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八年衛生部召開了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會議, 國務院以國發 〔 1978 〕210號文件批轉了衛生部的報告,使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得到很大推動。遵照黨的三中全會國民經濟調整方針的精神,以一九七九年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的疫情為依據,現制訂一九八一至一九九0年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規劃。
(一)
建國以來, 黨和政府非常關心人民群眾健康, 在人口密集的一些大城市建立防治機構,培養骨干,實行重點團體防癆,在農村進行一些試點,到六十年代初期大城市的患病率從解放初期的百分之五以上降到百分之二左右,死亡率從十萬分之二百降到十萬分之四十人口左右。與當時日本相差不多,成績是顯著的。但是十年浩劫,結核病防治機構遭到破壞,防治工作停滯。
一九七八年國務院發出加強結核病防治工作的210號文件,廣大醫務人員受到很大鼓舞。一九七九年衛生部組織了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 通過調查, 基本上摸清了疫情,發展了組織,壯大了隊伍,推動了防治工作的發展。在各級黨委領導下,兩年來全國恢復或新建十五個省級防治所,新建一百一十八個地(市)級和二百三十一個縣級防治機構,遭受四人幫破壞的全國防癆工作重新又振興起來。
從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看到:全國城鄉活動性肺結核病患病率平均為十萬分之七百一十七,涂陽患病率為十萬之一百八十七,據此推算,現有活動性肺結核病人約七百萬,涂陽病人約一百八十萬。估計結核病年死亡約近三十萬人,我國當前結核病疫情還是相當嚴重的。
通過調查還看到:全國防癆工作發展很不平衡,農村大約有百分之八十的地區沒有開展防癆工作。 到目前, 尚有五個省、自治區還未建立省級結核防治所;全國地區、省轄市,只建立二百二十三個結核病防治機構,全國二千一百三十六個縣,只有三百五十八個防治機構,尚有百分之八十點三的縣沒有防癆機構。從防治效果上看,很不理想,復治病例和慢性纖維空洞病人還在增加,其中主要原因是未能堅持合理用藥,中斷治療的結果;卡介苗接種在農村推行的不夠普遍,接種的質量不高,兒童結核性腦膜炎還不少發生,以上存在問題亟待解決。
(二)
根據以上的嚴重疫情和存在的問題, 本著一切從實際出發, 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結合國情,提出以下要求:
要求各省、市、自治區以一九七九年流調時疫情結果為基點,到一九九0年肺結核患病率降低百分之三十至五十。一九九0年全國患病率由十萬分之七百一十七人口下降到十萬分之四百人口,涂陽患病率由十萬分之一百八十七人口降到十萬分之一百三十人口。
考慮到各地區防治工作基礎的差異,因此對各地區有不同的要求:原來基礎較好,機構比較健全的省市和大型工礦交通企業應提前完成上述指標;一九七八年以來建立機構的省、市、自治區要求努力達到指標;目前尚無機構和邊遠省區要積極創造條件,力爭達到這一指標。
到一九八五年時的任務和具體要求是:
一、一至二年建立健全省級結核病防治所,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省、地(市)、縣三級結核病防治網;
二、已建立結核病防治機構的地區(包括企業結防所)在二至三年內健全疫情登記報告制度,并按衛生部報表上報;
三、防治機構管理的初治排菌病人規則服藥率達到百分之九十,全程結束時農村痰菌陰轉率達到百分之八十,城市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四、新生兒卡介苗接種率農村達到百分之八十,城市達到百分之九十;新生兒和兒童復種十二周復查陽轉率農村達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城市達到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三)
我國結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主要問題是 : 多數衛生行政部門沒有把結核病列入議事日程,預防為主方針貫徹不力,至今尚有多半地區處于上面無人抓,下面無人管,經費不落實的狀態,大量菌陽病人仍夾雜在人群之中,傳播蔓延。特別是人口比重大,結核病人多的廣大農村,百分之八十左右地方沒有開展防癆工作,這個矛盾十分突出。為此,各級衛生行政領導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搞好防癆機構的建設,把工作重點放在控制傳染源上面。由于全國各地發展不平衡,工作部署要因地制宜,先易后難。防癆工作有基礎,工作搞得比較好的省市,可把主要力量放在農村,兼顧城市和工礦,尚未很好開展防癆工作的地方,應采取先抓城鎮的機關學校、廠礦企業等團體,后搞街道居民、農村公社。工作步驟一定要由點到面,扎扎實實,講求實效。
現提出具體防治措施如下:
一、建立、健全各級結核病防治所
遵照國務院國發〔1978〕210號文件精神,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把結核病防治工作列入整個衛生工作規劃。北京、上海全國結核病防治研究中心和分中心是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研究和技術指導中心,要在一至二年內健全充實。在衛生部領導下修訂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規劃,統一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方法,制訂結核病防治手冊,編寫全國統一教材,輪訓省級防治骨干隊伍,制訂統一患病登記卡和疫情報表,檢查、督促、評價防治工作開展落實情況和效果等。
各地應盡快建立、健全省、地(市)縣結核病防治所,縣級結核病防治所是貫徹實施農村結核病防治工作的基礎,一定要做到在當地衛生局直接領導下, 業務獨立、人員精干、經費自主,成為工作地區的結核病防治工作的組織者和業務指導者。縣以下可與基層醫療保健組織密切結合,落實專人兼管,自上而下逐步形成防治網。
結核病院現有的床位應充分發揮作用。結核病醫院應擴大預防,承擔部分地區的防治工作,在沒有結核病院的地區,在當地衛生行政領導的統籌下,可安排綜合醫院收治結核病人。
大型工礦、企業、交通、農墾以及部隊等有關部門也要相應建立結核病防治組織,負責本部門結核病防治工作,統一納入當地防治網,并密切與當地結防所的聯系。
各級結防人員要保持相對穩定。國家每年分配大、 中專院校畢業生, 充實各級結防所。
二、防治措施
1.掌握疫情動態,建立、健全疫情報告制度。
各級結核病防治機構要按照全國統一制訂的病例登記報告卡 , 建立肺結核病登記報告、轉診制度。要配備熟悉專業的統計人員,做好疫情統計報告工作。要求到一九八五年時,各省、市、自治區都能掌握已建防治所地區內的肺結核登記率、新登記率和涂陽登記率、涂陽新登記率等疫情數據,由全國防治研究中心匯集疫情資料,作出分析,每年定時上報衛生部。
2.患者發現與治療管理
患者發現與抗結核治療是控制結核病流行的重要措施。要加強主動性患者發現工作,講究經濟實效。首先將已發現散在的肺結核病例登記、管理、治療。然后有計劃地開展主動性發現病人的工作,做到查出必治、治必徹底。一般可采取因病就診或可疑者、接觸者檢查及普查等方式發現患者。
要積極開展查痰工作,提高查痰質量,盡快發現傳染源。各綜合醫療機構也要重視痰結核菌檢查工作。
治療的主要對象是初治病人,重點是痰涂片陽性的傳染源,其次是涂片陰性培養陽性的病人。
各級綜合醫院要開設肺科門診,專人負責,配合結核病防治所大力推行不住院化療,要按照全國統一診斷標準和化療方案,采取諸如監督服藥、全程管理下的自己服藥等多種督導形式,逐步形成一套切實可行的治療管理制度,不斷提高規則服藥率。有條件的地區對初治痰菌陽性病例也可短期住院治療。凡經住院好轉出院或需繼續院外治療的病人要負責辦理轉診手續,介紹到當地結防所繼續完成全程治療和管理。
3.搞好卡介苗接種
卡介苗接種是預防結核病的有效措施。接種對象應以新生兒為重點。復種對象通常以小學和初中一年級學生為主要對象。各地可根據各自的流行病學特點和具體情況規定復種年齡。
對來自邊遠或少數民族地區的大學新生 、 入伍新兵和新入廠的青年工人應作結素試驗,陰性者接種卡介苗。卡介苗接種不普遍的農村,可以采用不做結素直接(皮內或皮上法)接種卡介苗。
接種方法目前暫不強求一致,各地區要積極創造條件,逐步過渡到以皮內為主。凡沒有受過卡介苗接種技術訓練的不得參加卡介苗接種工作。應重視并改進菌苗冷藏運輸,分發,使用各個環節,提高接種質量, 防止差錯事故發生。 應定期抽查接種后十二周陽轉率,總結經驗,及時改進。
卡介苗是兒童、青少年計劃免疫接種的一個組成部分。防疫、婦幼和結防機構要明確分工共同協作配合,作好計劃、供應, 組織和培訓工作。 要建立健全卡介苗接種報告制度。未建立防治機構地區應由防疫、婦幼部門分工負責。
4.加強防癆宣傳,把防治知識交給群眾。
各級防治機構要把防癆宣傳作為一項防治工作的重要內容,每一個專業人員把向群眾宣傳、把結核病防治知識交給群眾當作應盡的義務,使宣傳工作經常化、制度化。凡推行各項防治措施,以及門診、家庭訪視都要向群眾宣傳防癆知識,以提高群眾對結核病的正確認識,自覺地支持各項防治措施的落實。
專業人員要多向各報刊、雜志提供防癆普及知識,專業機構可印發防癆小冊子,宣傳畫等,還可利用幻燈、電影、電視、廣播電臺向群眾宣傳防癆知識。
三、培訓專業人員、壯大防癆隊伍
中心和分中心要建立全國結核病防治研究培訓基地,定期舉辦防治所業務骨干研究學習班及其它專業短訓班。各省、市、自治區結防專業機構要采用逐級培訓的辦法,為各級專業和基層衛生組織培訓人員,特別是講授各種專業基本知識和技術時要安排實踐內容和操作,講授教材內應逐步充實有關國家結核病防治計劃的內容,醫學院校應增添結核病防治學時,有經驗的防治人員有義務承擔結核病教學工作。
要關心各級結核病防治人員的業務技術提高和晉升晉級,通過專業對口的考核,合格者給予晉升。
四、加強科學研究,不斷提高防治水平
要理論聯系實際,把研究重點放在解決防治工作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上,以及為制定全國統一方案,從實踐中研究各種實際問題,如適于國情的流行病學組織方法,防治措施,評價考核防治工作的方法和指標,年感染率的調查,卡介苗與其它疫苗聯合使用以及花錢少,療效好,副反應小,藥源足的化療方案等。
要著手結核病監測工作的試點,為今后開展結核病的監測提供經驗。
結核病研究課題要納入國家和省、市、自治區總的科研規劃,并給予經濟上和技術裝備上的支持。
要加強結核病科研防治工作經驗的交流,建立全國結核病科研情報網。中華醫學會結核病科學會和中國防癆協會要加強組織學術交流,定期召開地區性或全國性的各種類型的專業學術會議,辦好“ 中華結核和呼吸系疾病雜志”、“中國防癆通訊”和“上海防癆”。
五、做好藥品器材的供應
對目前常用抗結核藥物(包括結核胺)建議有關部門保證供應并提高質量,生產部門對利福平、利福定、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藥物要努力降低成本,降低銷售價格,利于推廣使用。建議生物制品部門要提高菌苗質量,一九八五年前向全國供應凍干卡介苗。對醫用顯微鏡、X光機及配件、X光膠片、蘭芯針管、小型冰箱、化驗室設備等要提高產品質量,保證供應。
防治部門要與生物制品所,藥械生產部門密切配合,互通情報使產品對路,產供銷渠道暢通。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有計劃地配備更新充實各級防治機構必要的裝備。
六、防癆經費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對結核病防治經費應給予保證,并列入各地防病治病的衛生事業費之內,統籌安排,合理使用,以保證規劃的實現。當前形勢很好,黨的三中全會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我們要認真貫徹黨的三中全會以來歷次會議的“決議”精神,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強結核病防治工作的210號文件精神,在各級黨委領導下,搞好各級醫療衛生組織的協同作戰,動員群眾,落實各項防癆措施,為完成規劃各項指標任務,為保障人民健康,為社會主義四化建設努力奮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2017修訂)
2017-02-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萬國郵政聯盟組織法第八附加議定書》的決定
2012-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加入《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的決定
1991-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通港、張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81-12-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氣象災害防御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農民合作社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7-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3-05-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4-29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做好2011年電力運行調節工作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建立和規范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機制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
2010-08-27國務院關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層級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0-07-04基礎測繪條例
2009-05-1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2008修訂)
2009-01-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促進自主創新成果產業化若干政策的通知
2008-12-15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
2008-07-22國務院關于修改《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