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傳是一種針對未必羈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依法采取的強制其到案接受訊問的一種強制措施。實踐中,可以采取拘傳的主體包括了公安機關、檢察院以及人民法院,但拘傳畢竟對當事人的名聲不好,同時也有可能侵害其合法利益,那么在采取拘傳措施的是還需要注意什么問題呢?律霸為您做詳細解答。
一、拘傳的注意問題有哪些
1.強化對被執行人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的拘傳。在執行工作中,表面上無財產可執行的單位、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常以躲避執行人員作為逃債手段,其他人也借口不了解情況,不配合調查,致使法院無法執行。對此,拘傳無疑是很有效的強制手段,讓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親身感受法律的強制措施,并通過這一措施的多次適用,威懾其囂張氣焰,震懾其蔑視法律的心態,并通過降低其形象,使其無所遁其行,必將取得良好的執行效果。
2.多用拘傳,慎用拘留。由于拘傳的效果要好于拘留,因此在執行中,要把握這樣一個原則,就是不到萬不得已不輕易適用拘留。只有在反復適用拘傳失效后,才能適用拘留。
3.充分發揮拘傳作用。拘傳時可以通知新聞媒體參加,將其藐視法庭、拒不履行判決裁定的行為予以曝光,增強拘傳的效果。在將被執行人拘傳到庭后,要讓其如實陳述其財產情況和履行能力、作出履行計劃,可以通過開庭,讓申請人對被執行人進行詢問,如果申請人能夠提供被執行人擁有財產的線索,可以讓被執行人質證,如果被執行人不予質證,或者其反駁不能成立,就可以根據證據規則認定被執行人有財產而不履行,從而依法追究被執行人的刑事責任。
所謂拘傳,是人民法院強制必須到庭的人到庭的措施。
1998年6月11日最高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97條的規定,對必須到人民法院接受詢問的被執行人或被執行人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場的,人民法院可以對其進行拘傳。
執行過程中的拘留,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被執行人依法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民事制裁措施。拘傳作為一種強制執行手段,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被執行人的人身自由,同拘留相比,是一種最輕微的強制措施。
二、強制執行中拘傳和拘留的異同
強制執行拘傳和拘留都是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都須報經本院院長批準,但兩者在又有很多不同。
1.文書不同。拘留需作出拘留決定書,拘傳需發拘傳票。
2.方式不同。拘留由司法警察將被拘留人送交當地公安機關看管;拘傳由執行員直接送達被拘傳人;在拘傳前,應向被拘傳人說明拒不到庭的后果,經批評教育仍拒不到庭的,由司法警察拘傳其到庭。
3.適用的次數不同。對同一妨害民事訴訟行為的拘留不得連續適用。但發生了新的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人民法院可以重新予以拘留。但是,拘傳沒有次數的限制,只要符合拘傳的條件可以多次適用。
4.適用的條件不同。執行過程中的拘留只要具備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的情形,就可以適用。而拘傳適用于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場的情況。
5.申請復議的權利不同。被拘留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5條的規定,對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而被拘傳人沒有申請復議的權利。
6.期間不同。拘留的期限為1—15天,而拘傳則以被執行人到達指定地點接受審查或者詢問為期間。
7.程序不同。司法拘留作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項強制措施,屬于執行工作中的重大事項,應當經過三名以上執行員討論,在配備裁決庭的地方,需要裁決庭組成合議庭評議決定,并報院長批準。拘傳屬于執行實施權,可以由執行員報院長批準后逕行適用。
三、執行中適用拘留和拘傳適用效果比較
如果僅僅從強制措施的強制程度上看,拘留要嚴厲得多,其威懾力也大得多。但是作為強制執行的一種手段,從適用效果上看,拘傳有更多優勢。由于拘留的嚴厲性,對被執行人來講,一旦采取拘留,除非符合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的要件,就不能再進一步采取其他措施,可以說是窮盡了最后的手段,作為執行威懾力的作用蕩然無存。很多被執行人在被拘留后,如果沒有在被拘留期間履行債務,就不再畏懼強制執行,強制措施的威懾力就無法發揮作用。而拘傳看似力度不大,但是由于拘傳可以反復適用,對被執行人在內心造成的影響更大,而且拘留的威懾力始終存在。對被執行人而言,這種反復的強制措施的適用,要比一次嚴厲的拘留,更難以承受。如果只有一次拘留,知道的人很少,被執行人可以做很多遮掩,對其無視法律尊嚴,不講信用的行為,很難形成有效的輿論壓力。但如果反復適用拘傳這一強制措施,司法警察在其社區或者單位反復出現,就容易形成輿論力量,對被執行人無疑形成多次的心理強制,更容易促成其履行債務。
在司法實踐中,拘傳的效果明顯地好于拘留。由于司法理念的轉變,很少適用拘留,大力提倡實踐拘傳的做法,執結率為83%(不包括中止案件),被執行人談“拘傳”而色變,執行難得以破解,司法的權威得以實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協議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17離婚協議探視權是什么?
2021-02-05原告第二次起訴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27近年來中國離婚率高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09自愿離婚協議書2020模板是怎樣的
2021-02-22離婚協議的違約責任能否約定?要注意什么?
2021-02-28夫妻訴訟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1夫妻離婚了戶口怎么辦?
2021-02-14離婚后撫養費不給怎么辦?
2020-12-03孩子出生證明丟了怎么辦?
2021-03-12未婚同居生子是否違法 未婚生子的犯法嗎
2020-11-21不給撫養費有沒有探視權
2020-11-222020年子女撫養費的計算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0子女撫養費協議怎么寫?
2021-03-102020年山東省計生條例是怎樣的?
2021-01-08離婚孩子撫養權標準
2020-12-16一方出軌離婚協議書怎么寫
2021-01-13如何辦理婚前房產公證,公證費用是多少?
2021-02-21婚后共同財產父母給的錢算共同財產嗎?
2020-11-09夫妻離婚財產怎么分割,如何處理夫妻離婚財產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