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計劃單列市衛生局:
為了貫徹黨的十六大關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精神,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國家健康促進行動規劃框架》,以及當前國際國內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發展和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需要,在組織農村、城市社區、工作場所、公共場所、學校、醫院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七個方面健康促進應用性研究的基礎上,起草制定了《全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規劃綱要(2005—2010年)》,以規范和指導全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的開展,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當地實際研究部署,加強領導,科學管理,貫徹執行。有關實施情況報衛生部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司。
附件:全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規劃綱要(2005—2010年)
二○○五年一月十二日
全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規劃綱要(2005—2010年)
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為了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提高人口健康素質的客觀要求,推進我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科學和規范地開展,依據衛生改革與發展需要和相關衛生法律法規,特制定本綱要。
一、背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是動員全社會和多部門的力量,營造有益于健康的環境,傳播健康相關信息,提高人們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導有益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促進全民健康素質提高的活動。
“九五”以來,我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緊密圍繞衛生工作中心任務,結合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初級衛生保健、重大疾病的預防控制及重點人群衛生保健等開展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特別是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相約健康社區行和控煙活動,在推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的社會化、大眾化和規范化方面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學科建設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初步形成了政府負責,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良好局面。
但是,目前我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東西部地區、城鄉之間存在著較大差異。人群的健康知識水平和健康行為形成率還較低,特別是在貧困、邊遠農村地區,農民自我保健意識淡薄,存在許多落后的生活習俗,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比較突出。2001年全國6省農村健康教育現狀調查顯示:在農村15歲以上人群中,環境、飲水、營養、傳染病、慢性病預防等8項基本衛生知識知曉率僅為36%.普及基本衛生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仍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而城鄉健康教育專業機構和工作網絡不健全,業務經費投入不足,專業人員數量不足,素質不高。這些問題和困難嚴重制約著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事業的發展,急需盡快解決。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作為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組成部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人們更加關注身心健康、社會適應和生活質量。許多老的傳染病如結核病、血吸蟲病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艾滋病、SARS等新發傳染病不斷出現。心腦血管病、癌癥、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疾病負擔加重;精神疾病患病率和意外傷害增加;煙草危害日趨嚴重。這些重大社會衛生問題都要求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在策略、內容、方法上要有長期規劃。
二、總目標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體系,提高專業隊伍素質。圍繞重大衛生問題針對重點場所、重點人群,倡導健康的公共政策和支持性環境,以社區為基礎,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普及健康知識,增強人們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促進全民健康素質提高。
三、主要工作任務和具體目標(一)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發展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體系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建立起以政府負責、部門合作、社會動員、群眾參與、法律保障為特點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體制和協調、高效的運行機制。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將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納入目標管理和工作計劃,組織實施、監督考核。
加強健康教育專業機構和人員能力建設。2010年,縣及縣以上的健康教育專業機構要配置健康教育專業技術人員,配備適應工作需要的設備。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專業技術人員應具備社會動員、倡導、傳播與教育、計劃設計、實施、監督與評價等基本技能。
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網絡。至2010年,社區、醫院、學校、企事業單位等有直接面向目標人群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服務設施和網絡。
完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信息網絡。至2010年,建立國家級人群健康素質監測網絡和信息庫;建立健全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中心數據庫;建立完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專家庫、傳播材料庫。
保證常規經費。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經費不少于當地當年衛生事業經費的5%.各級衛生部門在優化衛生資源配置,調整衛生經費投入結構中,要保證健康教育經費在優先領域的投入,并隨公共衛生經費投入比例而增加。
(二)做好重大疾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各級衛生部門要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制定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規劃、計劃,積極開展預防控制傳染病、地方病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重點做好防治性病、艾滋病、結核、乙肝、血吸蟲病及重大傳染病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普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知識,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要求,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預案與實施計劃,對公眾開展預防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知識的宣傳教育和行為干預,增強公眾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
(三)廣泛開展農村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積極推進“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
貫徹執行《中國農村初級衛生保健發展綱要(2001—2010年)》,縣及縣以上政府要將農村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納入當地《初級衛生保健發展規劃》和《農村衛生發展規劃》。
建立在政府領導下多部門合作的農村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機制,落實“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工作規劃。加強國家、省級“行動”示范縣區建設,總結推廣不同經濟發展地區的成功經驗。
以多種形式和多種渠道為農民送醫藥、送知識。加強農村流動人口和鄉鎮企業工人就業前健康教育培訓。
結合農村生態文明村鎮建設,大力普及農村改水、改廁知識和技術,改善農村飲水和環境衛生狀況。
至2010年,東部、中部、西部地區農村居民基本衛生知識知曉率分別達到80%、70%、60%;人群健康相關行為形成率分別達到70%、60%和50%.(四)深入開展城市社區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建立健全政府領導,健康教育專業機構指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骨干,社區居委會為基礎的城市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網絡。
積極推進“健康促進社區”建設,促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衛生城鎮和世界衛生組織健康城市創建工作。大力開展“相約健康社區行”等衛生進社區活動。針對影響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開展社區綜合干預。至2010年城市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分別達到80%和60 %以上。
(五)開展以場所為基礎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1.學校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按照《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要求及相關規定,城鄉各類學校開設健康教育課,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加強健康行為養成教育,重點做好心理健康、控制吸煙、環境保護、遠離毒品、預防艾滋病、意外傷害等健康教育工作。
在各類學校中開展健康促進學校創建活動。
至2010年,中、小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城市、農村分別達到90%、80%;中、小學生健康行為形成率城市、農村分別達到70%、60%. 2.醫院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整體護理等工作,各級各類醫療保健機構及其衛生技術人員向患者及其親屬提供面對面等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務。至2010年,患者及家屬相關疾病自我保健知識知曉率達到80%.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納入衛生技術人員醫學繼續教育內容。積極開展健康促進醫院創建活動。
3.工礦企業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積極推進以“安全-健康-環境”為中心的“工礦企業健康促進工程”,倡導有益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減少和控制職業傷害、職業病及職業相關疾病的發生。
對工礦企業管理者和各種作業人群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與健康培訓,新職工、女工、接毒接塵工人的崗前、崗位安全與健康培訓率達到100%;2010年,大型企業管理人員和職工的職業安全與健康知識知曉率達到90%以上,相關健康行為形成率達到80%以上。
4.公共場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按照《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及相關規定,監督和指導公共場所經營單位對從業人員進行健康知識培訓、復訓,考核合格上崗。
按照《科普法》,各類公共場所經營管理單位有責任在所轄范圍內對公眾開展衛生科普宣傳。禁煙、安全標志明顯,消防疏散通道通暢,應急措施健全,積極營造健康環境。
(六)重點人群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婦幼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促進生殖健康的全面發展。至2010年,婦幼保健健康教育普及率在城市達到100%,農村地區達到80%以上。
適應老齡化社會的健康需求,加強城鄉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開展老年健身、老年保健、老年病防治與康復等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七)控制煙草危害與成癮行為履行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加強控煙能力建設。
普及煙草危害相關知識,開展吸煙行為干預,降低吸煙率。
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各類公共場所有明顯的控煙標志、有管理人員。
積極開展創建無煙單位、無煙家庭活動。到2010年,90%的中小學校、90%的醫院成為無煙場所。繼續開展創建無煙草廣告城市工作,到2010年,無煙草廣告城市占地市級以上城市總數的30%.將預防吸毒、酗酒等成癮行為納入公眾健康教育、社區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加強公民道德意識教育。
四、策略與措施(一)加強領導,規范管理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的領導,明確職責,加強規范管理,組織落實《規劃綱要》的各項目標和措施。優化衛生資源配置,切實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建立政府投入與多方籌集相結合,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規律的經費保障機制。
(二)以點帶面,推動《規劃綱要》的落實各地按《規劃綱要》的任務和目標認真抓好社區綜合試點建設,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應用性研究,吸取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與技術,探索和總結試點經驗,指導面上的工作。
(三)加強部門協調,動員社會參與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積極倡導健康的公共政策,加強多部門協調,發揮各級健康教育協會等非政府組織和大眾媒體的作用,引導和培育社區群眾廣泛參與健康教育活動,構建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社會網絡,營造健康的支持性環境。
(四)加強能力建設,促進學科發展加強各級健康教育專業機構建設,配備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及工作需要的設備,發揮其業務技術指導中心的作用。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培訓,提高各級各類衛生人員的健康教育工作能力與水平。將人員培訓納入單位考核機制,定期進行考評。
加強不同省市、不同區域間的交流,建立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協作區與年會制度,加強理論研究及新理論、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學科發展。
建立健全國家、省(區、市)、地(市)、縣健康教育信息網絡,規范健康信息發布制度,利用現代技術手段收集、交流國內外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信息。
加強國際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
(五)督導監測,考核評價衛生部制定《規劃綱要》評價指標體系,對《規劃綱要》實施情況進行督導評估。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依據《規劃綱要》及評價指標體系,每年進行督導考核。
對各地在實施《規劃綱要》中取得優異成績,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英雄烈士保護法
2018-04-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決定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二號
2009-04-24七屆人大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1990修訂)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96修正)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銜條例
2003-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6-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6-06-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0-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的決定 [修正]
1991-06-29臺灣省出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協商選舉方案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2001修訂)
2001-03-15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議案辦法
2003-03-04印刷業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城市供水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9-04-17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城市道路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3修正)
2013-07-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
2013-02-26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
2012-06-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4-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2-07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
2009-11-04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深刻吸取近期三起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教訓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9-04-29國務院關于修改《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決定
2009-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