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證券監管辦公室、辦事處、特派員辦事處,各證券、期貨交易所:
按照中國證券期貨業解決計算機2000年問題的部署,中國證券期貨業Y2K應急計劃工作已經正式啟動。現將《中國證券期貨經營機構Y2K應急計劃指引》發給你們,并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制訂、演習和實施Y2K應急計劃是實現2000年平穩過渡的關鍵,各單位必須認真落實國務院的各項文件要求,并按照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堅持
法人代表負責制,做好最后階段的各項工作。對未按照要求解決Y2K問題,或因沒有制訂應急計劃造成重大損失或嚴重后果的單位,中國證監會將追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對因玩忽職守、推諉扯皮造成
重大事故并構成犯罪的證券期貨從業人員,將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二、中國證監會將頒布《中國證券期貨業Y2K應急計劃》,設立應急指揮中心,負責全行業應急計劃制訂、演習及實施工作的總體協調,建立與業務相關行業應急指揮中心的溝通渠道,代表全行業進行信息披露,對投資者進行宣傳教育,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三、證券期貨交易所要根據系統的實際情況,盡快向所有會員公司發出《應急措施指引》,協助會員公司進行有針對性的應急計劃演習。
四、為幫助全行業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計劃,中國證券期貨業計算機2000年問題工作小組已陸續在中國證監會互聯網站“2000年問題”專欄提供有關國家、地區、機構的Y2K應急計劃信息和網址,以及部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的應急計劃范例,請各有關單位及時查閱。
請各地派出機構將本通知從速轉發轄區內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基金管理公司遵照執行,并認真做好督促、檢查工作。
附件: 中國證券期貨經營機構Y2K應急計劃指引
一、總則
1、為保護投資者利益,指導和幫助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及其營業部盡快制定、完善本單位Y2K應急計劃,特編寫本指引。
2、制訂應急計劃的目的是在2000年到來之際,當計算機、通信系統以及供電等環境因素一旦發生Y2K問題時,能盡快地做出恰當、有序的應急處理,使得因Y2K問題引起的影響得以盡快消除,將其導致的損失降到最低。
二、基本原則
1、應在本單位Y2K領導小組領導下,由業務人員和信息技術人員共同制訂盡可能詳細的應急計劃,明確職責,經公司總部批準后實施。
2、應急計劃的制訂應以業務工作流程為主線,以事故多發點為重點,從尋找故障點入手,在執行《證券經營機構營業部信息系統技術管理規范》所制定的應急計劃的基礎上,補充針對Y2K可能引致事故的處理預案。
3、應根據不同管理層次制定應急計劃,充分考慮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辦法,措施具體,步驟明確,簡單明了,具有可操作性,并定期更新。
4、應建立內部與外部互助互救機制,最大限度地維持正常交易和清算。
5、應有針對性地組織好應急計劃的培訓和演習。
三、基本內容
各單位制定的應急計劃至少應包括組織體系、職責劃分、應急準備、應急操作、報告制度、信息披露、法律協助和應急方案更新等八個方面內容。
1、組織體系:各單位應建立Y2K應急指揮中心,由業務部門負責人和技術部門負責人共同組成,主要負責人擔任總指揮,并指定現場指揮,確保其能及時調動所有必需的資源。
2、職責劃分:統一領導,明確分工,逐級授權,各司其職,嚴格執行報告制度。
3、應急準備:做好實施應急計劃和1999年12月31日—2000年1月2日跨世紀測試所必需的各項準備工作。
4、應急操作:從業務和技術兩個方面入手,盡可能全面、細致地列出Y2K可能導致的事故,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程序,形成方案,包括善后處理、有效保護客戶資產、轉移投資者等。
5、報告制度:當發現Y2K問題有可能出現、并將影響交易的正常進行,或已導致交易無法正常進行、并確認無法迅速恢復時,應盡快逐級向上報告,請求解決措施。
6、信息披露:提前準備好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向上級部門、投資者、交易所和社會公眾報告的形式和內容,避免引起恐慌。
7、法律協助:研究國內外有關Y2K的立法與
案例,提出預防和處理措施。
8、應急計劃更新:逐步完善應急方案,做好人員培訓和演習。
四、重點問題
各單位在制定Y2K應急計劃時,應特別注意以下事項:
1、數據備份。這是Y2K應急措施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各單位必須確保敏感日期所有數據的安全存放,應將客戶的證券余額、資金余額、證券交易明細、資金存取和劃撥明細,以及其它與資金、股份相關聯的交易數據以兩種以上的不同數據格式存入兩種以上的不同介質。備份數據不應存放在同一建筑物中。
各單位應盡可能實現實時數據備份;在故障突發時,必須最大限度地保存現場數據。
2、數據通信備份。各單位的數據通信應盡可能采用兩種以上的傳輸方式,當一種方式出現問題時,系統應能自動或操作人員應能快速地切換到另一種通信方式。兩種以上的通信方式應都能滿足業務需求。
3、故障判斷與處理。各單位可按照行情、交易和清算系統分別制訂應急方案。在制訂應急方案時,應充分考慮故障的判斷方法是否簡單可行,應急措施是否易于操作。故障判斷應按類歸至專人或專門小組,確保第一時間的處理效果。各單位可制訂保證基本業務的手工操作方案,必要時可請交易所予以配合。
4、環境保障。必須制定應對外部不良技術環境的保障措施。在發生電力供應中斷、安保系統失靈、電梯不正常工作及公共交通中斷等情況下,都應有緊急應對方法。對于不間斷電源的電池狀況和燃油發電機的油料應有定期檢查制度。應急方案中最好包括緊急情況下調動移動通信工具和車輛的方案。
5、報告制度。按業務工作程序,責任到人。當一個崗位發現Y2K事故、并不能及時恢復正常時,應迅速向上一級責任人報告;如果一個公司或其分支機構發生類似情況,應及時向交易所或所屬轄區證監會派出機構報告,必要時,可向地方政府Y2K工作機構報告,請求幫助。
6、準備好信息披露內容。應急計劃中應有緊急情況下如何向投資者和社會公眾披露信息的方案。應遵循客觀、準確、簡潔的原則,及時向公眾說明事故概況、處理進展和處理結果,多做解釋說服工作,以充分穩定公眾情緒,維護投資者信心。
信息披露中,應充分注意信息安全因素,不宜過多公開應急計劃的細節,避免招致惡意攻擊。
7、互助互救機制。應在公司內部的各部門、各分支機構和營業部之間,在一公司與友鄰公司、一營業部與友鄰營業部之間建立互相救援的機制,減少排除故障的時間,確保正常交易,保護投資者利益,維護市場穩定。
8、緊急聯絡方式。各部門必須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及時找到履行有關職責的人員。應急計劃中至少應包含下列機構的聯系人及聯系辦法:
(1)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滬深證券交易所、證券通信公司、登記結算公司,相關期貨交易所。
(2)結算銀行
銀證轉帳相關銀行。
(3)計算機系統廠商,硬件供應商,系統軟件供應商,應用程序開發商。
(4)基礎設施供應商,電力供應,郵電通信系統,空調系統,消防系統,物業管理。
(5)當地公安機關等等。
9、法律責任。完成2000年過渡后,應將整個過渡期解決Y2K的工作情況簡報投資者及社會公眾。根據證券期貨業的具體情況,要特別關注銀證聯網、電話委托等項業務中有關數據接口部分的法律責任,檢查合同中的各項條款,做好
證據保全工作,以便在發生Y2K事故時,能準確判斷雙方責任,妥善處理因此導致的
經濟糾紛。
10、應急計劃的培訓與演習。應通過培訓,使電腦技術人員詳知應急措施的操作方法,使每個工作人員了解自己在應急計劃中的職責;通過演習,測試應急計劃的可操作性;通過更新應急計劃,有效借鑒他人經驗,豐富應急準備,確保2000年平穩過渡。
11、加強安全意識。鞏固和完善安全保衛機制,警惕不法分子利用計算機2000年問題破壞和擾亂證券期貨業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