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東行終字第27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東營市河口區新戶鄉郭局村民委員會。
法定代表人馬良,主任。
委托代理人肖峻松,山東金商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東營市河口區國土資源局。住所地,東營市河口區河濱路。
法定代表人薄純新,局長。
委托代理人伍中民,男,1964年1月1日生,漢族,東營市河口區國土資源局副局長,住河口區河頤小區。
委托代理人王巖,女,1976年11月4日生,漢族,東營市河口區國土資源局職員,住河口區河寧小區。
原審第三人東營市河口區新戶鄉奇古村民委員會。住所地,東營市河口區新戶鄉奇古村。
法定代表人孔凡貞,主任。
委托代理人劉俊前,男,1965年12月11日生,漢族,河口區正乾工藝信息傳播中心經理,住河口區河濱路9號。
委托代理人朱德明,男,1953年4月22日生,漢族,東營市河口區奇古村黨支部書記,住該村。
東營市河口區人民法院就東營市河口區新戶鄉郭局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郭局村委”)訴東營市河口區國土資源局(以下簡稱“河口區國土局”)、東營市河口區奇古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奇古村委”)地權行政登記一案,作出(2004)河行初字第1號行政判決,郭局村委不服,向我院提出上訴。我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4年6月3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郭局村委法定代表人馬良及委托代理人肖峻松,被上訴人河口區國土局的法定代表人薄純新及委托代理人伍中民、王巖,原審第三人奇古村委委托代理人劉俊前、朱德明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案經原審法院審理認定,郭局村委于2003年7月30日向河口區國土局遞交了土地所有權更正登記申請,該局受理后于2003年8月8日作出了《關于新戶鄉郭局村土地所有權更正登記申請的答復》,并于2003年8月18日向郭局村委送達。郭局村委于2003年8月21日向東營市國土資源局申請復議,東營市國土資源局于2003年12月13日作出復議決定,維持了河口區國土局的具體行政行為。原審認為,由于《山東省土地登記條例》對變更土地登記程序并無規定,郭局村委向河口區國土局遞交土地所有權更正登記申請,河口區國土局受理后經審查核實認為,1989年8月3日,河口區新戶鄉郭局村(以下簡稱“郭局村”)與河口區新戶鄉奇古村(以下簡稱“奇古村”)簽訂了土地權屬界線協議書,對兩村邊界確認無異,且加蓋兩村公章和負責人簽章。在1994年郭局村的地籍調查表中,有郭局村代表人的簽章,兩村界限十分明確。1995年東河集有(1995)字第02-7-22號郭局村集體土地所有證中對兩村邊界記載清晰,且1989年至1995年對邊界的記載一致,并無錯登事項,并且郭局村委提供的證據并不能證明該協議無效,因此無需重新確認,于2003年8月8日作出了《關于新戶鄉郭局村土地所有權更正登記申請的答復》,并于2003年8月18日向郭局村送達。根據有關法律規定河口區國土局已履行了其法定職責,并且沒有違反法定程序,依據的主要證據確實充分。因此,郭局村委在向河口區國土局遞交土地所有權更正登記申請書后認為該局沒有履行法定職責,訴請判令河口區國土局履行法定職責的訴訟請求不成立。原審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駁回郭局村委的訴訟請求。
上訴人郭局村委上訴稱,被上訴人在受理上訴人的申請后,未對上訴人申請依法定程序審查,也未依法定形式作出決定,且作為形式不合法,沒有法定結果屬不作為。依據《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第三條、第四條的規定,被上訴人在處理上訴人的申請時,沒有履行法定職責,更沒有適用《土地登記規則》、《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等實體法規。上訴人因95年的錯登事項,依據《土地登記規則》七十一條、《確定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十九、二十、二十一條,提出更正登記申請后,被上訴人首先應當依上述法規進行審查,在審查中涉及到了第三人權益,而第三人的主張與上訴人的主張不一致,即存在權屬糾紛。被上訴人的行政職責,便是進行爭議的處理及權屬的重新調查、確認或中止更正登記申請的處理,告知上訴人先行提出權屬爭議。被上訴人作出的答復不僅不具備行政行為的形式,在實體內容上也沒有適用法律、法規作為依據,故一審的裁判錯誤。《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明確了處理結果要用“決定”的形式;處理的程序要對事實情況進行調查,包括實地調查,通知當事人到場,對當事人提供的材料查證屬實。
被上訴人所依據的協議書、地籍資料、第三人提供的證言均與《土地登記規則》、《確認土地所有權的若干規定》等法規及上訴人提供的土地檔案資料、相鄰村的證明相悖。上訴人一審中提供的土地檔案證明,被上訴人稱“在沒有進行實地核實的情況下,不能作為有效證據使用”。被上訴人沒有核實屬被上訴人不履行職責。一審中被上訴人出示的地稅資料中,有朱宏昌名字的“通知”證明了其登記中的“協議書”、“地籍調查表”等所加蓋的公章和私人印章,不能確認是郭局村按自己的意愿所為。請求撤銷一審判決,判決河口區國土局依法定程序處理上訴人提出的土地所有權更正登記申請。
河口區國土局答辯稱,2003年7月30日,郭局村向河口區國土局提出土地所有權更正登記申請,根據《山東省土地登記條例》第四條及第二十九條的規定,河口區國土局受理了郭局村的申請,經認真審查,對上訴人送達了《答復》,程序合法。郭局村向河口區國土局提出土地所有權更正登記申請后,河口區國土局查閱了土地權屬界線協議書、地籍調查表等地籍資料,1989年8月3日郭局村與奇古村簽訂的土地權屬界線協議書,對兩村邊界確認無異,且加蓋兩村公章和負責人簽章。1994年新戶鄉郭局村的地籍調查表中,郭局村與奇古村的界址線J10-J14中,兩村都加蓋了公章和法定代表人的簽章,兩村接線十分明確,且1989年和1995年對邊界的記載一致,并無錯登事項,無需更正。
原審第三人奇古村委庭審中發表以下質證意見:首先同意被上訴人的答辯意見。上訴人的上訴請求及依據的理由是對法律法規的曲解,其沒有事實證據給予支持。請求維持一審判決,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
法庭確定以下庭審重點:1、被上訴人在收到上訴人的申請后,是否履行了法定職責;2、如果履行了法定職責,其履行職責有無事實和法律依據。
被上訴人提交以下證據:
1、《山東省土地登記條例》第四條、第二十九條。系河口區國土局受理郭局村委更正申請的法律依據。
2、郭局村委向被上訴人提交的土地所有權更正登記申請。
3、國土資源局公文送達回證。該證注明:受送達人:郭局村,送達文書名稱:受理通知書,收件人處簽章的是馬良,收件時間2003年7月30日。
4、關于新戶鄉郭局村土地所有權更正登記申請的答復及送達回證。該答復是2003年8月8日作出,8月18日送達的,證明被上訴人依法履行了法定職責。
5、土地權屬界線協議書。1989年8月3日郭局村與奇古村就爭議土地簽署了協議書,有雙方村委會的蓋章及負責人的簽章。
6、1994年5月郭局村地籍調查表。界址線J10-J14中,二村都加蓋了公章和法定代表人的簽章。
7、1994年5月奇古村的地籍調查表。關于以上界址線的記載與郭局村地籍調查表是一致的。
上訴人對以上證據發表以下質證意見:
對被上訴人提供證據的客觀性沒有異議,對被上訴人提供證據的效力有異議,《山東省土地登記規則》第二十九條規定:“經土地登記機關審核屬實,辦理登記。”但被上訴人并沒有對其是如何審核的進行舉證。被上訴人作的答復亦沒有適用任何法律、法規。對1989年郭局村與奇古村簽訂的土地權屬界線協議書,該協議書中負責人應當簽字,但上面是負責人蓋的章。對地籍調查表,上面只有公章及村委會主任的私章,且郭局村的章是調用的。
原審第三人對以上證據發表以下質證意見:
被上訴人接到上訴人的申請后,依法向第三人及新戶鄉的土地管理部門作出調查,并且依據調查對兩村進行了調解。被上訴人依據上訴人及第三人簽訂的土地邊界協議書,依照法律法規作出答復,符合法律規定,程序合法,故被上訴人依法履行了法定職責。土地權屬界線協議書,證明了1989年雙方的土地權屬爭議已經得到了解決。上訴人稱印章及公章屬于調用,但無合法證據支持。
上訴人向法庭提交以下證據:
1、證明四份,四份證明的內容均是以個人名義證明“郭局干溝和原三角點以東至六合鄉蝦池屋以南葦場地一直屬郭局村,由郭局村村民耕種。”落款處有證明人的簽名以及河口區新戶鄉八頃村民委員會、公司村民委員會、東六合村民委員會的公章。
2、郭局村村民代表的簽字,請求村委會向有關部門提出更正郭局村與奇古村有爭議土地的所有權。
3、1951年5月10日土地房產所有證存根。
被上訴人對以上證據發表以下質證意見:
對上訴人提供的土地房產所有證存根認為國家現在實行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一是國家所有,一是集體所有,而上訴人提供的該證據是土地所有權證,而那時的土地所有權是私有的。且該證的四至沒有明顯地物作標志,無法證明與本案的關聯性。
原審第三人對上訴人提交的證據發表以下質證意見:
對上訴人提供的相鄰四個村村委會蓋章的證明,對其形成有異議,該證明是以個人身份出具的,卻加蓋了公章。根據行政訴訟證據規定的規定,個人出具證明應出庭作證。且證明中所述土地范圍,不能證明是涉案土地。對郭局村村民代表簽名,因是上訴人村民的簽名,不能作為證據使用。
對被上訴人、上訴人提交的證據作以下認證:
被上訴人提交的郭局村土地所有權更正登記申請、受理案件通知書送達回證、《關于新戶鄉郭局村土地所有權更正登記申請的答復》及送達回證是被上訴人履行職責的程序證據,《土地權屬界線協議書》、郭局村以及奇古村的地籍調查表系作出答復意見的事實依據,《山東省土地登記條例》第四條、第二十九條系法律依據,以上證據、依據均客觀真實,且與本案具備關聯性,認定為有效證據。上訴人提交的四份證明,證明內容無時間表述,所表述的土地范圍無法證明與涉案土地的關系,與案件審查不具備關聯性,認定為無效證據。土地房產所有證存根注明的四至無明顯地物作標志,不能證明與案件關聯性,認定為無效證據。郭局村村民代表的簽字,與本案審查的內容無關聯性,認定為無效證據。
本院認為,《山東省土地登記條例》第四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土地登記工作。對郭局村提出的變更土地登記申請依法予以受理屬于河口區國土局的職責范圍。郭局村2003年7月30日提出變更登記申請后,河口區國土局于同日依法受理,作出了《關于新戶鄉郭局村土地所有權更正登記申請的答復》并于2003年8月18日送達郭局村,應認定河口區國土局依法定程序履行了職責。地籍調查資料應當是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進行土地登記的依據。河口區國土局作出的該答復,所依據的事實證據是1989年8月3日郭局村與奇古村簽署的土地權屬界線協議書以及郭局村、奇古村的地籍調查表。經審查,對爭議土地,郭局村與奇古村簽有權屬界線協議,且與地籍調查檔案中的相關記載內容一致,無爭議。河口區國土局據此作出不予變更的答復并無不當。上訴人的上訴主張本院不予支持。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依法應予維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焦 偉
審 判 員 侯麗萍
代理審判員 張曉麗
二00四年七月二日
書 記 員 邵金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一)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補正裁判文書失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監視居住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函(向檢察、審判機關提交,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通知證人出庭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起訴決定書
2020-10-14××縣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決定書
2020-10-14不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適用簡易程序意見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銷抗訴決定書
2020-10-14決定釋放通知書
2020-10-14刑事起訴書
2020-10-14逮捕決定書
2020-10-14提押證
2020-10-14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沒收保證金決定書
2020-10-14出入境管理解除拘留審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解除取保候審決定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