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強制法司法解釋
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政強制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釋義:闡明了立法宗旨和指導思想。行政強制立法的指導思想有兩點:一是賦予行政機關必要的手段,保證行政機關履行職責,維護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二是對行政強制進行規范,避免和防止權力的濫用,以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目前我國行政強制制度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亂”,包括“亂”設和“濫”用行政強制,侵害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二是“軟”,就是行政機關的強制手段不足,對違法行為不能有效制止,行政決定不能及時執行。
第二條,本法所稱行政強制,包括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
行政強制措施,是指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為制止違法行為、防止證據損毀、避免危害發生、控制危險擴大等情形,依法對公民的人身自由實施暫時性限制,或者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物實施暫時性控制的行為。
行政強制執行,是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
釋義:據統計,截止 2004 年底,我國現行法律中有 62 部對行政強制作 出了規定,其中 51 部法律規定了行政強制措施,24 部法律規定了行 政機關的強制執行。 現行行政法規中有 72 部對行政強制作出了規定, 其中規定行政強制措施的有 61 部,規定行政機關有強制執行權的有 22 部,同時規定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機關的強制執行權的有 11 部。 在 72 部規定了行政強制的行政法規中, 30 部行政法規有上位法依有據; 在沒有上位法依據的其他 42 部行政法規中, 27 部規定了查封、扣押。從制定的時間看,對行政強制作出規定的 72 部行政法規中, 有 45 部是在 2000 年之前制定的,其余是 2000 年以后制定的。 法律規定的行政強制包括七大類:
1、對人身自由的限制,有 9 部法律,包括由戒嚴法、人民警察法、集會游行示威法等,有 5 部行 政法規,包括強制戒毒辦法、公安機關督察條例等,限制人身自由的 方式有盤問、留置、約束、強制帶離現場等。
2、對場所、設施或者 財物查封,有 13 部法律,包括稅收征管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衛生法等,有 31 部行政法規,包括海關稽查條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等。三是對財務的扣押,有 12 部法律,包括槍支管理法、 海關法、產品質量法等,有 35 部行政法規,包括公安機關督察條例、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等。四是對存款的凍結,有 2 部法律即海關法和稅收征管法,有 5 部行政法規,包括國家安全法實施細則、進出 口關稅條例等。五是檢查、調查、監管等涉及進入公民住宅、生產經 營場所,有 39 部法律,包括國家安全法、消防法、食品衛生法等, 有 32 部行政法規,包括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行政監察法實施條例等。六是遇有自然災害、傳染病爆發等嚴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緊急情 況下采取緊急措施,有 12 部法律和 12 部行政法規。七是金融監管和 技術性監控措施,有 7 部法律包括證券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進出 口商品檢驗法等,有 5 部行政法規。規定行政機關自己強制執行的有 20 部法律,包括集會游行示威法、海關法等,有 23 部行政法規,包 括防汛條例、 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等。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被授權的行政機關和組織有: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稅務機關、防汛指揮機構等。此外,在涉嫌犯罪的情況下,公安機關可以按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采取相應的強制措施; 金融監督和監察機關對有證據證明有轉移或者隱匿違法資金跡象的, 可以申請司法機關予以凍結。 除法律、行政法規外,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也大量設立行政強制。 有些地方和部門的規范性文件也有設定行政強制 的情況。層級越低的規范性文件設定的行政強制越多。
第三條,行政強制的設定和實施,適用本法。
發生或者即將發生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或者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事件,行政機關采取應急措施或者臨時措施,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行政機關采取金融業審慎監管措施、進出境貨物強制性技術監控措施,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釋義:闡明了適用和不適用行政強制的范圍。由于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金融業審慎監管措施、進出境貨物強制性技術監控有其特殊性,所以需要依照特殊規定。這里所謂的有關法律、行政法規有很多,比如:《防震減災法》、《安全生產法》、《食品安全法》、《突發事件應對法》、《中國人民銀行法》、《商業銀行法》、《海關法》、《海關法行政處罰實施細則》等。
第四條,行政強制的設定和實施,應當依照法定的權限、范圍、條件和程序。
釋義:由于行政強制涉及公民、法人的人身權、財產權,因此實施行政強制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主要有法定原則、適當原則、教育與強制相結合原則、不得為單位和個人謀利原則等。本條規定體現了法定原則。
第五條,行政強制的設定和實施,應當適當。采用非強制手段可以達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設定和實施行政強制。
釋義:本條的規定體現了適當原則。從實體上說,行政主體依法實施行政強制應當以實現行政管理所要求的目標為限,應該凍結部分資金的,不能凍結整個賬戶。從程序上說,行政主體所采取的強制手段必須與要達到的目標之間有對應關系,要扣押商店里的違禁品,不能扣押違禁品以外的其他商品。
第六條,實施行政強制,應當堅持教育與強制相結合。
釋義:本條的規定體現了教育與強制相結合原則。行政強制只是促使當事人履行法定義務的一種手段,不是目的。當事人經教育自覺改正違法行為,履行法定義務的,就不應再采取行政強制。
第七條,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利用行政強制權為單位或者個人謀取利益。
釋義:本條的規定體現了不得為單位和個人牟利原則。行政強制四大原則的確立,就是為了杜絕濫用行政強制權的行為發生。
第八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實施行政強制,享有陳述權、申辯權;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因行政機關違法實施行政強制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要求賠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人民法院在強制執行中有違法行為或者擴大強制執行范圍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要求賠償。
釋義:明確了公民在面對行政機關、人民法院實施行政強制行為時所擁有的五大權利。
以上內容詳細闡述了行政強制法司法解釋總則,詳細你對行政法司法解釋有了基本的了解,司法解釋是法律條文的輔助內容。法律離不開司法解釋。行政法司法解釋可以完善行政法,使得行政法可以更有效的實行,更多相關問題您可以咨詢律霸煙臺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退休軍人離婚程序是什么?
2021-03-24離婚訴訟費的收費標準,如何繳納?
2021-01-08離婚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幾種
2020-12-23訴訟離婚審理程序是怎樣的,起訴離婚法院會判離嗎?
2021-01-12離婚的程序都有哪些?
2020-12-27《民法典》對孩子撫養權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4子女撫養權歸屬怎么確定
2020-12-27最新非婚生子女撫養權協議范本?
2021-03-02離婚后孩子撫養費給到什么時候
2021-02-06非婚生子女撫養費標準是多少
2020-11-21撫養權變更的法定條件和程序
2020-12-27父子關系證明去哪里開
2021-03-19繼子女有繼承權嗎?繼子女是否可以代位繼承?
2021-02-09訴訟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0-12-09辦理出生證明應該遵照怎樣的流程,出生證明辦理要幾天?
2020-11-09哪些情況下能夠做親子鑒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25新婚姻法房產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09什么是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7夫妻財產協議書范本2020
2021-02-12哪些財產分割協議可變更撤銷,撤銷變更的標準是什么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