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證出口禽肉的安全衛生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和《中國動物及動物源食品中殘留物質監控計劃》、《中國獸藥典》、《獸藥管理條例》及《出口肉雞用藥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特制定本控制指南。
一、出口肉禽用飼料加工企業殘留控制指南
(一)出口肉禽生產加工企業需有自主經營和管理的飼料加工廠;其生產加工能力應與飼養數量相適應。
(二)飼料加工廠應對所收購原料中農、獸藥殘留物質、生物毒素類物質、重金屬及環境污染物等實施監測,確保所使用的原料安全。
(三)飼料加工廠所生產加工1號(0齡~14齡)、2號(14齡~28齡)飼料需添加藥物的,應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使用違禁藥物,并向檢驗檢疫部門通報所加藥物的種類及劑量;生產加工的3號(28齡~42齡)、4號(42齡~56齡)飼料不得添加任何藥物。
(四)飼料加工廠每更換或調整飼料品種和配方時,須對生產流水線進行徹底清洗,以避免交叉污染。
(五)飼料加工廠應記錄每批飼料的原料來源、使用情況、流向;廠內應保留其生產配方、清洗生產線記錄(包括清洗時間、洗滌物質等)。
二、出口肉禽飼養場殘留物質控制指南
(一)出口肉禽生產加工企業的肉禽飼養場必須報所在地檢驗檢疫部門備案,未經檢驗檢疫部門備案的肉禽飼養場飼養的肉禽不得用于加工出口。
(二)所有出口肉禽飼養場必須實行“五統一”,即“由肉禽屠宰加工企業統一供雛、統一供料、統一用藥、統一防疫、統一屠宰加工”和“一體化”(即屠宰場、種雞場、孵化場、飼料場、飼養場)管理體系。
(三)出口肉禽飼養場不得私自購買、貯備和使用獸藥,獸藥的使用必須在企業的獸醫技術保障部門的指導下進行處方用藥。一經發現私自購買、貯備和使用獸藥的將取消該飼養場的肉禽供加工出口資格;其已經加工出口的產品必須反向召回。
(四)出口肉禽飼養場對使用的飼料、獸藥、雛禽等應有記錄(包括批次、來源、生產單位、接收人等);日常飼養過程中對飼料、獸藥的使用時間、喂養禽群等情況應有詳細記錄。用于出口的雞只必須有飼養日志,記錄飼養過程中疫苗、藥物的使用情況、飼養中雞只的死亡情況等。
(五)出口肉禽飼養場應嚴格遵守國家質檢總局下發的獸藥使用規定,合理、安全用藥,并做好肉禽飼養用藥記錄,填好《用藥記錄卡》;未按規定用藥或未在安全期內用藥的,暫停該飼養場飼養的肉禽用于加工出口,其已加工出口的產品必須立即召回。
三、企業獸醫技術保障部門對殘留物質控制指南
(一)出口肉禽生產加工企業應設立獸醫技術保障部門,負責企業內所飼養動物健康保健、疫病防治工作;負責飼料中添加藥物的控制和獸藥購買、使用和登記工作。
(二)獸醫技術保障部門所購買和使用的獸藥必須嚴格執行國家質檢總局下發的獸藥使用規定,安全合理用藥。對所購買的獸藥應確定藥物成分符合獸藥使用規定要求。
(三)獸醫技術保障部門對飼養場獸藥的使用實行統一管理,并對飼養場的用藥進行技術指導,不定期對飼養場獸藥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四、出口禽肉屠宰加工企業的殘留物質控制指南
(一)出口禽肉屠宰加工企業,應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HACCP體系),并使之有效運行。
(二)屠宰加工廠設專人負責審核進廠活禽的飼養日志及用藥記錄;發現飼養場未按規定用藥,或未按規定休藥期停藥的,該批原料不得用來加工出口,其已加工出口的產品必須立即召回。
(三)出口禽肉加工企業,必須建立有效的產品追溯制度,從最終產品能夠快速及時地追溯到原料。必須配備足夠數量的獸醫衛檢人員,負責實施對原料進廠、產品加工、包裝、儲存等過程監控,對產品做好標記并按規定做好相應的記錄;一旦發現原料、半成品、成品出現污染,立即暫停生產加工,反向召回污染的產品,對相應的污染環境進行清洗處理。
(四)出口禽肉加工企業要加強批次管理,來源于一個飼養場的禽肉產品為一個批次,結合追溯系統所需要的資料,建立批次檔案,內容包括批次號、飼養場名稱、飼料來源、飼養時間、用藥記錄、檢測記錄等內容,一旦發生問題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控制措施,避免交叉污染,召回有問題產品。
(五)出口禽肉加工企業應建立殘留物質自檢系統,配備相關殘留物質檢測人員及檢測儀器設備。對產品中獸藥殘留物質進行自控檢測。不能進行獸藥殘留物質有效自控檢測的,將暫停其產品出口。對已發現有殘留物質的同批產品不得將其出口;已將產品發出的必須立即召回,并自行承擔有關經濟損失;并嚴格按照產品追蹤系統,即時調查,將調查報告及時上報當地檢驗檢疫部門。
(六)出口禽肉加工企業應配備足夠數量的監裝員,對貨物的全過程實行監裝,并做好監裝記錄。
五、檢驗檢疫部門的殘留物質控制指南
(一)各檢驗檢疫部門對轄區內的出口肉禽生產企業下屬飼養場實行備案,未經備案的,其飼養的肉禽不得用于加工出口,已加工出口的產品必須立即召回。
(二)各檢驗檢疫部門對轄區內的出口肉禽生產企業下屬飼料加工廠所加工的飼料的種類、品種、規格以及添加藥物的情況實施備案。發現未按規定使用,或添加藥物的,其生產的飼料不得提供出口肉禽加工廠使用,暫停該飼料廠向加工出口禽肉企業的供料資格,其已經發出的產品必須立即召回。
(三)各檢驗檢疫部門對所在地的出口備案的飼養場肉禽的飼養情況、獸藥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未按規定使用獸藥,或未進行處方用藥,或未按規定休藥期停藥,及所使用的獸藥來源不明、廠家不明、成分不明的,將停止該飼養場所飼養的肉禽用于加工出口,其已加工出口的產品必須立即召回。
(四)各檢驗檢疫部門不定期對出口肉禽企業下屬的獸醫技術保障部門獸藥的購買、使用、登記等管理制度及原始記錄及《用藥登記卡》進行監督檢查,發現未按規定執行處方用藥,或獸藥使用登記不全等嚴重違反國家質檢總局的獸藥使用規定的,暫停該出口禽肉生產企業所有的禽肉產品出口,進行整改,其已加工出口的產品必須立即召回。
(五)各檢驗檢疫部門對屠宰加工企業原料驗收工作進行監督和檢查,發現未按規定進行原料驗收,或驗收以后的原料存在獸藥殘留物質超標隱患的,暫停該屠宰加工企業生產加工出口禽肉產品,并由工廠負責落實具體的整改工作,已經發出的產品必須立即召回。
(六)各檢驗檢疫部門不定期對出口肉禽企業下設的殘留物質檢測部門及檢測結果進行監督檢查,并定期抽檢和校準企業的檢測結果。
(七)各檢驗檢疫部門負責對出口禽肉加工企業的出口禽肉實施檢驗;符合出口標準的出具有關證書,并將有關情況登記,備查,未經檢驗檢疫或檢驗檢疫不合格的不得出證放行。
(八)各檢驗檢疫機構對出口禽肉加工企業實行駐廠檢驗檢疫監管制度,在每個注冊的加工廠內,各地檢驗檢疫局都要派遣一名駐廠獸醫,負責對該廠的加工、生產、包裝、儲存、運輸等全過程的獸醫檢疫與衛生質量控制狀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工廠各種原始記錄進行審核;對工廠的產品進行抽查檢驗。具體包括對進入屠宰場宰殺的畜禽的產地檢疫、出欄和流通檢疫、宰前檢疫、宰后檢驗與生產加工的衛生質量控制進行檢驗檢疫監管,并對出口的肉禽產品進行檢驗檢疫。檢驗檢疫合格后,簽發(獸醫)衛生證書。
(九)各檢驗檢疫部門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出口動物源性食品殘留物質監控計劃,負責本地區出口動物源性食品殘留物質監控工作。監控中發現有陽性結果的,應及時對其產品進行追溯及封存,并按風險評估的方法對產品實行有效處理。
(十)對出口產品中出現殘留問題的,出具證書的檢驗檢疫部門要迅速將發生原因追溯,查明原因采取整改措施,并將相關報告迅速報送國家質檢總局。
(十一)建立企業信用制度,對出口肉禽加工企業實行等級管理,建立企業檔案。檢驗檢疫部門對出口企業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對企業進行評級。凡檢查出問題或被國外通報的企業,立即停止出口,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改,經檢驗檢疫部門考核合格報國家質檢總局同意后再允許出口。
六、罰則
(一)飼料加工廠違反獸藥使用規定添加獸藥或向飼養場隱瞞飼料中成分導致出口禽肉殘留的,一經查實,停止使用該廠產品并向有關部門和媒體通報。
(二)飼養場違反獸藥使用規定,亂使用允許藥物或禁止藥物或違反停藥期用藥規定導致出口禽肉殘留的,一經查實,取消其備案資格,并不允許其再注冊。
(三)出口禽肉加工廠及其獸醫技術保障部門因生產工藝環節控制不善或管理失控而導致藥物污染致使出口禽肉出現殘留的,一經查實,立即停止出口進行整改,整改驗收合格報國家質檢總局同意方準恢復出口。
(四)各地檢驗檢疫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一經查實,將按照《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責任過錯追究辦法》的要求,追究其有關責任。
1.對出口禽肉企業所有飼料廠、飼養場、加工廠監管不力,致使造成獸藥殘留事故的;
2.對出口禽肉產品未予檢驗檢疫或檢驗結果不符要求,給予出具證書的;
3.已接到國家質檢總局食品安全局下發的停止出口通知,突擊發貨或更改貨證日期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孫際泉、牛克乾等的任免)
2010-0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關于發生武裝沖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和《議定書》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第六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2003-06-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30條第31條的決定
1991-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改革工商稅制發布有關稅收條例草案試行的決定
1984-09-1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三次修正本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規章如何確定罰款幅度問題的答復
1997-01-02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修訂)
2006-06-29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6-03-15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氣象災害防御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地圖管理條例
2015-11-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浙江慈溪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 (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2-12-08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5-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地區(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0-06-30行政學院工作條例
2009-12-22保安服務管理條例
2009-10-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回頭看”再檢查工作督查的通知
2007-11-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成員的通知
2007-05-02政務院關于批準中央貿易部民族貿易會議報告并通知執行的指示
1951-10-05國務院關于新廠委托老廠培訓職工的工資問題的暫行規定[失效]
1956-09-25國務院關于我國公民因私事出國的管理工作由公安部統一掌握的通知
1956-11-14國務院批轉教育部全國中等專業教育工作會議紀要的通知
1980-10-08國務院關于轉發公安部制定的勞動教養試行辦法的通知
198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