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東坑鳳大領群家俱廠因訴
東莞市勞動局工傷認定一案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行政判決書 (2001)粵高法行終字第251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東莞東坑鳳大領群家俱廠。地址:東莞市東坑鎮鳳大工業區。
法定代表人:黃晃寧,廠長。
委托代理人:黃開福,該廠職工。
委托代理人:王瀟華,廣東海聯泰達
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東莞市勞動局。地址:東莞市城區育興路101號。
法定代表人:莫海明,局長。
委托代理人:黃熾標,廣東理正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第三人:李海波,男,1981年5月18日出生,漢族,住
河南省羅山縣捕桿鎮檀崗村。
上訴人東莞東坑鳳大領群家俱廠(以下簡稱鳳大家俱廠)因訴東莞市勞動局(以下簡稱市勞動局)工傷認定一案,不服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1)東中法行初字第17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現已審理終結。
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李海波是東莞東坑鳳大領群家具廠員工,其工作崗位是在拉網機上測量網片。1999年12月9日。李海波上夜班,晚上12時許,班長王昭生因故臨時離開生產線,李海波操作整平機整平網片時,不慎右手被整平機壓傷。另查,操作整平機不是李海波的本職工作,廠方口頭規定員工不得操作非本職工作崗位上的機器,但該規定沒有嚴格執行。李海波工作較為勤快,遇有需要時,常幫助其他員工臨時看管機器。發生事故前,李海波因工作的需要曾多次操作過整平機。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有:1、王昭生證實,1999年12月9日晚上12時許,其因故臨時離開生產線,廠方口頭規定員工不得操作非本職工作崗位上的機器,但該規定沒有嚴格執行。李海波工作較為勤快,有時也跟隨其操作整平機。有時網片拉出來是彎曲的,需經整平機整平才知道是否變形,測量網片有時也需整平機的配合。李海波不時也需要調整一下拉網機,遇上其不在場時,李海波有時也操作過整平機。發生事故前,李海波曾多次操作過整平機。事發當晚,整平機就在拉網機旁,如果網片拉得不好,李海波可能去操作整平機。2、閏剛證實,廠方口頭規定員工不得操作非本職工作崗位上的機器。但該規定沒有嚴格執行。李海波工作較為勤快,常幫助新員工看管機器,遇有員工臨時離開機器時,彼此臨時代為看管一下機器是常有的事。測量網片有時也需要整平機的配合,發生事故前,李海波曾多次操作過整平機。整平機操作很簡單,我們都操作過整平機。3、王昭生、閏剛、譚林、溫志平等證實,操作整平機并非李海波的本職工作。4、李海波陳述,1999年12月9日晚上12時許,班長王昭生要去模具房修理模具臨時離開生產線,王昭生叫其幫助新員工看管拉網機,其發現新員工看管的拉網機拉出的網片有波浪形,于是拿幾片到整平機上驗證,不慎右手被整平機壓傷。
市勞動局于2001年1月9日作出(2001)18號東莞市企業職工傷亡認定書,確認鳳大家俱廠職工李海波于1999年12月9日上晚班時出險受傷為工傷。鳳大家俱廠不服,向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
撤銷市勞動局作出的(2001)008號東莞市企業職工傷亡認定書。
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李海波未經廠方安排或同意,擅自操作非本職工作的整平機,李海波的行為有違廠規,李海波對其出險受傷負有一定的過錯責任。原告東莞東坑鳳大領群家具廠對其員工的安全生產疏于管理,廠規執行不嚴,對李海波出險受傷也負有一定的責任。本案沒有充分的證據證實李海波出險時操作整平機是出于私人玩耍的目的,根據李海波平時積極、勤快的工作表現,可推定李海波出險時操作整平機是出于工作的原因。
根根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處理工傷爭議有關問題的復函》第六條“對職工在工作時間、工作區域因工作原因造成的傷亡,即使職工本人有一定的責任,都應認定為工傷” 的規定,李海波出險受傷屬于工傷。被告東莞市勞動局作出(2001)008號東莞市企業職工傷亡認定決定的事實清楚,證據充分,
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程序合法,依法應予維持。原告東莞東坑鳳大領群家具廠據以證實“李海波覺得工作無聊,擅自離開本職工作崗位,到不良產品存放區拿來幾塊廢網片,開動整平機整平廢網片玩耍,致右手被整平機壓傷” 這一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其工傷登記表,李海波雖在登記表上按有指模,但其后否認登記表所述的事實;而在該工傷登記表上簽名作證的王昭生、溫志平、黃開福、李新民等人于李海波出險受傷時均不在現場見證,該證據缺乏客觀性,本院不予采信。原告辯稱李海波出險受傷是李蓄意違章所致的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納。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一、維持被告東莞市勞動局作出的(2001)008號東莞市企業職工傷亡認定;二、駁回原告東莞東坑鳳大領群家具廠的訴訟請求。本案的受理費人民幣100元由原告負擔。
上訴人鳳大家俱廠上訴稱,l、李海波在事故發生后在《工傷登記表》上按有指模承認自己因出于私人玩耍的目的,擅自操作他人的整平機不慎受傷的,屬蓄意違章,原審認定李海波屬工傷證據不足。2、閏剛、王昭生的證言未經庭審質證,不能作為裁判的依據。請求撤銷原審判決。
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
市勞動局未提出書面答辯意見,在本院
二審法庭審查時認為其作出的工傷認定證據充分。
原審第三人李海波未提出書面答辯意見,在本院二審法庭審查時請求維持
一審判決。
本院根據各方當事人庭審質證的證據,確認原審判決認定的以下事實:李海波在1999年12月10日凌晨上夜班時在車間被整平機壓傷,并且開整平機不是李海波的專職工作。至于原審認定的其他事實,因王昭生、閏剛的證言未經庭審質證,本院不予確認。
本院另查明,1999年12月10日,即李海波受傷的當天,鳳大家俱廠制作了《領群家俱廠工傷登記表》,對李海波受傷的經過作了登記,記載著李海波因在1999年12月10日凌晨上夜班時因心里煩,工作無聊,私自放下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做而跑到不良品存放區,拿了幾片不需整平的大網片,在用整平機壓平網片時不慎壓傷了四個手指(重傷),這種行為已嚴重違反車間管理制度及機器安全操作規則,純屬蓄意違章行為。李海波在該登記表上按了指模,上訴人員工溫志平、王昭生、黃開福、李新民亦在該登記表上簽名。但是上述簽名作證的四人在李海波受傷時均不在現場,此后,李海波亦否認了上述《登記表》記載的內容。
市勞動局作出(2001)008號《東莞市企業職工傷亡認定書》認定李海波為工傷的規范性文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
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廣東省社會
工傷保險條例》及原勞動部關于發布《企業
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的通知(勞部發[1996]266號文)、原勞動部辦公廳《關于處理工傷爭議有關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6]28號文等。
本院認為,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社部函[2001]48號《關于解釋<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中“蓄意違章” 的復函》對蓄意違章進行了解釋,“蓄意違章是專指十分惡劣的、有主觀愿望和目的的行為。在處理認定工傷的工作中,不能將一般的違章行為,視為‘蓄意違章”’。因上訴人沒有證據證明李海波在上班時受傷是有目的、故意違章,故上訴人認為李海波受傷屬蓄意違章,該理由沒有事實根據,本院不予支持。《廣東省社會工傷保險條例》第七條規定:“被保險人因下列情況之一負傷、致殘疾或死亡的,可以享受
工傷保險待遇:(一)工作時間在本單位從事日常生產、工作;” 勞動部辦公廳《關于處理工傷爭議有關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6]28號)第六條規定,對職工在工作時間、工作區域因工作原因造成的傷亡,即使職工本人有一定的責任,都應認定為工傷,但不包括犯罪或自殺行為。根據上述規定,李海波在工作時間、工作區域、在工作中因一般違章操作而受傷,市勞動局認定為工傷,是
合法的。上訴人稱李海波在事故發生后在《工傷登記表》上按有指模,承認其因出于私人玩耍的目的,擅自操作他人的整平機而受傷,該行為屬蓄意違章,從而認為李海波的受傷不是工傷。由于李海波事后否認該《工傷登記表》的內容,并且上訴人不能提供其他證據證明該表記載的內容屬實,而在該表上簽名作證的王昭生、溫志平、黃開福、李新民四人在李海波受傷時均不在現場,上述四人在表上作證不足以證明表上的內容屬實,原審法院不予采信是正確的。因此,僅憑該《工傷登記表》認定李海波蓄意違章、不屬于工傷,證據不充分。上訴人起訴請求撤銷市勞動局作出的工傷處理決定,原審法院不予支持,認為市勞動局作出的工傷處理決定合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的規定,判決維持市勞動局作出的工傷處理決定,是正確的,[Page]
本院應予維持。但是,原審法院同時亦判決駁回上訴人的上述訴訟請求,不符合上述規定,亦違反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于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有關駁回原告訴訟請求之規定,本院予以糾正。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三)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1)東中法行初字第17號行政判決第一項關于維持東莞市勞動局作出的(2001)008號東莞市企業職工傷亡認定的判決;
二、撤銷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2001)東中法行初字第17號行政判決第二項關于駁回東莞市東坑鳳大領群家俱廠的訴訟請求的判決。
一、二審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共20O元由上訴人東蕪市東坑鳳大領群家俱廠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顏 輝
代理審判員 謝衛華
代理審判員 楊雪清
二OO三年九月九日
本件與原件核對無異
書 記 員 蘇智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