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為了繼續深入開展整頓和規范稅收秩序工作,加強征管,堵塞漏洞,國家稅務總局決定2002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稅收專項檢查。現通知如下:
一、專項檢查工作重點
重點行業中存在的稅收違法行為、征收管理環節存在的漏洞和稅收政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
二、專項檢查工作內容
為了開展專項檢查,總局制定了2002年上、下半年稅收專項檢查工作方案,具體內容見附件1和附件2.
三、專項檢查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各級稅務機關要把此次稅收專項檢查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抓緊、抓實。成立由主管局長任組長的專項檢查領導小組,設立專項檢查辦公室,統一領導,統一部署。
(二)精心組織。根據本通知“專項檢查工作方案”的內容及要求,制定檢查實施方案,明確工作要求,抽調業務能力強、政治素質高、作風過硬的人員組成重點檢查組。針對此次專項檢查的企業規模大、核算水平高、政策性強的特點,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查前培訓,以保證檢查效率和檢查質量。
(三)加強配合。由于此次檢查涉及的行業和稅種交叉,容易造成多頭重復檢查,各地國稅局、地稅局部門要緊密配合,互通信息,必要時可組成聯查組進行檢查,以減輕企業負擔。同時,還要加強與公安部門配合。在專項檢查過程中發現重大案件線索,要及時與當地公安部門聯系,以便公安機關及時介入,有力打擊涉稅違法犯罪行為。
(四)注重實效。在專項檢查中,要把檢查質量、檢查實效放在突出位置,堅持時間和進度服從質量。要求應查必查,事實清楚,定性準確,文書規范,程序合法,手續完備,處理適當。
(五)認真總結。
一是對此次專項檢查的布置、開展及檢查情況進行全面總結;
二是就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征管環節的漏洞和稅收政策執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對策。
四、材料報送要求
(一)各地要以省一級稅務機關的名義向總局相關司報送稅收專項檢查報告。
(二)為提高專項檢查報告的報送和匯總分析工作效率,各地在報送紙質文件的同時,通過NOTES信箱報送電子文件,文字部分以Word文檔形式報送,匯總表格以Execel電子表格形式報送。各地的電子文件名稱根據《稅收專項檢查電子文件代碼表》確定,不得有誤。電子文件報送地址:“總局稅收專項檢查”郵箱。
附件1:2002年上半年稅收專項檢查工作方案
2002年上半年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開展六項稅收專項檢查工作。具體事項如下:
一、檢查內容和要求
(一)對集貿市場的專項檢查。
1.檢查的范圍和重點
(1)檢查的范圍:各類集貿市場中所有經營業戶。
(2)檢查重點:
①年納稅額300萬元以上的集貿市場中的所有業戶;
②以批發為主要經營形式的集貿市場中的所有業戶;
③其他集貿市場中的經營大戶。
2.檢查內容
(1)實行定期定額征收的業戶實際經營額超過稅務機關核定定額20%不向稅務機關主動申報的;
(2)建賬業戶發生設置虛假賬戶,賬實不符,隱瞞收入,虛假申報等方面的問題;
(3)業戶達到建賬標準,不按規定建賬的;
(4)發票的使用情況,是否存在違反發票管理行為;
(5)未按規定辦理稅務登記,沒有納入稅務管理的業戶;
(6)省級稅務機關確定的重點檢查內容。
3.檢查要求
此項檢查采取自查補報和重點檢查相結合的方法。
(1)普遍開展業戶自查,自行糾正違法行為。市場主管稅務機關要告知所有業戶,自查補報的具體要求和政策界限及法律責任。要耐心細致,說服引導,打消業戶顧慮,使業戶自覺、認真、全面、如實檢查納稅存在的各種問題,主動向稅務機關申報補繳應繳未繳或少繳的稅款。經過自查補報,真正觸及業戶不正確的納稅心理,有利于增強業戶的納稅意識。對自查出的納稅問題,凡是能夠按規定繳清稅款的,可以采取從寬處理的原則,給予改過的機會。
(2)投入力量,重點檢查,防止走過場。各地稅務機關在檢查前,要進行一定比例的典型調查,認真研究典型調查采集的信息,摸清重點檢查對象的經營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重點檢查對象。在嚴格執法的同時,加大檢查力度,排除一切干擾,集中精力,查深、查細、查透。對檢查出的違反稅收法律、法規的行為,要從重處罰,嚴厲打擊,決不手軟。對觸犯刑律的,要依法移送司法機關。稅務人員如有枉法徇私,庇護違法犯罪行為的,要按規定給予嚴肅處理。重點檢查面不得低于自查戶數的30%。
(二)對加油站的專項檢查
1.檢查對象及時限。1999年以來新建的所有加油站。
2.檢查內容
(1)是否按規定安裝和使用稅控裝置;
(2)是否按規定報送稅控裝置記錄的數據;
(3)有無擅自改動稅控裝置進行偷稅的問題;
(4)是否按規定設置賬簿,進銷存賬戶是否如實反映經營情況;
(5)加油站收購業務中,單位和個人因出售加油站涉及各稅的繳納情況。
(三)對跨地區經營的集團性企業及異地設立分支機構從事經營活動企業的專項檢查
1.檢查對象。跨地區經營的集團性企業及異地設立分支機構從事經營活動的企業。
2.檢查內容。
(1)總分支機構間移送貨物納稅情況;
(2)分支機構應稅收入是否由總機構統一申報納稅。
(四)對中國煙草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房地產公司所屬各級企業,證券公司所屬分公司、營業部;醫藥衛生和各類學校等企業、事業單位進行企業所得稅專項檢查。
1.檢查對象
中國煙草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房地產公司所屬各級企業,證券公司所屬分公司、營業部;醫藥衛生和各類學校等事業單位。
2.檢查內容
(1)各項應稅收入。重點檢查各種經營收入、附加收入是否按規定計入應稅收入,企業有無長期掛往來賬或作賬外收入的情況。
(2)稅前扣除項目。要結合行業的特點,重點檢查各項準備金、風險金、計稅工資、業務招待費、租賃費、捐贈支出、改擴建及裝修工程支出、業務管理費等。
(3)貫徹落實總局關于加強匯總納稅企業所得稅征收管理有關規定的情況。
(4)事業單位稅務登記和申報情況,免稅收入與應稅收入的劃分及成本、費用的扣除情況。
3.檢查要求
事業單位主要檢查醫藥衛生和各類學校,檢查面不低于80%。
(五)對個人所得稅的專項檢查
1.檢查對象。所有獨資、合伙制的律師、會計師事務所、電信、石化和房地產公司所屬各級企業、足球俱樂部和航空公司的任職人員、全國著名的演職人員和從事廣告演出的名人、個體工商大戶、個人獨資、合伙企業從業人員。
2.檢查內容。個人所得稅的工資表外收入、各項提成收入和獎金是否納入工資薪金所得項目征稅、扣繳義務人是否按規定代扣代繳稅款等。
3.檢查要求。對獨資、合伙制的律師、會計師事務所、電信、石化和房地產公司所屬各級企業、足球俱樂部和航空公司的任職人員、全國著名的演職人員和從事廣告演出的名人的檢查面為100%,對個體工商大戶、個人獨資、合伙企業從業人員的檢查面不低于50%。
(六)對房地產行業、餐飲業、娛樂業、收購加油站業務進行營業稅專項檢查1.檢查對象
(1)房地產行業的房地產項目的開發商、承包商、建筑商及其他地產、房產轉讓人;
(2)餐飲業、娛樂業;
(3)中石油、中石化公司收購加油站業務;
2.檢查內容
(1)房地產行業:
①是否隱瞞銷售收入;
②開發商銷售房屋時,向購房者收取的并要轉交給有關部門的各種價款是否按規定申報納稅。
③是否虛增房地產開發項目成本;
④預收銷售款是否按規定申報納稅;
⑤房地產正常銷售與合作建房業務是否正確劃分并進行稅務處理;
⑥以商品房投資或抵債是否并入銷售納稅;
⑦將開發的房產轉為自用或用于出租,是否繳納房產稅;
(2)餐飲業、娛樂業:
①營業收入的真實性、成本費用的真實性;
②是否按稅法規定列支。
二、檢查年度
除對加油站的專項檢查外,一般檢查2001年度的納稅情況,發現有涉嫌偷逃稅的,可以追溯到以前年度。
三、時間安排和總結報告
各地應于今年6月底前完成此次稅收專項檢查工作,并認真進行總結,于7月底以前向總局報送總結報告。集貿市場專項檢查工作于今年8月底前完成,9月15日前向總局報送總結報告。具體報送要求是:對集貿市場和對加油站的專項檢查總結報送總局稽查局、征收管理司、流轉稅管理司各一份(含表一、表二),對跨地區經營的集團性企業及異地設立分支機構從事經營活動企業的專項檢查總結報送總局稽查局、流轉稅管理司各一份,對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的專項檢查總結報送總局稽查局、所得稅管理司各一份(含表三、表四),對房地產行業、餐飲業、娛樂業、收購加油站業務進行營業稅專項檢查總結報送總局稽查局、流轉稅管理司各一份(含表五),同時附送房地產業典型案例。
附件2:2002年下半年稅收專項檢查工作方案
2002年下半年在全國范圍內統一開展四項稅收專項檢查工作。具體事項如下:
一、檢查內容和要求
(一)進出口稅收
1.檢查對象
(1)有出口卷煙經營權的企業;
(2)列名鋼鐵企業,使用“以產頂進”鋼材的出口加工企業;
(3)“以產頂進”棉花的“出口商”,加工出口企業;
(4)向外商投資企業和特區內資企業免稅供油的煉油企業;
(5)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和外國政府貸款在國際招標中中標的國內企業;
(6)采購國產設備且準予退還設備稅款的外商投資企業。
2.檢查內容
(1)卷煙出口企業是否嚴格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辦法》(國稅發[1994]031號)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出口卷煙稅收管理的通知》(國稅發[1998]123號)的有關規定辦理出口卷煙的免稅手續;是否存在免稅購進卷煙出口后未辦理核銷手續的情況;出口企業提供用于卷煙免稅核銷的出口貨物報關單、收匯核銷單等是否真實有效,與其相關的電子信息對審是否一致;有無超計劃免稅出口或無計劃免稅出口情況,是否存在在非指定口岸出口卷煙并辦理免稅的情況。
(2)列名鋼鐵企業是否嚴格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印發的《鋼材“以產頂進”改進辦法實施細則》的通知(國稅發[1999]68號)的有關規定執行;有無超計劃銷售“以產頂進”的情況;出口企業與列名鋼鐵企業購銷業務是否正常,有無貨款資金往來,實際購進鋼材數量、金額、稅額與退稅稅務機關開具的“以產頂進鋼材購進確認單”的有關內容是否相符;是否按時核銷;是否存在購進“以產頂進”鋼材未出口或在國內銷售的情況;對未出口或在國內銷售的鋼材是否及時足額補稅并予以處理。
(3)煉油廠向外商投資企業和特區內資企業免稅供應油品,有無超計劃免稅情況;對已免稅情況是否進行了核銷;超出免稅數量的是否已經補足稅款。
(4)對出口商運入海關監管倉的“以產頂進”國產棉,其退稅申報單證是否齊全、真實;加工出口企業使用的“以出頂進”國產棉加工生產并出口的貨物,是否按現行有關加工貿易的稅收管理辦法進行征、退稅。
(5)利用外國貸款采用國際招標方式國內企業中標的機電產品,貸款性質是否屬于限定的外國政府貸款和國際金融組織貸款,辦理退稅的有關單證是否真實、齊全。
(6)外商投資企業采購國產設備辦理退稅,是否符合享受退稅的設備范圍和條件;是否按照規定進行登記管理和購銷管理。
3.檢查年度
2000年至2001年。
(二)增值稅及增值稅優惠政策執行情況
1.檢查對象
福利企業、資源綜合利用企業。
2.檢查內容
(1)享受優惠政策福利企業是否為鄉鎮、街道和民政部門投資舉辦;
(2)“四殘”(盲、聾、啞、肢體殘)的計算比例是否正確,有無非“四殘”人員作為殘疾人員計算比例;
(3)資源綜合利用產品是否達到廢渣的摻加比例(30%);
3.檢查年度:1999年至2001年。
(三)消費稅
1.檢查對象
所有卷煙企業、白酒及啤酒類企業。
2.檢查內容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酒類產品、卷煙產品消費稅政策(見財稅字[2 001]84號、91號文件)的執行情況。重點檢查:
(1)計算卷煙類產品消費稅時,卷煙計稅價格是否按國家稅務總局公示的計稅價格執行,當企業的實際銷售價格高于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計稅價格時,是否按實際價格計算繳納消費稅。
(2)未經國家稅務總局核定計稅價格的卷煙,是否按文件規定的公式確定計稅價格。
(3)煙、酒類產品的消費稅政策調整后,企業是否按新政策的規定如實進行消費稅納稅申報。
(4)煙、酒類產品消費稅欠稅情況,其中在政策調整前的欠稅和調整后的欠稅情況;產生欠稅的原因;是否按規定程序辦理了緩繳消費稅的手續。
(5)取消外購或委托加工已稅酒和酒精生產的酒可以抵扣外購或委托加工酒及酒精已納的消費稅的政策后,企業執行該項政策是否到位。
(6)確定啤酒的適用稅率時,其銷售價格是否包括包裝物押金。
3.檢查年度
卷煙企業為2001年6月以來;酒類企業為2001年5月以來。
(四)涉外稅收
1.檢查對象
外商投資經營的大型零售企業、百貨商場,包括自行經營、出租經營的。
2.檢查內容
(1)經營零售企業是否如實申報收入,收銀記載收入是否正確,進項稅額的申報是否符合稅法規定,票貨是否一致。
(2)零售企業其他收入是否全部如實申報,包括為其他商家促銷或提供其他服務而取得的收入、各類會員費用收入、各種折扣、折讓等。
(3)零售企業所得稅納稅情況,包括企業內部核算是否健全,各項成本攤銷是否準確、費用扣除是否合理,存貨計價是否一致等。
(4)租賃經營的零售企業、百貨商場的出租方的收入申報是否準確,是否依法申報納稅;
(5)承租方經營收入納稅情況,包括納稅辦法是否符合實際情況,銷售收入申報是否完整準確,進項扣除是否符合規定,各種折扣、折讓扣除是否符合規定等。
3.檢查年度
2001年以來的納稅情況。
二、時間安排和總結報告
各地應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此次稅收專項檢查工作,并認真進行總結,于10月底以前向總局報送總結報告。具體報送要求是:對進出口稅收的專項檢查總結報送總局稽查局、進出口稅收管理司各一份,對增值稅及增值稅優惠政策執行情況和消費稅專項檢查總結報送總局稽查局、流轉稅管理司各一份,同時附送消費稅典型案例,對涉外稅收的專項檢查總結報送總局稽查局、國際稅務司各一份。
附件3:稅收專項檢查電子文件名稱代碼表(略)
附件4:2002年專項檢查匯總統計表表式(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辦法
2011-09-30軍人違反職責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2013
2013-0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免職名單(2010-4-29)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的決定
2007-12-29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1986修正)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99)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2003修正)
2003-12-2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04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防止關停企業和停建緩建工程國家財產遭受損失的決議
1981-03-09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1992-11-07反分裂國家法
2005-03-14印刷業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9-04-17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物業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11年)
2011-07-19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50項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
2013-07-13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2011)
2011-07-1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
2011-06-29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1-03-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0-12-09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
2007-10-09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無錫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07-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