別自首則適用于犯有對公司和企業人員行賄罪、行賄罪或者介紹賄賂罪的特定犯罪人。
(4)成立條件不同。一般自首的成立須同時具備自動投案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兩個條件;準自首的成立須以上述適用對象的犯罪人主動供述其尚未被司法機關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為條件;特別自首的成立須以上述適用對象的三類犯罪人在被追訴前主動交待其所犯的對公司和企業人員行賄罪、行賄罪或者介紹賄賂罪為條件。
(5)處罰原則不同。對于成立一般自首和準自首的犯罪人,刑法規定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罪行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對于成立特別自首的犯罪人,刑法規定可以減輕處罰或是免除處罰。即刑法分則規定的特別自首從寬處罰的程度一般要大于總則規定的自首。
(6)立法導向不同。刑法總則所設立的一般自首和準自首,是針對所有犯罪和適用于所有犯罪人的;而刑法分則所規定的特別自首制度,則是根據我國的現實國情而針對特定犯罪和特定犯罪人的,設立的目的在于鼓勵實施從罪的犯罪人自首,借以打擊性質和危害更為嚴重的相關主犯罪。當前限定為附屬于受賄型犯罪的從屬性犯罪,即上述三類特定的行賄和介紹賄賂之犯罪。
關于一般自首與特別自首區別,律霸小編在上文中為大家總結了六點,包括設置體系、效力范圍、適用對象、成立條件、處罰原則以及立法導向。具體的內容,大家可以在上文中進行詳細了解。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寧夏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理結婚要多少錢?結婚證多少錢一個?
2020-12-01離婚協議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20單方起訴離婚需要多長時間,需要哪些條件?
2021-03-26家暴離婚起訴書范文
2020-12-26最新自愿離婚協議書格式
2021-02-272020年離婚手續的辦理流程?
2020-12-142020年子女撫養權變更協議書如何寫
2021-03-22女方爭取撫養權的技巧有哪些
2020-11-15法定監護人有哪幾種,學校是學生的法定監護人嗎?
2021-01-17離婚后子女撫養費怎么計算
2021-02-09撫養權變更去哪里公證?
2020-11-26未婚生子罰款是多少
2021-02-05監護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2-22監護人證明怎么開
2021-01-04成人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0-12-09夫妻離婚怎么爭取孩子撫養權?
2020-11-18哺乳期離婚子女撫養權協議所需要包含什么內容
2021-02-04離婚小孩撫養權監護權是什么?
2021-02-11夫妻離婚后孩子撫養權如何確定?
2020-11-21協議離婚孩子撫養權爭奪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