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訴法第242條規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中,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第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情形,是法院和上級檢察機關對生效裁判在認定事實上是否確有錯誤,以及是否應當進行再審的具體標準之一。“有新的證據”,即新發現的證據事實,包括申訴人提供的新的證據材料,經審判、檢察機關核查屬實的;以及審判機關,上級檢察機關直至最高檢察機關在履行指導、監督職能的工作中發現的新的證據事實。沒有發現新的證據,且足以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就不能以本項規定為由進行重新審判。
第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如果說前項規定是由新發現的證據事實來證明原裁判在認定事實上發生錯誤;那么本項規定旨在原裁判、由于采納了不正確的案件事實而導致事實認定上發生的錯誤。原判決、裁定認定案件事實的全部證據中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另一方面是據以認定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這樣的證據作用在于指控的犯罪事實不僅已經發生,而且是確定該被告人實施了該犯罪行為的證據。主要表現為兩種情形:
1.原判決、裁定中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也就是說,定罪量刑的證據沒有做到完全屬實;而且,這些不能保證可以對案件事實的認定達到客觀真實的程度。例如,存在未經證實的證據,或人為的、主觀臆想的證據,不確定的、存在其他可能的證據。
2.據以認定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包括同一證據中存在的矛盾,以及不同種證據之間存在的矛盾現象。例如,在被告人實施犯罪的某一具體事實上,證明該事實的證言和鑒定結論,或者物證與被告人的供述之間存在不一致的現象等情形。
第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適用法律錯誤的表現,主要是應該適用的法律條款沒有適用,不應該適用的卻適用了。進而造成定性上的罪與非罪、此罪與彼罪、一罪與數罪相混淆的錯誤;在量刑上造成輕罪重判或者重罪輕判的錯誤。同時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是保證實體法正確實施的必要條件。因此嚴重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導致判決、裁定發生錯誤的情形,也屬于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一種具體表現。
第四、“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共有三個要素,在同時具備三要素的條件下,才能以此項規定為由,對生效裁判的案件提起再審。一是主體。即必須是人民法院的審判人員。審判人員是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工作人員的總稱,包括人民陪審員,二是查實的違法犯罪行為。即必須查證屬實,上述審判人員具有出于謀取私利的目的,故意利用自己的職權進行貪污或者收受賄賂,或者為了私情采用欺瞞哄騙的手段進行違法亂紀的活動,或者為了私利、私情或者其他企圖,故意曲解法律或公然違背法律規定作出判決或者裁定的行為,應當指出的是,懷疑或者舉報審判人員貪污受賄或者徇私舞弊,枉法裁判,未經查證核實的,則不能以此作為提出再審的理由。三是特定時間。即必須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而發生的前述事實。審理該案件時,包括該案件的一審期間,二審期間或者再審期間,如果審判人員不是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發生了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違法犯罪行為的,則不能以該審判人員曾審理過該案為由,要求對該案進行再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協議探視權是什么?
2021-02-05最新離婚協議書格式
2020-11-24離婚協議書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4離婚訴訟書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0-11-17一份離婚答辯狀范本
2020-11-26離婚了還住在一起怎么認定關系
2021-02-05怎樣才能變更孩子的撫養權呢?
2021-01-06有撫養權可以遷戶口嗎?
2020-12-24離婚子女撫養權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0-12-24變更監護人起訴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28子女撫養費減免和增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0非婚生子女的準生證如何辦理?
2020-12-24怎么變更離婚子女撫養權協議是怎樣的?
2020-11-21離婚放棄孩子撫養權的協議書該怎么寫?
2021-03-14出生證明辦理時間是什么
2020-12-21出生證明辦理材料
2021-01-05做親子鑒定需要什么條件?
2020-11-17離婚如何分割按揭房
2020-12-122020年離婚損害賠償起訴狀范文
2021-01-01最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