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
現將《增值稅專用發票數據采集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印發給你們,并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各級稅務機關要認真學習《規定》,掌握其工作內容及方法;同時要建立嚴格的崗位日標責任制,將每一項工作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人員,保證增值稅專用發票存根聯數據和抵扣聯數據采集的及時、完整和準確。
二、各級稅務機關要認真貫徹執行《規定》,執行中有何問題,請及時上報總局。
附件:增值稅專用發票數據采集管理規定
防偽稅控報稅子系統(以下簡稱報稅子系統)和防偽稅控認證子系統(以下簡稱認證子系統)采集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以下簡稱專用發票)存根聯數據和抵扣聯數據,是增值稅計算機稽核系統(以下簡稱稽核系統)發票比對的唯一數據來源。為了保證專用發票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特規定如下:
第一條 征收機關采集專用發票存根聯數據時,必須要求防偽稅控企業(以下簡稱企業)報送專用發票存根聯明細數據軟盤(以下簡稱軟盤)和稅控IC卡(以下簡稱IC卡)。
第二條 企業使用主、分開票機的,征收機關必須要求其報送匯總軟盤和匯總的主開票機IC卡,或所有軟盤(軟盤數量不小于開票機數量)和匯總的主開票機IC卡。
第三條 征收機關通過報稅子系統對企業報送的軟盤數據和IC卡數據進行核時,兩者一致的,存入報稅子系統。
第四條 征收機關對企業報送的軟盤數據和IC卡數據,通過報稅子系統核對不一致的,區別不同情況處理:
(一)因企業硬盤損壞等原因造成軟盤中專用發票存根聯份數小于IC卡的,必須要求企業提供當月全部專用發票存根聯,通過認證子系統進行掃描補錄,并傳至報稅子系統。
(二)因企業更換金稅卡等原因造成軟盤中專用發票存根聯份數大于IC卡(不含IC卡為零的情況)的,其軟盤中所含專用發票存根聯明細數據可讀入報稅子系統,但當月必須查明產生此種不一致情況的原因并采用解決措施。
(三)因企業計算機型號不匹配造成IC卡中專用發票存根聯數據為零的,根據系統提示,其軟盤數據存入報稅子系統或要求企業持專用發票存根聯到征收機關通過認證子系統進行掃描補錄,并傳至報稅子系統。
第五條 征收機關因企業軟盤質量問題致使無法采集專用發票存根聯數據的,必須要求企業重新報送軟盤;因企業計算機硬盤損壞無法重新報送的,按照本規定第四條第一款進行處理。
第六條 納稅申報期結束后,征收機關必須運用報稅子系統查詢未申報企業,并要求其限期報稅,以便采集專用發票存根聯數據。
第七條 征收機關應及時匯集企業申報的專用發票存根聯數據并打印《增值稅專用發票存根聯采集情況統計表》;同時將專用發票存根聯明細數據和《增值稅專用發票存根采集情況統計表》數據核對無誤后,于每月13日前報上級稅務機關。
第八條 征收機關運用認證子系統對企業報送的專用發票抵扣聯進行識偽認證,認證相符(包括計算機自動認證相符和人工校正認證相符)的,讀入認證子系統。
第九條 征收機關運用認證子系統對企業報送的專用發票抵扣聯進行識偽認證時,對認證不符或密文有誤的專用發票,必須當即扣留,并將專用發票原件和電子數據于發現的當日移送稽查局查處;專用發票注明金額在十萬元以上的,必須將專用發票原件和電子數據立即移送稽查局查處。
第十條 企業報送的專用發票抵扣聯,如果報送征收機關時已裙皺、揉搓,無法運用認證子系統進行認證的,征收機關應將其退還企業,專用發票抵扣聯數據不得存入認證子系統;如果因征收機關原因造成專用發票發生褶皺、揉搓,無法運用認證子系統進行認證的,征收機關可以企業所取得相應的發票聯進行認證。
第十一條 征收機關應及時匯集企業申報的專用發票抵扣聯數據并打印《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采集情況統計表》;同時將專用發票抵扣聯數據和《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采集情況表》數據核對無誤后,于每月13日前報上級稅務機關。
第十二條 本規定自2001年1月1日起執行。
附件:《增值稅專用發票數據采集管理規定》相關概念說明
《增值稅專用發票數據采集管理規定》相關概念說明
一、增值稅專用發票存根聯數據是指納人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管理的一般納稅人,運用防偽稅控開票子系統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存根聯電子信息。
二、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數據是指購貨方取得的由銷貨方運用防偽稅控開票子系統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電子信息。
三、認證相符是指打印在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票面上的84位密文,經解密后的數據與同一增值稅專用發票票面上的“發票代碼”、“發票號碼”、“開票時間”、“購貨方納稅人識別號”、“銷貨方納稅人識別號”、“金額”、“稅額”等七項數據比對完全相符,且增值稅專用發票購貨方納稅人識別號與所申報企業納稅人識別號一致。
四、認證不符是指打印在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票面上的84位密文,經解密后的數據與同一增值稅專用發票票面上的“發票代碼”、“發票號碼”、“開票時間”、“購貨方納稅認識別號”、“銷貨方納稅人識別號”、“金額”、“稅額”等七項數據有一項或多項不符,或增值稅專用發票購貨方納稅人識別號與所申報企業納稅人識別號不一致。
五、密文有誤是指打印在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票面上的84位密文清晰可辨且識別或錄入正確無誤,但防偽稅控認證子系統無法解密。
六、無法認證是指打印在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聯票面上的84位密文或票面上的“發票代碼”、“發票號碼”、“開票時間”、“購貨納稅人識別號”、“銷貨方納稅人識別號”、“金額”、“稅額”等七項據有一項或多項由于污損、裙皺、揉搓等原因無法辨認,導致防偽稅控認證子系統不能產生認證結果。
七、增值稅專用發票存根聯數據為零是指納人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管理的一般納稅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時,因操作有誤或計算機與金稅卡不匹配等原因,造成已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在抄稅時,稅控IC卡中“本期發票開具數”、“金額”、“稅額”為零,但“本期期初發票庫存”、“本期發票購進”、“期末發票庫存”完整的一種現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2010-4-30)
2010-04-30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07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0-08-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教科書問題的決議
1996-05-25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環保部門就環境行政處罰決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期限有關問題的答復
2001-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02-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5-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5)
2005-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決定
1998-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加入《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的決定
1991-03-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英文本的決定
1990-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團組成的決定
1989-02-21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
1989-10-31臺灣省出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協商選舉方案
1997-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2004-06-25城市綠化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烈士褒揚條例(2019第二次修訂)
2019-08-01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2003-11-24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3修正)
2013-07-1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若干規定(試行)
2011-07-13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有序做好支援甘肅舟曲災區有關工作的通知
201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