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機構管理
第三章 業務管理
第四章 資金管理
第五章 利率管理
第六章 勞動管理
第七章 財務管理
第八章 民主管理
第九章 行政管理
第十章 附 則
中國人民銀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城市分行,中國農業銀行:
為依法管理農村信用合作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總行制定了《農村信用合作社管理暫行規定》,現印發你們執行,并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農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簡稱農村信用社)信貸資金管理的基本原則是:以存定貸,自主運用,比例管理。當國家實行宏觀緊縮措施時,人民銀行對農村信用社實行計劃管理。
二、今后農村信用社的機構設置要實行計劃管理。各分行在年初應向總行報送本年度的機構設置計劃,經總行審批后執行。
三、目前已批準進行改革試點的農村信用社仍按原有關規定繼續進行試點。
請各分行將執行《農村信用合作社管理暫行規定》時發現的問題,及時報告總行。
附:農村信用合作社管理暫行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依法管理農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簡稱農村信用社),保證其穩定健康發展,完善農村合作經濟制度,發展農村商品經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農村信用社是集體所有制性質的合作金融組織,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織部分。農村信用社是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自擔風險的企業法人,其合法權益和正當經營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平調和挪用其財產和資金。
第三條 農村信用社的基本任務是: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金融方針、政策、法規,積極籌集融通農村資金,幫助農民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解決資金困難,支持農業生產和農村商品經濟穩定發展;引導農村民間借貸,穩定農村金融;為農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第四條 農村信用社實行民主管理,堅持勤儉辦社,貫徹按勞分配的原則。
第五條 為扶持農村信用社的建立和發展,充分發揮其扶貧作用,國家對農村信用社實行優惠政策。
第六條 農村信用社由中國人民銀行委托中國農業銀行領導和管理。
第二章 機構管理
第七條 農村信用社是基本的核算和經營單位。可下設信用分社和信用代辦站,由農村信用社統一核算;根據需要可建立農村信用社縣(市)聯社(以下簡稱縣聯社)。
第八條 農村信用社機構設立,應根據經濟發展需要,按照方便群眾、便于管理、保證安全的原則,在縣以下農村按區域或按鄉鎮設置,其設立和撤并,經中國人民銀行縣支行審核,報中國人民銀行省級分行批準。
第九條 信用分社(儲蓄所或其他服務網點)是信用社的分支機構,其設立和撤并,由農村信用社提出申請,經中國人民銀行縣級支行審核,報中國人民銀行二級分行批準。
第十條 信用代辦站是信用社的代辦機構,其設立和撤并,由農村信用社民主管理組織決定,報中國人民銀行縣支行批準。
第十一條 縣聯社是農村信用社的聯合組織,以對農村信用社進行管理和服務為宗旨;經中國人民銀行審批,縣聯社可以適當經營金融業務。
縣聯社的建立和撤銷,由中國農業銀行提出申請,經中國農業銀行省級分行審核后,報中國人民銀行省級分行批準。
第三章 業務管理
第十二條 農村信用社可以經營下列業務。
一、農村個人儲蓄;
二、農戶、個體經濟戶、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及企事業單位的存款、貸款及結算;
三、代辦國家銀行及其他單位的存貸款、證券交易和其它資金收付業務;
四、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其他業務。
第十三條 農村信用社辦理存款業務,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保護存款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侵犯;
二、堅持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為儲戶保密的原則;
三、保證存款戶的存款按時支付。
第十四條 農村信用社發放貸款,應遵守以下規定:
一、認真執行國家產業信貸政策,堅持區別對待、擇優扶持的原則;
二、貫徹國家規定的貸款基本原則,遵守《借款合同條例》;
三、以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為目的,確保貸款的安全性和周轉性;
四、農村信用社優先向本社社員貸款;
五、農村信用社享有貸款自主權,任何單位,任何個人都不得強令發放貸款,不得阻撓收回貸款。
第十五條 農村信用社執行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制定的結算規章制度。大中城市郊區及城鎮的農村信用社,經當地人民銀行批準,可以參加同城票據交換;縣(市)聯社可以自辦轄內的信用社往來結算業務;縣聯社與縣聯社之間,可以開展特約匯兌。縣聯社可與國家專業銀行商定,參加其聯行,辦理跨地區結算業務。
第四章 資金管理
第十六條 農村信用社信貸資金管理的基本原則是:以存定貸,自主運用,比例管理。國家根據宏觀控制的要求,對農村信用社實行間接調控,由中國人民銀行下達指導性信貸計劃。
第十七條 農村信用社實行繳存存款準備金制度,其繳存存款準備金的具體比例由中國人民銀行規定。
第十八條 農村信用社應根據保證支付的需要,留足業務備付金。業務備付金占各項存款的比例,由縣聯社和中國農業銀行縣支行協商確定。
第十九條 農村信用社的資金,除按規定繳存存款準備金、留足業務備付金以外,由農村信用社按政策自主運用。其資金投向,要堅持以支持農業生產為主的方針,在保證農業貸款合理需要的前提下,可用于支持鄉鎮企業和農村其它工商業的合理資金需求。
第二十條 農村信用社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
一、農村信用社發放的貸款總額不得超過其存款總額加自有資金之和的75%;
二、農村信用社的股金加各項基金之和不得少于其貸款總額的10%;
三、農村信用社發放的固定資產貸款余額不得超過其各項貸款余額之和的20%;
四、農村信用社發放一筆貸款總額不得超過其自有資金的50%;
五、農村信用社的固定資產總額不得超過其自有資本金加各項積累之和的30%。
第二十一條 貧困地區的農村信用社,支持農業生產資金有困難的,農業銀行要給予支持,并在利率上適當優惠。資金周轉發生臨時困難的農村信用社,可以進行同業拆借,但拆借資金不得用于發放固定資產貸款;拆借資金數額、利率按人民銀行有關規定執行。
第五章 利率管理
第二十二條 農村信用社的存貸款利率,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利率的基礎上,實行浮動浮動幅度按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 農村信用社的存款準備金利率,由中國人民銀行確定,信用社的業務備付金利率,按照略高于專業銀行業務備付金利率水平,由中國農業銀行確定。
第六章 勞動管理
第二十四條 農村信用社實行定崗、定編、定員制。
第二十五條 農村信用社實行合同制用工制度。其職工的招收和管理由中國農業銀行會同國家勞動人事部門具體制定。農村信用社原有的固定制職工,實行聘用制度。
第二十六條 農村信用社實行員工等級工資制度,其工資總額按照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狀況實行浮動。具體辦法由中國農業銀行制定。
第二十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無償抽調農村信用社職工,不得強令農村信用社安排人員。
第七章 財務管理
第二十八條 農村信用社必須遵守國家規定的財經紀律和財務管理制度,接受財政、審計、稅務等部門的監督。
第二十九條 農村信用社應依法納稅。
第三十條 農村信用社的稅后利潤應堅持以下分配原則:公積金不低于50%;股息加分紅不得超過股金額的20%。
第三十一條 農村信用社要建立稅前提留呆帳準備金制度。呆帳準備金的提取與核銷,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八章 民主管理
第三十二條 農村信用社(縣聯社)實行民主管理。其權力機構是社員(縣聯社的社員是信用社)代表大會或社員大會,其執行機構是管理委員會。
第三十三條 社員代表大會或社員大會的職權是:通過和修改農村信用社(縣聯社)章程;選舉和罷免管理委員;討論農村信用社(縣聯社)機構、人事、業務、財務等重大問題。
第三十四條 管理委員會根據社員代表大會的授權,具體行使對農村信用社(縣聯社)的管理和監督職能。其主要職權是:聘用、招收、撤換、獎懲農村信用社(縣聯社)工作人員;討論決定農村信用社(縣聯社)業務經營、財務計劃和各項工作制度;監督檢查農村信用社(縣聯社)貫徹執行金融方針、政策情況和農村信用社(縣聯社)工作人員有無違法亂紀行為;其他重大事情的管理和監督。
第三十五條 農村信用社(縣聯社)主任由農村信用社(縣聯社)管理委員會選舉或公開招聘。選舉或招聘的農村信用社主任報中國人民銀行縣支行審查同意,由縣聯社批準;縣聯社主任報中國人民銀行地(市)分行審查同意,由中國農業銀行地(市)中心支行批準。農村信用社和縣聯社主任的人事變動,必須經中國人民銀行縣支行和地(市)分行審查同意。
第九章 行政管理
第三十六條 中國農業銀行受中國人民銀行的委托,根據國家有關金融法規、政策和本規定的要求,行使對農村信用社的領導和管理職能。
第三十七條 中國農業銀行對農村信用社的管理主要通過縣聯社實現,縣聯社具體負責對農村信用社的日常管理。
第三十八條 農村信用社和縣聯社應尊重地方政府的領導,積極配合當地政府發展農村商品經濟;地方政府有權監督農村信用社和縣聯社的經營方向,但不得干涉農村信用社和縣聯社的經營自主權。
第十章 附 則
第三十九條 中國農業銀行可根據本規定制定農村信用社管理實施細則,報中國人民銀行備案。
第四十條 凡違反本規定者,應根據情節輕重給予必要的制裁。
第四十一條 本規定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負責解釋、修改或廢止。
第四十二條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實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保障公民依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負責人答記者問)
1994-05-1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非洲無核武器區條約>第一號議定書、第二號議定書》的決定
1997-07-0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3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4-06-25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西班牙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1980)[已修正]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已修訂)
1992-04-3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已修訂)
1994-05-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已修定]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2001-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2003-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青島市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7-29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2014-04-25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4-02-26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2-12-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10-22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
201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