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及時了解和研究全國各產業系統職業病發生情況,以便盡快采取防治措施,保護職工健康,提高勞動生產率,特制訂本辦法。
二、本辦法在全國縣以上(包括縣級)所屬的全民和集體所有制廠礦企業中執行。
三、省(市、自治區)、市(地、州、盟)、縣(旗或相當縣的區)衛生行政部門,應指定勞動衛生、職業病防治研究院(所)或衛生防疫站(以下簡稱衛生監督機構)負責職業病報告工作。
衛生監督機構必須設專職或兼職人員負責此項工作。
四、當診斷為職業病后,應按附表(1)格式填寫《職業病報告卡》,向當地衛生監督機構報告。
急性職業病由診斷的醫療機構(包括廠礦醫療機構)在二十四小時以內報出。
慢性職業病由縣以上(不包括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職業病診斷機構或組織于一個月內報出。
五、遇有死亡或同時發生三名(包括三名)以上嚴重的急性職業病(如職業中毒、放射病等),以及一名職業性炭疽發生時,接診的醫療機構除應發出《職業病報告卡》外,還應立即電告當地衛生監督機構。
衛生監督機構接到報告后,要立即赴現場進行調查,填寫《職業病現場勞動衛生學調查表》。并會同勞動部門、工會組織、廠礦企業及其主管部門,分析發生急性職業病的原因,并將調查結果及處理意見報送當地衛生、勞動行政部門、企業主管部門和工會組織,同時抄報上一級衛生監督機構。
六、不論是隸屬于中央各部門,還是地方的廠礦企業發生的職業病,一律由所在地區衛生監督機構統一匯總上報。
七、省(市、自治區)衛生監督機構應于每季后二十日內,將本省(市、自治區)的職業病發病情況填寫《職業病季報表》,經衛生廳(局)審核后報衛生部。并按《職業病季報表填寫說明》要求,抄報(送)有關部門。
八、本辦法由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貫徹執行。下級衛生監督和醫療機構,受上一級衛生監督機構的業務指導。
九、各級衛生監督和醫療機構要保證職業病統計報告準確及時。
十、各省(市、 自治區)衛生廳(局)可根據本辦法制訂實施細則, 并報衛生部備案。
十一、本辦法由衛生部負責解釋和修訂。
附件①:1、附表(1):職業病報告卡
2、附表(2):職業病患者現場勞動衛生學調查表
3、附表(3):職業病季報表(一)(職業病)
職業病季報表(二)(職業中毒)
4、職業病季報表填表說明
①附表從略。——編者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
2017-11-04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
2012-03-14各級地方人民檢察署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決議
1984-05-11中華人民共和國集會游行示威法
198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3-03-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在1999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9第二次修訂)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1-04-28個體工商戶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8)
2018-09-18旅行社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央政法補助專款管理辦法
1999-09-15國務院關于黑龍江省“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的批復
2013-06-13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4號國務院令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公布遼寧大黑山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13-06-04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2-08-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
2010-09-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采取綜合措施對耐火粘土螢石的開采和生產進行控制的通知
2010-01-02政府參事工作條例
2009-11-02全民健身條例
2009-08-30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5-12彩票管理條例
2009-05-0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
2008-12-31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2008修訂)
2008-09-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捐贈資金使用指導意見
2008-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