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屬各單位:
為適應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的需求,院決定從2000年起對高級訪問學者制度進行修訂,并根據修訂后的《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就高級訪問學者管理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單位要結合自身工作的需要,認真做好政策的宣傳工作,努力加強流動人員隊伍建設,進一步推進高級訪問學者制度,以吸引更多的國內外優秀人才來我院開展短期工作,實現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的各項目標。
二、對于1999年度已經批準的高級訪問學者,仍按原來的資助強度予以支持。
三、2000年度高級訪問學者的申請工作在2000年3月底之前完成。
四、對于來自德國洪堡基金會、馬普學會、德意志研究聯合會、俄羅斯科學院的高級訪問學者,院也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強度予以支持。對根據《中德高級訪問學者招聘條例》、《中俄高級訪問學者招聘條例》的有關規定予以支持的高級訪問學者,由接收高級訪問學者的單位補足經費差額。
附件:1.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管理條例
2.中德高級訪問學者招聘條例
3.中俄高級訪問學者招聘條例
4.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情況鑒定表
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保證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的順利實施,中國科學院決定從2000年起調整高級訪問學者制度,進一步促進科技合作與交流,推動科學事業的發展。
第二條 中國科學院的高級訪問學者應來自于中國科學院院外各系統,包括海外學者和外籍科技專家。來訪學者一般應具備以下條件:
1.擁有博士學位,從事科研工作5年以上;
2.國內科技專家具有副研究員、副教授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國外科技專家具有助理教授及其以上專業技術職務。
第三條 中國科學院的高級訪問學者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期限一般為3個月至1年,確因需要,可申請延長,經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批準后最多不超過2年。
第四條 凡愿來中國科學院做訪問研究的,在征得所在單位同意后向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試點基地或研究所申請,基地(研究所)根據本單位科技工作的需要,在保證有課題、有經費的前提下,由單位專門的學術委員會對申請者進行評審,對初審合格者,根據其科研工作經歷提出建議資助強度,報經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審批。
第五條 中國科學院為高級訪問學者提供生活補貼,每人每年分別為3.6萬~7.2萬元人民幣不等,因科研經歷不同而有所差別。
異地高級訪問學者的住房由接收單位安排解決,若訪問學者自行解決住宿,中國科學院給每位訪問學者每年的住房補貼為0.6萬~2.4萬元人民幣不等,因所在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以上經費按月由接收單位支付給高級訪問學者。
來自國外的訪問學者,中國科學院將為其提供0.5萬元人民幣的國際差旅補貼,訪問結束后由接收單位一次性支付。
第六條 中國科學院院部每年10月底之前受理下年度高級訪問學者的申請工作,申請者填寫《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申請表》。每年列入院部支持計劃的高級訪問學者控制在150人之內,重點保證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基地(研究所)、國家(院)重點開放實驗室、國家大科學工程對訪問學者的需求。院部將在每年12月之前下達下年度高級訪問學者的支持計劃,并確定補貼經費(原則上由院部與接收單位各承擔50%)。未能列入院支持計劃的高級訪問學者,各單位也可根據需要自行接收,補貼經費由接收單位自行承擔。
第七條 中國科學院院部每年10月底之前受理本年度高級訪問學者補貼經費的申請工作,各單位將每位已到訪學者的《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情況鑒定表》以及《×××研究所接收高級訪問學者一覽表》一并報院人事教育局。對于支持計劃內的高級訪問學者,院部將根據年度計劃確定的強度予以支持,對于支持計劃外的高級訪問學者,院部將根據其高訪期間的工作業績以及年度經費情況,適當予以補貼,并在每年的12月初下撥院應承擔的補貼經費。
第八條 接收單位要與高級訪問學者簽訂合同書,明確訪問期間的研究方向、預期目標以及雙方的責、權、利關系,同時加強對高級訪問學者訪問期間的管理和期滿的考核工作,各接收單位要根據其訪問期間的工作情況確定補貼額度。
第九條 高級訪問學者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期間,其人事、工資、行政關系均在原單位,訪問期滿后原則上回原單位工作,也可通過雙向選擇決定去留;高級訪問學者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期間所取得的成果(論文、專著、獲獎、專利等)均和訪問學者的派出單位共享。
第十條 中國科學院給每位高級訪問者發放“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證書”,并對在訪問期間做出突出成績的學者將授予中國科學院優秀高級訪問學者稱號,并優先考慮其繼續來中國科學院做訪問研究。
第十一條 本條例由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實施并負責解釋。
中德高級訪問學者招聘條例
第一條 為進一步促進中德兩國科技合作與交流,中國科學院將與德國洪堡基金會、馬普學會、德意志研究聯合會合作,設立專項中德高級訪問學者交流計劃,每年在德國招聘20名高級訪問學者。根據科研工作的需要,邀請在德國的優秀中國學者和德國學者來中國科學院所屬所進行訪問研究,促進科技合作和交流。
第二條 高級訪問學者應具有博士學位并從事過5年以上科研工作經歷,在有關學科領域做出一定的成績,年齡不超過40歲。對于著名學者和列入德意志研究聯合會“埃米-努特計劃”的學者來中國科學院訪問研究,將給予優先考慮。
第三條 高級訪問學者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期限一般為3個月至1年,確因需要,可申請延長,經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管理委員會批準后最多不超過2年。
第四條 在德國的中國優秀學者來中國科學院訪問研究期滿后可通過雙向選擇決定去留。
第五條 凡愿來中國科學院做訪問研究的,在征得本單位同意后向中國科學院所屬的研究所提出申請,研究所根據所內科技工作的需要,在保證有課題、有經費的前提下,組織專家小組或采取通信評審的辦法對申請者進行評審,對初審合格者報經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管委會審批。
第六條 中國科學院將優先保證知識創新基地、國家重點開放實驗室、重大科學工程、國家或中國科學院重大重點項目、科學中心和工程中心等對訪問學者的需求。
第七條 中國科學院為高級訪問學者提供生活補貼,每人每年15萬元人民幣(包括住房補貼和國際國內往返交通費以及家屬補助費)。
第八條 高級訪問學者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期間所取得的成果(論文、專著、獲獎、專利等)均和訪問學者的派出單位共享。
第九條 中國科學院對在訪問期間做出突出成績的學者將授予中國科學院優秀高級訪問學者稱號并對其今后來中國科學院繼續做訪問研究優先考慮,提供方便。
第十條 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管理委員會由主管院領導牽頭,各業務局、計財局、人事教育局等部門的主要領導以及部分專家組成,高級訪問學者的管理歸口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本條例由中國科學院人事教育局負責實施和解釋。
中俄高級訪問學者招聘條例
中國科學院在1998年設立了高級訪問學者制度,向自愿來中國科學院的專家提供參與課題研究的機會,具有博士、副博士學位或高級職稱的俄羅斯科學院科學家均可來華工作。來華工作期間一般為6-12個月。確因需要也可延長,最多不超過2年。
被邀請的科學家將與中國學者一道從事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國家或中國科學院重大重點項目以及其他項目的研究工作。
凡希望來中國科學院進行合作研究的俄羅斯專家學者,在征得本部門同意以后向中國科學院有關研究所提出申請,研究所根據需要,在保證有課題、有經費的前提下,組織專家對申請者進行評審,對初審合格者報中國科學院高級科學家管委會審批。
中國科學院為來華的高級訪問者提供食宿、國際國內交通費和家屬生活補貼,總金額分別為每人每年8、10、15萬元人民幣。
高級訪問學者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期間所取得的成果(論文、專著、獲獎、專利等)均和其派出單位共享。
附 中國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情況鑒定表(略)
2000年2月14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2010年修訂)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成立重慶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籌備組的決定
1997-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巴塞爾公約>締約方會議第三次會議通過的決定第Ⅲ/1號決定對<巴塞爾公約>的修正》的決定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的決定
2003-08-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第七條和附件二第三條的解釋
2004-04-06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1979-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2-1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共機構的徽記、印章、旗幟問題的決定
1999-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口計量器具監督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關于遼寧省和河北省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批復
2011-10-22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2-31保安服務管理條例
2009-10-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8-12-0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12-27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
2008-07-21國務院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
2008-05-12關于印發《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的通知
200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