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 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 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 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死亡賠償金是不法致人死亡時特有的財產損害賠償項目,具體是對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的損害賠償。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對死亡賠償金做出了規定,應當準確把握死亡賠償金。
一、死亡賠償金的性質
死亡賠償金的性質,是指死亡賠償金究竟是對誰的何種損害的賠償,關系到死亡賠償金的確定、計算、給付等。在立法例上有兩種,即“扶養喪失說”與“繼承喪失說”。
“扶養喪失說”認為由于受害人死亡導致其生前依法定扶養義務供給生活費的被扶養人,喪失了生活費的供給來源,受有財產損害,對此損害加害人應當予以賠償。在這種立法例下,賠償義務人賠償的范圍,就是被扶養人在受害人生前從其收入中獲得的或者有權獲得的自己的扶養費的份額。至于因受害人的死亡而導致對受害人享有法定繼承權的那些人從受害人處將來所繼承財產減少的損失,不屬于賠償之列。 另外在賠償時,如果受害人沒有受其供養的被扶養人,不存在損害,賠償義務人就不承擔該項賠償責任。
“繼承喪失說”認為侵害他人生命致人死亡,不僅生命利益本身受侵害,而且造成受害人余命年歲內的收入“逸失”,使得這些原本可以作為受害人的財產為其法定繼承人所繼承的未來可以取得收入,因加害人的侵害行為所喪失,對于這種損害應當予以賠償。實際上,在這種立法例下,賠償義務人應當賠償的范圍為受害人死亡而喪失的未來可得利益。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放棄過去司法解釋對死亡賠償采取“扶養喪失說”的立場,而是以“繼承喪失說”解釋我國有關法律規定中的死亡賠償金制度。按照這一新的解釋立場,死亡賠償金的內容是對收入損失的賠償,其性質是財產損害賠償,而不是精神損害賠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有在最高人民法院公布《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新聞發布會上的講話中就明確指出:“《解釋》將‘死亡賠償金''的性質確定為收入損失的賠償,而非 ‘精神損害撫慰金''?!?/p>
二、關于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準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對死亡賠償金采取定型化賠償模式,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客觀標準以二十年固定賠償年限計算。這一計算標準既與過去的法律法規相銜接,又不致因主觀計算導致貧富懸殊、兩極分化。
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三十條的規定,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
三、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期限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規定:“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這既體現了人身損害賠償計算的歷史連續性,也與現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相一致。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將遞減的年齡起點定為60歲,主要根據是國家統計局的咨詢意見。國家統計局的專家介紹,平均壽命在統計學上是一個動態概念而非靜態概念。平均壽命70歲,是指0歲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而50、60歲乃至70歲仍尚生存的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當然就不一定是70歲。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資料計算,60、70、75歲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78、81.83歲。國家統計局的專家據此建議,將賠償期限遞減的起點調整為60歲,75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以與統計結果相一致。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采納了這一意見。
四、交通事故中胎兒死亡的問題
當事人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導致胎兒死亡的,對胎兒的死亡是否也需賠償死亡賠償金?根據目前的法律規定,無須賠償。胎兒尚在母體中,無民事權利能力,我國目前的法律只考慮胎兒將來的繼承問題,對于其他的胎兒利益未有法律規定.
五、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的適用問題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的差異導致死亡賠償金的數額的明顯差異,在交通事故中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是否是以死者戶籍來區分適用的是城鎮標準或農村標準?實踐中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應當以戶籍為準,城鎮戶籍的,死亡賠償金按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農村戶籍的,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以戶籍來定標準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司法解釋的原意。的死亡賠償采取的是"繼承喪失說"理論,確認死亡賠償金是對未來收入的減少的補償。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三十條的規定,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根據我國目前的情況,農村戶籍人員在城鎮就業或者安家、定居的情況及其普遍,這部分農村戶籍人員的收入、生活支出與城鎮戶籍的人并無什么不同,以死者經常居住地作為適用城鎮標準或農村標準的條件更公平、更切合實際,也更符合立法原意。
六、死亡賠償金的計算公式:
1、死亡賠償金(60周歲以下人員)=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20年;
2、死亡賠償金(60周歲以上人員)=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20-增加歲數)
3、死亡賠償金(75周歲以上人員)=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5年。
延伸閱讀:最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再婚婚前協議書范本
2020-12-08無財產無子女離婚協議書
2020-11-08單方如何起訴離婚,單方起訴離婚費用是多少?
2021-02-23起訴離婚需要什么材料
2021-01-302020年訴訟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1-222020年離婚律師費用收取標準
2021-01-05怎么認定夫妻感情破裂
2021-03-03離婚官司要打多久,起訴離婚要多長時間
2021-01-04撫養費糾紛怎么解決,如何處理撫養費糾紛?
2021-02-18出生證明公證怎么辦?
2020-11-14孩子監護權包括哪些方面?
2020-12-01哺乳期離婚子女撫養權協議所需要包含什么內容
2021-02-04離婚案件中12歲孩子撫養權歸誰?
2021-02-14出國出生證明怎么辦理
2021-02-09辦理出生證明應該遵照怎樣的流程,出生證明辦理要幾天?
2020-11-09婚前財產怎么保護?
2021-01-23離婚財產分割起訴書范文
2020-11-27怎么寫離婚財產分割協議?
2021-03-05離婚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17離婚后財產分割協議書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