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家庭暴力成為熱點問題,我國家庭暴力現象也逐漸呈現嚴重化和普遍化的趨勢,而其中以婦女、兒童為主要受害群體。而家庭暴力對家庭成員的性格、犯罪行為、對未來家庭的影響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那么究竟哪些行為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應當承擔什么樣的法律責任?遇到家庭暴力應當如何保護自己?有哪些法律對家庭暴力進行了規定?特殊群體遭受家庭暴力能否受到保護?小編就針對上述問題進行解答。
?
一、哪些行為是家庭暴力?
?
(一)家庭暴力主要包括三種類型:身體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
1、身體暴力是施暴人通過毆打或捆綁受害者或限制受害者的人身自由而導致受害者恐懼的行為。
2、性暴力指的是性侵犯,如施暴人強迫受害者以羞辱、恐懼和抗拒的方式接受性行為,或摧毀受害者的性器官。
3、精神暴力是施暴人羞辱、虐待或忽視、不對待、不愿意離婚等手段折磨受害人,使受害人遭受屈辱、恐懼、無價值的感覺等的行為或不行為。
(二)《婚姻法》對家庭暴力的認定:“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
?
二、家庭暴力的法律責任:
?
根據家庭暴力的類型和程度不同,施暴人的行為可能產生不同的法律責任。其中民事責任和行政法律責任或刑事責任可以同時要求承擔。下面具體介紹一下家庭暴力產生的責任:
(一)民事責任——根據新婚姻法的規定,家庭暴力是法定離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實施者承擔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
(二)行政法律責任——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對實施家庭暴力尚未構成犯罪的可處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三)刑事責任——嚴重的家庭暴力會構成刑法中虐待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侮辱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等罪。其中:
1、虐待罪:家庭暴力實施者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經常以打罵、捆綁、凍餓、強迫超體力勞動、限制自由等方式,從肉體、精神上摧殘、折磨,情節惡劣的,構成“虐待罪”,應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引起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侮辱罪:家庭暴力實施者使用暴力公然貶低其他家庭成員人格,破壞其名譽,情節嚴重的,構成侮辱罪,應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剝奪政治權利。
3、故意傷害罪:家庭暴力實施者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構成故意傷害罪,如果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或致人死亡的,按照刑法最高可判處死刑。
4、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家庭暴力實施者以暴力手段干涉家庭成員結婚和離婚自由的,同樣觸犯刑法,構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
三、遭受家庭暴力后如何保護自己?
?
1、遠離暴力,盡快離婚:假如你發覺另一方存在暴力行為,而且早已不止一次向你毆打得話,不必期待他可以悔恨并改過自新,即便他向你認錯也不可以優柔寡斷,應當盡快分居遠離施暴人,并盡快協議離婚,不愿協議離婚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提起離婚訴訟時,可以同時要求人身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
2、報警、鑒定:假如你遭到了家庭暴力,當場應當向公安部門報警,報警后到醫院就診并做好診斷記錄,傷情偏重的需做好傷情鑒定,堅決要求公安部門追究施暴者的行政責任乃至刑事責任。
3、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受害方可以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這是《反家庭暴力法》對人身保護的特別程序規定。但目前使用率仍然較低,受害人可以嘗試使用。
人身安全保護令可以包括下列措施:
(一)禁止被申請人實施家庭暴力;
(二)禁止被申請人騷擾、跟蹤、接觸申請人及其相關近親屬;
(三)責令被申請人遷出申請人住所;
(四)保護申請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
4、其他保護途徑:遇到家庭暴力,還可以向當地婦聯、社區居委會、村委會及施暴人所屬單位反映情況,一方面保存施暴的直接證據,另一方面可懇求相關單位對施暴者給與批評教育和處罰,以保護自己。這種保護力度較小,對于有暴力傾向的人來說,并不能遏制以后的暴力行為發生。
?
四、家庭暴力相關法律
?
(一)最新版《民法典》第五編:婚姻家庭。
1、離婚冷靜期不適用于家庭暴力。
2、無過錯方可以要求離婚損害賠償。
(二)最新版《民法典》第七編:侵權責任。
(三)《反家庭暴力法》:民法典的推行并未廢止《反家庭暴力法》,且該法保護群體更廣,囊括了婦女、兒童和老人等弱勢群體。
(四)《刑法》:嚴重家庭暴力行為以及遺棄虐待等行為受該法保護。
(五)《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不構成刑法犯罪的輕微行為可由該法保護。
(六)《婦女權益保障法》:主要保護婦女兒童的權益。
?
五、一些特殊群體遭受家暴的情形
1、男性遭受家庭暴力:社會上也有一些男性群體遭受家庭暴力,男性遭受家暴,其實和女性遭受家暴一樣受傷。無論男女,遭家暴均受法律保護。《婚姻法》中關于家庭暴力的相關規定并沒有限定實施家庭暴力的一定是男性,女人比較兇悍并毆打丈夫的話,也會成為家庭暴力的施暴方。如果丈夫被妻子嚴重暴力傷害,也應嚴格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和《刑法》中的相關條例對女性一方進行行為認定并作出相應判決。同時丈夫被家暴后產生不良后果的,還可以向妻子索要精神損害賠償。
?
2、少年兒童和老年人:兒童和老人遭受家庭暴力也是較為常見的情形,他們作為弱勢群體遭到家暴時更缺乏保護意識,且通常無法通過像離婚一樣的方式就可以解決。《反家庭暴力法》對此進行了規定,以此提高社會對該類群體的保護力度。
?
3、同性戀群體:因我國法律并不認可同性婚姻,因此同性之間產生暴力的,可以通過《治安管理處罰法》和侵權責任的相關法律進行保護。
?
綜上便是對家庭暴力法律責任的介紹,家暴對受害人的人體和內心都是產生比較嚴重的傷害,國家制訂多種法律保護不同群體、不同情形下受害人的權益。
?
如對家庭暴力行為無法辨別或需要律師提供幫助的,可以來律霸網找婚姻家庭律師咨詢和尋求幫助。
?
以上內容為律霸網原創,轉載需注明出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申請法律援助
2020-02-26結婚登記你不能錯過的注意事項
2020-03-05不正當競爭行為如何認定
2020-03-13試用期離職,還能有工資嗎?
2020-03-25仲裁庭開庭時允許旁聽嗎?
2020-03-31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定罪
2020-04-15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歸屬怎么認定
2020-04-21暑假工加班期間,工資該如何算
2020-04-22交通事故傷殘賠償之被扶養人生活費
2020-04-23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的相關問題
2020-04-26解除勞動關系可以用這些方式
2020-04-28個人債務糾紛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04-29最新子女撫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04-29子女撫育費數額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0-04-29年假沒有休被辭退如何補償?
2020-04-30分割夫妻共同財產需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0-05-01子女撫養費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2020-05-01離婚訴訟中怎么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1軍人離婚子女撫養費如何確定?
2020-05-02女性懷孕期間男性如何離婚?
2020-05-02離婚賠償糾紛訴訟時效一般多長時間?
2020-05-02婚姻法子女撫養權判定原則
2020-05-03離婚以后可以降低子女撫養費嗎?
2020-05-03哺乳期內離婚子女撫養權通常歸誰?
2020-05-05離婚協議公證需多長時間?需要什么材料和流程?
2020-05-05未成年人證言的法律效力問題
2020-05-05起訴離婚跟子女撫養權判決有關系嗎?
2020-05-05退休職工死亡待遇是什么
2020-05-06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有什么后果
2020-05-06辦理收養需要哪些手續?有哪些規定?
2020-05-07眾籌與非法集資有什么區別?
2020-05-08陪嫁嫁妝算不散夫妻共同財產和結婚多少年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8彩禮返還的比例是多少?彩禮返還的原則和標準是什么?
2020-05-09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分割規則有哪些?
2020-05-09毆打孕婦致流產屬于犯罪嗎
2020-05-09初創企業實施干股激勵的注意事項
2020-06-16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05-10交通肇事救助以后離開算逃逸嗎?
2020-05-10訴訟離婚損害賠償的原則是什么?
2020-05-10離婚放棄子女撫養權有沒有補償?有哪些參考法律規定?
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