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法治國家,每年都會公布一些法律法規,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遵紀守法。可是有些人出于不法目的,組織群眾以暴力方式阻礙法律的實施,這些行為情節嚴重的話,是觸犯刑法的。那么,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既遂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下面小編結合刑法有關知識給大家講一講。
一、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既遂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
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是指故意煽惑、挑動群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行為。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實施秩序。所謂行政法規的實施,指法律、行政法規在社會生活中的貫徹。法律、行政法規是我國法律淵源效力等級比較高的兩個層次。法律,在本罪中僅指狹義的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二、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特征是什么?
1、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法律的實施秩序。
2、客觀上表現為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所謂煽動,是指以鼓動性言詞或文字勸誘、引導、促使他人去實施犯罪活動,煽動的內容必須是暴力抗拒國家法律實施,煽動的對象必須是群眾。如果煽動群眾以和平方式如沉默的方式抗拒國家法律實施,不構成本罪。群眾一般是指三人以上,既可以是守法公民,也可以是違法犯罪分子。所謂國家法律,應當從廣義上理解,包括憲法、法律、法規、規章等。本罪屬于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將暴力抗拒國家法律實施這一特定的煽動內容,在煽動的形式灌輸給了群眾,不管被煽動的群眾是否付諸實施了,均構成本罪。
3、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
4、主觀上只能是出于故意。
三、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的客觀表現是什么?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煽動群眾暴力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行為。
煽動,即煽惑、鼓動,是指以鼓動性言語或文字勸誘、引導促使他人去實施犯罪活動的行為。煽動的方式,包括用語言、文字、圖形等,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或者利用演說、張貼、散發、郵寄等形式,煽惑、鼓動群眾以暴力方式抗拒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實施。
本罪所指群眾,一般應理解為三人以上的特定的或不特定的多數人,也就是說煽動的對象至少是二人,否則不構成本罪。實踐中掌握被煽動的“群眾”,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宜機械地以人數多少衡量,應強調從被煽動人的范圍和煽動行為指向對象上進行判斷。如果行為人煽動一兩個人去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規實施,被煽動的人構成本罪,而原先的煽動者不構成本罪。如果原先煽動的人煽動的目的在于誘起他人產生的煽動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犯罪意圖,則應根據刑法第29條以教唆犯論處。
暴力,是指用武力或者其他強制性手段;“抗拒”,指抵抗拒絕,即故意不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違反公民的守法義務,并公然對抗并拒絕法律、行政法規的強行性施行。
綜上所述,刑事犯罪分為既遂和未遂,對于既遂的,則應該按照量刑標準判決。根據刑法有關規定,煽動暴力抗拒法律實施罪既遂的,會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十分嚴重的,行為人有可能面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煽動的群眾最終沒有實施,但是行為人已經將這些想法灌輸的,也視同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辦理結婚證新規定的
2020-11-11婚姻破裂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5關于軍人離婚的訴訟管轄
2021-01-13孕期起訴離婚程序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3家暴離婚律師的代理詞怎么寫
2020-11-09第二次起訴離婚要經過哪些程序
2021-03-25女方離婚起訴書范本
2021-03-05離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14子女撫養費標準是多少錢
2020-11-18法定監護人順序是怎樣的,監護人應履行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05離婚后還可以要求增加孩子的撫養費嗎
2021-03-24非婚生子女撫養費標準是多少
2020-11-21夫妻離婚怎么爭取孩子撫養權?
2020-11-18訴訟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0-12-09支付被撫養人生活費的法律依據有哪些,怎么計算?
2021-03-10二胎出生證明怎么辦
2021-01-09離婚房產更名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01如何進行婚后個人財產判定?
2020-12-20夫妻共同財產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032020年婚后財產公證如何辦理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