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人口普查超生 超生孩子可以落戶了?
“超生孩子可以落戶”。進入六月,這一令超生家庭興奮的消息,和炎炎夏日一起來到。?
6月9日,這一消息率先從北京市人口普查新聞發布會上傳出:在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啟動前,將先行展開戶口整頓工作,因超生不能落戶人口以及持勞 改釋放證、復員轉業證、遷移證等未落戶人群,將給予落戶。具體實施辦法將在7月份公布。?
“超生不能落戶人口”,這是發布會提到給予落戶的幾個群體中的一個。但只有它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有媒體第二天報道的標題是:“中國首次明確超 生人口可落戶”。?
“首次明確”的說法,顯然是媒體誤讀。實際上,早在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各地為了保證人口普查數字全面真實,就曾出臺政策,規定在戶 口整頓時允許超生人口落戶。記者搜索到2000年8月3日《北*青年報》一篇有關人口普查的報道,有這樣表述:“在這次戶口整頓中,超生戶在符合《北京市 計劃生育管理條例》的前提下,交納了一定的超生社會撫育費,到所在地的計生部門辦理了相應的手續和證明后,就可以落戶。”早在去年,記者就曾在一些網站論 壇看到“過來人”勸慰因超生導致孩子不能上戶口的“后來者”的帖子:“不用著急。明年人口普查,到時候就都能上了。”?
對于超生戶家庭來說,“是否首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可以上戶口了。隨著各地相繼發布相關政策,人口普查辦公室的電話幾乎成為超生家庭咨 詢專線。?
超生戶的喜與憂?
今年,我國將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人口普查的標準時點。人口普查信息是國家制定“十二五”發展規劃、經濟政策的 依據,必須真實準確。如果眾多“黑戶”不能統計在內,勢必影響決策的科學性。?
全國有多少黑戶?目前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2000年8月3日《北*青年報》透露的一個數字,可以讓我們對此有個大致推斷:“有關方面的統計數 據表明,目前在北京的超生人數已達到1.8萬人。”?
把每一個人都統計進去,以使人口普查的數據盡可能符合現實。這樣看,有關部門出臺“超生孩子可以落戶”政策,不乏“功利”考慮。但至少在客觀 上,這樣的政策達到了人性化的效果。因為沒有戶口,“黑孩”們在上學、就業、婚姻等方面承受了太多不便。如今,他們終于可以平等地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人 性化政策,不僅讓超生家庭欣喜,也贏得社會贊譽。?
但超生戶并非沒有擔心。“這真是天上掉下來的好事。”一個超生者這樣形容他第一次聽到這一政策時的感受。“也因為太好,所以不太敢相信。”?
有關人士介紹,之前幾次人口普查,也有過“超生人群原則上準予登記”的規定,但執行情況并不太好。有些地方因為計劃生育“一票否決”,不敢突然 認同數量較大的超生戶口,因而對這種普查原則陽奉陰違;而有些超生戶也擔心有關部門會不會把這作為“秋后算賬”的手段或者收繳罰款的誘餌,因而不敢去落 戶。?
這次,是動真格了。記者查閱了日前發布的《全國人口普查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人口普查中獲得的能夠識別或者推斷單個普查對象身份的資料,任 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外提供、泄露,不得作為對人口普查對象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依據,不得用于人口普查以外的目的。人口普查數據不得作為對地方人民政府進行 政績考核和責任追究的依據。”?
超生信息不作處罰依據,不再以此考核地方政府政績。不知這樣兩頭“松綁”的規定,能否讓超生戶吃下“定心丸”??
計生部門的擔心與回應?
超生孩子落戶政策,不僅超生家庭關心,公眾也在觀望。其中有代表性的疑問是:“這是否意味著超生的孩子可以不用交罰款就入戶口了?是否意味著計 劃生育政策的松動?”?
公眾的疑問,正是計生部門的擔心。一旦這一政策被解讀為“生了白生”,計劃生育政策將面臨嚴峻考驗。于是,有關部門坐不住了,廣東、湖南、江 西、福建等地通過各種途徑“辟謠”,而且措辭強硬:6月11日《南*日報》援引廣東省人口計生委負責人說法,我國從來沒有明文禁止超生人口登記入戶,但同 時必須依法依規對其父母進行處罰,包括繳納一定的社會撫養費;6月19日《三湘都市報》報道,湖南省重申社會撫養費必須繳納,公安廳戶政管理處有關人士也 表示,公安部門沒有權力要求“黑戶”繳納罰款,但是,公安部門有義務向計生部門反映超生情況,為計生部門的計生工作提供便利。?
“向計生部門反映超生情況,為計生部門的計生工作提供便利”,不知這樣的表態,會不會讓超生戶在給孩子上戶口的問題上產生猶豫??
如果超生戶“不買賬”……?
超生孩子上戶口,還要不要繳納社會撫養費?如果交,能不能少交點?這是超生戶目前關心的問題。在接受財新網記者采訪時,北京市人口普查辦公室有 關人士表示,為了防止出現大規模超生情況,北京市仍需繳納社會撫養費。但這位人士也透露,撫養費的絕對金額可能將有所下降。政策細節,正在討論之中。?
社會撫養費是為調節自然資源的利用和保護環境,適當補償政府的社會事業公共投入的經費,而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的費用。征收依據 是國務院發布,于2002年9月1日施行的《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
對這筆錢要不要收,收多少合適,社會上有不同聲音。4月15日《南方周末》的報道,這樣描述楊*柱副教授不支付社會撫養費的心態:“用20多萬 元買張封條把自己的嘴貼上,作出這樣的選擇,不但需要有足夠的怯懦,而且需要有足夠的愚蠢。”4月19日《南方都市報》報道中,楊*柱和記者也有一段關于 社會撫養費的對話:?
南都:你為什么不能接受罰款這種妥協,其實也許不會造成今天解聘的后果??
楊*柱:因為這個錢我覺得不該付,孩子是父母撫養的,對社會造成的負擔肯定沒有20多萬元。而且我的孩子將來長大后還會給社會貢獻所得稅。?
南都:假設讓你交的不是20萬元,而是2萬元就可以息事寧人??
楊*柱:我也不交。但是我太太可能會偷偷去交。她還是有些擔心。?
……?
雖然國家出臺可以落戶的人性化政策,但如果落戶仍需交納社會撫養費,如果征收標準較之前沒有較大“優惠”,那些交不起或者交得起也不交的超生 戶,恐怕未必買賬。如此,他們會主動配合去做人口普查登記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雖然有關部門用心良苦,但最后的人口普查結果,仍有很大的失真可 能。?
于是,有人撰文呼吁:為了得到準確的人口普查數據,不妨“特赦超生戶”,減免他們的社會撫養費。?
然而,“特赦”,真的可行嗎??
即使超生戶“不買賬”……?
人口普查的確重要,但是否重要到一切工作都必須要為它讓路的分上,卻不無疑問。?
在筆者看來,即使一些超生戶對政策“不買賬”,有關部門也不能因為人口普查而作出太大讓步。“特赦”超生,不要說完全免除,即使在社會撫養費征 收上采取一定“優惠”,其負效應也是巨大的——我們無法向那些對已經主動繳納社會撫養費的超生戶解釋其中的“公平”;我們更擔心如此示范作用,會給更多人 產生“咱也再生一個”的沖動。如果人口普查可以成為對超生戶“網開一面”的根據,那么,幾乎可以預見:今后每一次人口普查之前,恐怕都會迎來一個超生高 峰。?
超生是違法行為。對于國家出臺人性化的落戶政策,超生者本應心存感激。如果不能一次性付清社會撫養費,可以申請分期繳納。但必須指出的是,“人 口普查”不是也不應成為和政府討價還價的砝碼。戶口一定給上,錢也一定要交,這是有關部門必須堅持的原則。即使社會撫養費標準真的要調整,也是針對今后的 超生行為。對之前超生行為,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必須足額征收撫養費和滯納金,必要時應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還應指出,作為公民,每個人有配合人口普查的義務。這和給不給孩子上戶口、交不交社會撫養費,都沒有關系。將超生信息告知普查員,由普查員統計 在內,即使不上戶口,照樣可以保證人口普查結果的真實準確。《全國人口普查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人口普查對象應當按時提供人口普查所需的資料,如實回 答相關問題,不得隱瞞有關情況,不得提供虛假信息,不得拒絕或者阻礙人口普查工作。”第三十六條規定,“人口普查對象拒絕提供人口普查所需的資料,或者提 供不真實、不完整的人口普查資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責令改正,予以批評教育。”看來,對超生戶來說,遠不是“大不了我不上戶口”這么簡單。?
既保證人口普查結果的準確真實,又不因此損害計生政策嚴肅性,我們當然希望這樣的“雙贏”。而能否實現,不僅取決于國家政策是否科學、人性,也 取決超生戶在公民責任上的擔當程度。?
最后要說的是,對于給超生孩子上戶口,我雙手贊成。《國籍法》第四條規定,“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國,具有中國國籍”——從 出生就具有中國國籍的人,卻沒有戶口,這的確不乏諷刺意味。所以,給超生孩子上戶口,不應限于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而應成為一種常態。但上戶口的寬松,決 不意味著社會撫養費可以“打折”。
以上資料來源:正義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婚證辦理需要什么手續
2020-12-24離婚協議探視權是什么?
2021-02-05起訴離婚訴訟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05家暴離婚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25離婚訴訟費的收費標準,如何繳納?
2021-01-08單方離婚起訴書如何寫?
2020-12-21訴訟離婚訴訟費需要花多少錢?
2020-11-13各類離婚案件管轄如何確定
2021-01-02最新自愿離婚協議書格式
2021-02-27什么是訴訟離婚的簡易程序?
2021-03-16涉外訴訟離婚程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8部隊離婚需要什么手續?有哪些條件?
2021-01-04離婚協議書范文無子女無財產該怎么寫?
2020-11-28離婚了孩子怎么判?
2021-01-01關于爭奪子女撫養權的取證技巧
2020-12-03撫養權變更的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
2021-02-03監護人證明哪里開具?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2020-12-05子女撫養費減免和增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10離婚后孩子撫養費怎么算?
2020-12-17男方爭取撫養權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