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權的時效歷有除斥期間和訴訟時效兩說。除斥期間是法律為形成權設定的行使期間。所謂形成權,是指因單方民事行為即能引起民事關系發(fā)生、變更、終止的權利。除斥期間屆滿,形成權消滅。除斥期間與訴訟時效,都可以督促當事人行使權利,然二者卻有質的不同,主要為:
第一,訴訟時效適用于請求權,請求權是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除斥期間適用于形成權。
第二,訴訟時效的適用范圍無需事事由法律特別規(guī)定,只需符合法院受案范圍的請求權,均可援用訴訟時效。除斥期間需由法律明確規(guī)定,法律未做特別規(guī)定的,當事人不能援用除斥期間。
第三,訴訟時效有中止、中斷、延長的制度,除斥期間則無,是固定不變的,故除斥期間又有不變期間之稱。
第四,訴訟時效屆滿,消滅的是勝訴權,當事人的請求權依然存在,只不過是被請求權人產生時效屆滿的抗辯權,可以據此對抗請求權人的請求。除斥期間屆滿,當事人消滅的是實體權利,該權利喪失,不能再行使。
主張撤銷權時效是訴訟時效的觀點認為,撤銷權是請求權,即請求撤銷合同的權利,不是形成權,債權人不可以自行撤銷合同,故撤銷權的時效應為訴訟時效。主張撤銷權是除斥期間的觀點認為,債務人、第三人有詐害行為的,債權人應當及時行使撤銷權,因此撤銷權時效,屬除斥期間。本條規(guī)定撤銷權的期間為一年和五年。債權人知道撤銷原因的,自知道之日起,為一年。債權人不知道撤銷原因的,自詐害行為發(fā)生之日起,為五年。期間屆滿,當事人撤銷權消滅
合同撤銷權訴訟時效相關規(guī)定:
《合同法》
第五十四條【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第五十五條【撤銷權的消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權消滅:
(一)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
(二)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
第五十六條【合同自始無效與部分有效】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五十七條【合同解決爭議條款的效力】合同無效、被撤銷或者終止的,不影響合同中獨立存在的有關解決爭議方法的條款的效力。
第五十八條【合同無效或被撤銷的法律后果】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
第七條 享有撤銷權的當事人一方請求撤銷合同的,應適用合同法第五十五條關于一年除斥期間的規(guī)定。對方當事人對撤銷合同請求權提出訴訟時效抗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合同被撤銷,返還財產、賠償損失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合同被撤銷之日起計算。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負責人就《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答本報記者問
問:無效合同所涉請求權的訴訟時效問題一直是理論界和實務界爭論較大的問題。我們注意到,在本次起草過程中對該問題進行了研究,但在發(fā)布稿中沒有規(guī)定該內容,請問是怎么考慮的?
答:無效合同所涉請求權的訴訟時效問題的確是司法實務中急需規(guī)定的問題,但由于在討論過程中,關于訴訟時效起算點的問題爭議頗大,未形成傾向性意見,故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決定對該問題暫不予以規(guī)定,待進一步研究。
在無效合同法律關系中,主要有確認合同無效請求權、返還財產請求權、賠償損失請求權三種請求權。在司法實務中,主要涉及兩類訴訟時效問題:
第一,上述請求權是否適用訴訟時效規(guī)定。確認合同無效請求權雖明為請求權,但實質為實體法上的形成權,因此,通說認為,其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而應適用除斥期間的規(guī)定。但由于合同無效制度涉及到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保護問題,故我國合同法并未對確認合同無效請求權的除斥期間進行規(guī)定。返還財產請求權為不當得利請求權的,應適用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賠償損失請求權是因締約過失責任而產生的債權請求權,故也應適用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
第二,適用訴訟時效規(guī)定的請求權,訴訟時效期間應從何時起算。該問題是目前理論界和司法實務界爭論最大的問題,主要有三種爭議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應從合同被確認無效之日起算。理由是:合同無效只能由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只有在判決或裁決確認合同無效之時才產生返還財產及賠償損失請求權,權利人才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訴訟時效期間才起算。至于因合同無效而導致的權利人的不利益,可通過實體法的規(guī)定依公平原則進行解決,不應以訴訟時效起算點的提前起算來解決。
第二種觀點認為,應從履行期限屆滿之日開始起算。理由是:當事人基于合同有效而簽訂和履行合同,其對權利實現(xiàn)的合理預期為合同履行期限屆滿之日,故在合同履行期限屆滿后,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而無論合同事后是否被確認無效。而且,合同無效產生的損失,多因合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產生,而非因合同被確認無效產生。
第三種觀點認為,上述兩種觀點均存在不足,前者會產生權利睡眠問題,后者則會帶來無效合同按有效對待的無奈,應綜合前兩種規(guī)定作折衷規(guī)定,即:合同被確認無效,返還財產、賠償損失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合同被確認無效之日起計算。但合同履行期限屆滿、當事人沒有履行或者沒有完全履行合同的,當事人以合同無效為由請求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雙方自愿離婚協(xié)議書怎么寫
2021-03-15協(xié)議離婚財產分割的規(guī)定
2020-12-25為什么近年來中國夫妻離婚率在不斷的上升?
2021-02-27部隊離婚需要什么手續(xù)?有哪些條件?
2021-01-04哪些證據能夠證明夫妻感情破裂?
2021-03-11不同意離婚答辯狀該如何寫
2021-02-19離婚了戶口必須遷出嗎?
2021-01-01離婚小孩撫養(yǎng)費標準及支付方式
2021-02-19離婚孩子撫養(yǎng)權的確定原則是怎樣的
2021-01-29婚后個人財產協(xié)議該怎么寫?
2020-11-27什么是婚前財產?
2021-01-28離婚財產分割注意什么
2021-01-08哪些收入屬夫妻個人財產?
2020-12-28夫妻共同財產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032020年離婚房產分割協(xié)議書
2021-02-10夫妻共有財產繼承是怎樣的
2020-11-23婚外情離婚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2-15繼承權喪失的法定條件有哪些?
2020-11-13房產繼承法律規(guī)定有哪些內容
2021-02-28財產稅稅率及其計算方式?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