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外合同法律適用概述
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往往分屬于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國家(或者地區,下同),而合同的訂立和履行過程可能會涉及更多的國家.由于合同當事人所屬國家的法律及合同所涉及的國家的法律往往有所不同,就產生了法律適用的問題,即是適用我國法律還是適用外國法律,國際條約或者國際慣例.與國內合同完全適用我國《合同法》和有關民事法律不同的是,涉外合同由于具有涉外因素,會涉及到國外法律的適用問題.當然,這并不是說,涉外合同不受我國《合同法》和其他有關民事法律的調整.《合同法》作為統一調整合同關系的基本法律,同樣適用于涉外合同.不過,涉外合同并不像國內合同那樣當然地 用《合同法》和我國其他有關民事法律,其適用是根據涉外合同當事人選擇或者按照有關規定而確定的.一般情況下,按照國際上通行的作法,涉外(國際)合同適用什么法律由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選擇(見下).如果涉外合同當事人選擇適用我國法律,則應當適用《合同法》等.反之,當事人沒有選擇適用我國法律的,除了我國法律另有規定(如中外合資,合作企業合同等只能適用我國法律)外,就應適用國外法律
(二)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的適用國際條約,包括國際公約和其他國際條約在內.涉外合同適用國際條約規定的前提條件主要是:一是涉外當事人選擇適用這些條約;二是這些條約必須是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三是條約同我國的《合同法》和其他民事法律有不同的規定;四是我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迄今為止,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與涉外合同有關的國際公約主要是《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等.需要指出的是,在涉外合同中,我國與其他國家或者地區簽訂有關雙邊或者多邊涉外合同協議的,還要遵循這些協議的規定.至于國際慣例的適用,一般是在涉外合同當事人選擇適用中國法律,或者依據最密切聯系的原則適用中國法律,而中國法律沒有相應規定時,同時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也沒有規定情況下,才適用有關國際慣例.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五十條規定,適用國際慣例的,不得違背我國的社會公共利益;這些國際慣例如果違背我國社會公共利益,則不能適用.
(三)涉外合同爭議的法律適用涉外當事人雙方因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產生爭議時,就需要適用有關法律來解決爭議.從廣義上講,處理涉外合同的爭議所適用的法律包括程序法和實體法兩個方面的內容:根據國際上通行的做法,處理涉外合同糾紛的程序應當適用受理糾紛案件國家的法律(如我國受理的,則適用我國民事訴訟法,仲裁法);認定事實,判明當事人合同權利和義務,違約責任等實體方面應當分別情況適用受理案件的國家法律,外國法律,國際公約或者國際慣例.由于程序方面只能適用受理案件的國家的法律,所以,通常所說涉外合同爭議的法律適用僅指處理該爭議的實體方面的法律適用.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并結合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司法解釋,處理涉外合同爭議時,應分別下列情況確定適用的法律(實體法):
1.當事人選擇法律的適用當事人自行選擇適用的法律是"意思自治"原則或者合同自由原則的體現,也是國際上普遍采用的一項原則.其基本含義為合同當事人可以根據合同的性質,內容等在合同中規定法律適用的條款,以這種法律作為處理合同爭議的法律依據.合同當事人可以在訂立合同時,在合同中約定處理爭議所適用的國家法律;在合同中未規定適用法律的,也可以在發生合同爭議時選擇適用的法律;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或者發生爭議后,對于合同所適用的法律未作選擇的,我國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受理案件后,應當允許當事人在審理以前作出選擇.當事人選擇的法律,可以是中國法律,也可以是港澳臺地區的法律(它們視為國外法律),外國法律,還可以是國際條約.當事人對于合同所適用的法律已有選擇的,我國有關機構(法院或者仲裁機構)在處理該項合同糾紛時,應以當事人選擇的法律為依據.但是,當事人選擇適用處理涉外合同的法律,必須符合下列兩個基本條件:(1) 當事人選擇不得違背我國法律對某些合同適用法律的特別規定.(2)當事人的選擇必須是經雙方協商一致和明示的.也就是說,我國不允許當事人一方選擇法律和以默示方式選擇法律.(3)當事人選擇的外國法律不得違背我國的社會公共利益.當事人選擇的外國法律違背我國的社會公共利益的,則不予適用,而應當適用我國的相應法律.
2.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當事人沒有選擇適用法律的,處理涉外合同爭議時應當適用與該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適用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是客觀標志原則的一種體現,其基本含義為當事人未選擇適用的法律時,由受理案件的機構確定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國家的法律作為解釋合同,處理合同爭議的法律依據.當事人未選擇適用的法律時,對下列涉外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按照最密切聯系原則確定所適用的法律,在通常情況下是:
(1)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一般情況下,應適用合同訂立時出賣人營業所所在地的國家法律.但是,如果合同是在買受人營業所所在地談判訂立的,或者合同主要是依買受人確定的條件并應買受人發出的招標訂立的,或者合同明確規定出賣人須在買受人營業所所在地履行交貨義務的,則適用合同訂立時買受人營業所所在地的法律.
(2)銀行貸款或者擔保合同,適用貸款銀行或者擔保所在地的的法律.
(3)保險合同,適用保險人營業所所在地的法律.
(4)承攬合同,適用承攬人營業所所在地的法律.
(5)技術轉讓合同,適用受讓人營業所所在地的法律.
(6)工程承包合同,適用工程所在地的法律.
(8)勞務合同,適用勞務實施地的的法律.
(9)成套設備供應合同,適用設備安裝運轉地的法律.
(10)代理合同,適用代理人營業所所在地的法律.
(11)不動產租賃,買賣或者抵押合同,適用不動產所在地的法律.
(12)動產租賃合同,適用出租人營業所所在地的法律.
(13)倉儲合同,保管合同,適用保管人營業所所在地的法律.需要指出的是,在適用最密切聯系原則時,一般情況下應根據上述規定確定適用的法律,但是,合同明顯地與另一國家或者地區的法律有更密切的關系(如合同在第三國簽訂或者履行等),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以另一國家或者地區的法律作為處理合同爭議的依據.
3.中國法律的強制適用對有關外國投資,資源開發的涉外合同,國際上一般適用合同履行地所在的國家法律,即東道國法律.我國法律對此也作了同樣的特別規定,即在中國境內履行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合同,中外合作勘探自然資源合同,必須適用中國法律,而不得適用國外的法律(含港澳臺地區的法律);這類合同的當事人選擇適用外國法律的,該合同條款無效.也就是說,對上述三種涉外合同,不允許當事人選擇適用國外的法律,而只能適用我國有關法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等).另外,在確定適用的國家法律時,還應當遵守下列要求:
(1)以營業所確定適用法律的,如果當事人有一個以上的營業所時,應以與合同有最密切聯系的營業所為準.
(2)當事人沒有營業所的,以其住所或者居所為準,即適用其住所或者居所所在地的法律.總之,實踐中,應根據上述規定區分具體情況,確定處理某項合同爭議時所適用的法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婚證辦理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3-17中國男女結婚法定年齡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302020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07變更撫養權代理詞是怎樣的
2021-02-11法定監護人可以多人嗎
2020-11-12云南省計劃生育條例實施細則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6云南省計劃生育條例全文是什么
2021-02-02夫妻離婚怎么爭取孩子撫養權?
2020-11-18二胎出生證明怎么辦
2021-01-09關于夫妻共同財產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27夫妻財產如何分配
2021-02-25婚姻法中離婚財產分配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04哪些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同財產如何認定
2020-11-23老公有外遇要離婚我該怎么辦
2021-01-14婚姻法中對離婚損害賠償有哪些規定?
2020-11-18再婚夫妻離婚房產分割怎么處理?
2021-01-29離婚財產分割原則是什么
2020-11-11財產繼承權的順序是怎樣的
2021-03-09遺囑繼承和法定繼承哪個優先
2020-11-17怎么進行遺囑公證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