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藥品衛生檢驗方法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1-27 · 5416人看過
  中成藥、化學藥品、生化藥品的非滅菌制劑及藥用原料、輔料,除另有規定外,皆按本法進行檢驗。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頒布的《藥品衛生標準》及有關規定判定檢驗結果。注①1984年10月31日衛生部發布的《藥品衛生檢驗方法》同時廢止。

            藥品衛生檢驗方法總則



 1.抽樣
 
 1.1 供試品一般按批號抽樣
  1.2 抽樣時,凡發現有異常或可疑的樣品,應抽選有疑問的樣品,但因機械損傷明顯破裂的包裝不得作為樣品。
  1.3 凡已能從藥品、瓶口(外蓋內側及瓶口周圍)外觀看出長螨、發霉、蟲蛀以及變質的藥品,可直接判為不合格品,無需再抽樣檢驗。
  1.4 抽樣量一般應為檢驗用量(2個以上最小包裝單位)的3倍量。
  1.5 一般采用隨機抽樣方法抽樣。

 2.供試品保存
 
 2.1 供試品在檢驗之前,應保存在陰涼干燥處(勿冷藏或冷凍),以防供試品中的污染菌因保藏條件所引起致死、損傷或繁殖。
  2.2 供試品在檢驗之前,應保持原包裝狀態,嚴禁開啟。包裝已開啟的樣品不得為供試品。

 3.檢驗
 
 3.1 供試品檢驗項目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頒布的《藥品衛生標準》確定。
  3.2 檢驗的全過程必須符合無菌技術要求。
  3.3 除另有規定外,供試品制備成供試液后,應在均勻狀態取樣。
  3.4 供試品制成供試液后,應在1小時內注皿操作完畢。

 4.檢驗量
 
 4.1 所有劑型的檢驗均需取自2個以上包裝單位。
  4.2 口服固體制劑
  中成藥丸劑、片劑、沖劑、散劑、膠劑、茶劑、曲劑、膠囊劑等檢驗量均為10g。蜜丸除應取自2個以上包裝外,還應取自4丸以上。
  化學藥品、生化藥品的粉劑、膠囊劑、片劑、沖劑、滴丸劑等檢驗量為10g。
  4.3 口服液體制劑:糖漿劑、乳劑、合劑、溶液劑、混懸劑、酒劑等檢驗量為10ml。
  4.4 半固體制劑:膏劑等檢驗量為10g。
  4.5 外用液體制劑:滴眼劑、滴鼻劑及其他液體制劑檢驗量為10ml。
  4.6 外用栓劑、軟膏劑、眼膏劑等檢驗量為5g。
  4.7 膜劑,除另有規定外,中藥膜劑檢驗量取30~50平方厘米,化學藥及生化藥膜劑取10平方厘米,以上均需取自2個以上包裝并4片以上。
  4.8 特殊貴重的或極微量包裝的藥品,其檢驗量可酌減。除另有規定外,口服固體制劑不得低于3g;液體制劑采用原液者不得少于6ml、采用供試液者不得少于3ml;外用藥品不得少于5g。
  4.9 檢查活螨的取樣量,見活螨檢驗法。

 5.供試液的制備
 
 5.1 一般供試品的供試液制備方法。
  5.1.1 固體供試品 稱取10g,置研缽中,以100ml稀釋劑(生理鹽水或磷酸鹽緩沖液(0.1mol/L)分次加入研磨細勻,并轉移至250ml錐形瓶中,使成1∶10供試液。或將供試品和稀釋劑同置勻漿儀中,以轉速3000~5000轉/分,開機1—2分鐘。
  對吸水膨脹或粘度大的供試品,可制成1∶20供試液。
  5.1.2 液體供試品 量取10ml,加入含90ml稀釋劑的250ml錐形瓶中,混勻成1∶10供試液。
  合劑(含王漿、蜂蜜者)、滴眼劑等可以原液為供試液。
  5.1.3 半固體供試品 稱取10g,加入含100ml稀釋劑的250ml錐形瓶中,混勻成1∶10供試液。
  5.2 特殊供試品的供試液制備方法
  5.2.1 非水溶性基質供試品供試液的制備方法
  (1)軟膏劑、乳膏劑
  吐溫西黃蓍膠(或羧甲基纖維素鈉)法 稱取供試品5g,置研缽或燒杯中,加吐溫—80①8ml,充分研勻。加入西黃蓍膠或羧甲基纖維素鈉②2.5g,充分研勻以92ml45℃的稀釋劑,邊加邊研磨,使成均勻乳劑,并移至250ml錐形瓶中,即為1∶20供試液。
  注① 吐溫—80預先以121℃高壓滅菌20分鐘。
   ② 西黃蓍膠、羧甲基纖維素鈉預先以140℃干熱滅菌30分鐘。
  液體石蠟吐溫法 稱取供試品5g,分別量取液體石蠟(液體石蠟,預先以160℃干熱滅菌2小時)20ml,吐溫—80 20ml,稀釋劑60ml。先將供試品置研缽中,邊研磨邊加液體石蠟,然后再邊研磨邊滴加吐溫—80,研磨均勻后,再邊加稀釋劑邊研磨,初始每次約1ml,待起團塊時,加入量可增至約3ml,稍停1分鐘,再輕輕研磨至乳化,將稀釋劑加完為止。即得1∶20供試液。
  (2)栓劑 稱取供試品5g,置250ml錐形瓶(內含玻璃珠若干粒)中,加適量稀釋劑,置45℃水浴浸泡10分鐘使融,加吐溫—802~4ml,振搖使之乳化,再加稀釋劑(稀釋劑和吐溫總量為50ml)制成1∶10供試液。
  (3)油劑 量取供試品10ml,加入1%吐溫—80稀釋劑90ml,混勻,制成1∶10供試液。
  5.2.2 膠囊劑、膠丸及膠劑供試液制備方法
  (1)膠囊劑、膠丸劑 稱取供試品10g置錐形瓶中,加入稀釋劑100ml,于45℃水浴中振搖至溶,即為1∶10供試液。
  (2)膠劑 取膠劑若干,搗碎,稱取10g,再用研缽研細,轉入250ml錐形瓶中,加入稀釋劑100ml,置于45℃水浴中,振搖使溶,即為1∶10供試液。
  5.2.3腸溶膠囊(片)劑供試液制備方法
  稱取供試品10g,置錐形瓶中并放入45℃水浴,加入PH6.8磷酸鹽緩沖液(附錄二2)100ml,保溫、振搖,使腸衣溶解,混勻,即得1∶10供試液。
  5.2.4 氣霧劑供試液制備方法。
  將供試品置冰室內2小時后,取出,用滅菌鋼錐小心鉆孔,使拋射劑緩慢釋放,然后再用滅菌注射器加入適量稀釋劑,混勻后吸取相當于10g或10ml的供試品,再稀釋成1∶10供試液。
  5.2.5 膜劑供試液制備方法
  中藥膜劑 除另有規定外,取30—50平方厘米,將藥膜剪成碎片,置錐形瓶中,加稀釋劑適量,使每10ml含1平方厘米濃度,浸泡10~15分鐘,搖勻,即得。
  化學藥膜劑 除另有規定外,取10平方厘米,置錐形瓶中,加稀釋劑100ml,浸泡、振蕩使溶,即得。必要時,可置45℃水浴中助溶。
  5.3 含抑菌成分供試品的供試液制備方法。
  凡含有防腐劑或抑菌成分且影響檢驗(陽性對照控制菌不生長)的供試品,可根據供試品的性質,控制菌的特性及檢驗條件等按下列方法之一(或兩種以上方法聯合應用)及其他適宜方法處理后,作控制菌檢驗。
  5.3.1 離心沉淀法
  可溶性供試液 取供試液10ml,置入刻度離心管中,以3000轉/分以上離心沉淀30分鐘,用毛細吸管吸取上清液棄掉,留下管底約2ml殘余液,將其全部洗入增菌培養基中,作控制菌檢驗。
  混懸供試液 取供試液10ml,置刻度離心管中,先以500轉/分離心沉淀5分鐘,取其上層液移入另一離心管中,再經3000轉/分以上離心沉淀30分鐘,棄去上清液,保留約2ml殘余液,全部洗入增菌培養基中,作控制菌檢驗。
  本法適用于一些抑菌作用不強的中、西藥品,如蜜丸、水丸、片劑、散劑、沖劑、膠囊劑及液體制劑。
  應用本法須嚴防操作污染,并注意上層液或上清液和管底殘渣的分離,避免沉渣混入其中。
  5.3.2 薄膜過濾法
  取規定量的供試液,按1ml加生理鹽水約10ml的比例,混勻,置入薄膜過濾器內,減壓過濾至干,再以生理鹽水或其他適宜溶劑沖洗濾膜3次,每次50ml。取出濾膜,剪成2—4片,使每片相當于供試品1g或1ml。放入增菌培養基中,作控制菌檢驗。
  本法適用于水溶性抑菌成分的中、西藥品和滴眼劑等的制劑“滅活”處理。
  安放濾膜時,注意濾膜與濾器應密合,防止濾膜破損、漏液。本法所用微孔濾膜孔徑應為0.45±0.02μm。
  5.3.3 鈍化劑中和法
  磺胺類藥物中和法 取規定量供試液,加入含1%對氨基苯甲酸0.5ml的100ml增菌液中,作增菌培養即得。
  本法適用于含磺胺較少的制劑、如三磺軟膏、消炎眼藥水、斑馬眼藥水等。
  應用本法可因供試品不同,對氨基苯甲酸的用量,可適當調整。
  含重金屬藥物中和法 取規定量供試液,加入硫乙醇酸鈉—胱氨酸增菌液(附錄三36)100ml中,作增菌培養即得。
  本法適用于含重金屬鹽類藥物的檢驗,如磺胺嘧啶銀軟膏等。
  含洗必泰等制劑中和法 取規定量供試液,加入含適量吐溫—80等表面活性劑的增菌液中,作增菌培養即得。
  本法適用于洗必泰含片、洗必泰栓、霉滴栓及其他含抑菌成分的供試品。
  應用本法須注意,由于供試品不同,用量應預試,表面活性劑的用量應預試,用量不可過大,否則本身亦產生抑菌作用。
  5.3.4 沉降法
  (1)取規定量供試液,自然沉降5分鐘,吸取上層液于增菌液中,作增菌培養即得。
  (2)取規定量供試液,自然沉降5分鐘,吸取上層液于含1%對氨基苯甲酸1ml的增菌液中,作增菌培養即得。
  本法適用于水溶性小的抗菌制劑檢驗,如磺胺類藥。(1)法適用于單一成分固體制劑,如磺胺嘧啶片檢驗;(2)法適用于復方磺胺制劑,如復方磺胺嘧啶片、復方新諾明片等檢驗。
  應用本法時,供試品應充分研細,并與稀釋劑充分搖勻,使污染菌分散于液相中;沉降時間不宜超過5分鐘,以防菌細胞下沉;取上層液時,避免吸入藥渣。
  5.3.5 稀釋法
  取供試液10ml,加入較大量增菌液中(使該供試品稀釋至陽性對照菌能生長的濃度),作增菌培養即得。
  本法適用于抑菌作用不強的中藥、化學藥品檢驗。

 6.對照試驗
 
 6.1 陰性對照試驗 測試檢驗全過程無菌技術的可靠性。
  6.1.1 菌數測定陰性對照試驗:用吸管從供用的稀釋劑中各吸取1ml于4個無菌平皿中,分別按細菌數、霉菌數測定方法注皿培養、檢查,不得長菌。
  6.1.2 控制菌檢驗陰性對照試驗:用吸管從供用的稀釋劑中吸取1ml于增菌液中,按控制菌檢驗方法檢查,不得長菌。
  6.2 陽性對照試驗 檢查供試品是否對控制菌生長產生干擾作用及檢查培養條件是否適宜。
  6.2.1 陽性對照試驗 方法同供試品檢驗,于供試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相應對照菌,作平行試驗。
  6.2.2 規定陽性對照菌株:大腸桿菌(CMCC(B)44102)、沙門氏菌(CMCC(B)50094、綠膿桿菌(CMCC(B)10104)、金黃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及破傷風桿菌(CMCC(B)64067)。
  6.2.3 對照菌的加入量為50~100個,可事前預試確定。需氣菌常用計數方法,取37℃培養18~20小時的新鮮肉湯培養物,10倍遞增稀釋至0.000006,取其0.1ml于普通肉湯瓊脂平板表面涂抹或取0.0000007稀釋液1ml以注皿法進行菌數測定。
  6.2.4 當供試品未檢出供試菌時,而陽性對照試驗也未能檢出,不能做出供試品未檢出控制菌的結論。
  6.2.5 陽性對照試驗操作必須與供試品檢驗操作嚴格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7.檢驗報告單位
 
 7.1 細菌數、霉菌數和酵母菌數的測定一般以1g或1ml為單位的菌落數表示。中藥膜劑以10平方厘米、化學藥及生化藥膜劑以1平方厘米為單位的菌落數表示。眼科用藥的霉菌和酵母菌數以1g或1ml為單位的菌落數或“未檢出”表示。
  7.2 控制菌檢驗報告 一般以1g或1ml、中藥膜劑以10平方厘米、化學及生化藥膜劑以1平方厘米為單位報告“檢出”或“未檢出”。

 8.復試
 
 8.1 菌數測定不合格者應復試。控制菌檢驗以1次檢出為準,不再復試,但應保留檢出菌株1個月備查。
  8.2 復試項目以不合格項目為準,作單項復試。
  8.3 復試需另取同批號樣品,測定2次。
  8.4 復試報告 以3次測定結果的算術平均值報告。
  8.5 眼科用藥的霉菌和酵母菌數復試報告,須以二次復試結果均不得長菌,方可判定合格。

 9.特別抽樣
 
 不符合部頒藥品衛生標準規定的藥品,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批準予在不影響外觀與質量的前提下,允許采取適宜措施進行處理,處理后的藥品抽樣按本款進行。
  9.1 抽樣方法
  大包裝抽樣,按出廠的大包裝,10件以下抽1件,10件以上每增加20件加抽1件,最后不足10件者不加抽,超過10件加抽1件。小包裝抽樣,按規定手續,從大包裝中隨機抽取小包裝2個以上單位為供試品。
  9.2 檢驗項目:按部頒《藥品衛生標準》規定檢驗,不得單項檢驗。
  9.3 檢驗報告
  9.3.1 測定菌數報告:以各次測定結果全部平均值報告。
  9.3.2 控制菌按全部復試檢驗結果報告①,如全部復試均未檢出控制菌時,報告為:“按規定抽樣檢驗結果未檢出××菌”;①如全部抽樣中任一樣品檢出控制菌時,報告為:“按規定抽樣檢驗,檢出××菌,不符合藥品衛生標準規定”。
  注① 報告中寫出具體的控制菌名稱。

               細菌數測定



  細菌數是指規定單位的非規定滅菌藥品制劑中污染活細菌的數量。是判定藥品受到細菌污染程度的標志。其內含是多義的。細菌數愈多,表明藥品受到致病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以及藥品制劑的變質可能性也愈大,安全性也就越差。同時細菌數測定也是對生產單位的藥品原輔料、器具設備、工藝流程、生產環境和操作者的衛生狀況進行衛生學評價的綜合依據之一。
  細菌數測定采用平板菌落計數法,是一種活菌計數法。測定結果只反映出在規定條件下生長的細菌數,不可能包括在本法條件下不生長的細菌,因而測定數只可能低于實際的污染數。此外,測定中1個細菌可能繁殖成1個菌落,而一群也可能只形成1個菌落,以及污染的不均勻性等等原因,極易造成測定差異。故在測定細菌數時,必須嚴格按本法所規定條件操作。

 1.培養基、試劑
  1.1 肉湯瓊脂(或0.001%TTC肉湯瓊脂)(附錄三2,4)
  1.2 PH7.2磷酸鹽緩沖液(0.1mol/L)或生理鹽水(附錄二)
 2.檢驗程序


----- 制備 ------ 稀釋 ------- 稀釋 --------
|供試品|--→|1∶10|---→|1∶100|---→|1∶1000|
-----   | 供試液|    | 供試液 |    | 供試液  |
        ------    -------    --------
          ↓1ml       ↓1ml       ↓1ml
        ------    -------    --------
        | 平皿 |    | 平皿  |    |  平皿  |
        |2~3個|    | 2~3個|    | 2~3個 |
        ------    -------    --------
          |          |          |
          -----------↓----------
                  -------
                  | 注皿  |
                  -------
                     ↓ 干燥
                  -------
                  | 培養  |
                  -------
               30~35℃↓48±2小時
                  -------
                  | 菌落計數|
                  -------
                     ↓
                  -------
                  | 報告  |
                  -------

 3.操作步驟
 
 3.1 供試液制備,經陰性對照取樣后,按各類制劑制備供試液的方法(總則5)制備。
  3.2 稀釋及吸樣
  稀釋級一般應采用3級。
  稀釋 取1ml吸管1支,吸取混勻的1∶10供試液(或原液、1∶20供試液)1ml,在離稀釋劑液面上約1cm處,沿管壁注入裝有9ml的稀釋劑的試管中,混勻成1∶100(或1∶10、1∶200)的稀釋液。
  吸樣 用上述吸管分別取1∶10供試液(或原液、1∶20供試液)1ml,注入2~3個平皿中。
  以另一支1ml吸管,按上述操作,作下一級的稀釋與吸樣。
  操作時,應特別注意每次吸液前必須使稀釋液充分混勻(吸管反復吹吸數次或充分震蕩),以使菌體充分均勻分散,降低測定誤差。
  3.3 傾注瓊脂(注皿)與干燥
  3.3.1 事先將肉湯瓊脂融化、置45℃水浴中,備用
  3.3.2 當供試液及各級稀釋液均注入平皿后,以上述瓊脂傾注入平皿,每皿約15ml,隨即轉動平皿,使樣液與瓊脂混勻后置水平臺上待凝。
  3.3.3 干燥 瓊脂凝固后,在凈化條件下開蓋倒置或換滅菌的陶瓦蓋,使平板干燥,減少平板表面的水分,防止菌落蔓延生長。干燥時間一般在3小時左右,干燥時間計入培養時限。
  3.4 將上述平板倒置于30~35℃培養箱中,培養48±2小時。

 4.菌落計數
 
 4.1 細菌菌落是1個菌細胞或菌細胞團在局限位置上,經一定條件繁殖成肉眼可見的細菌群體。由于細菌種類繁多,形成菌落大小、形狀、色澤、透明度等皆因種而異,差別甚大。計數時一般用透射光于平板背面或正面仔細觀察。不要漏計瓊脂層內和平板邊緣生長的菌落。并須注意細菌菌落與藥渣或培養基的沉淀物,酵母菌及霉菌菌落的區別。必要時,用顯微鏡鑒別。
  4.2 用肉眼直接計數、標記或在菌落計數器上點計,然后用5~10倍放大鏡檢查,有否遺漏。
  4.3 若平板上有2個或2個以上的菌落重疊,可分辨時仍以2個或2個以上菌落計數。
  4.4 平板上有片狀菌落或花斑樣菌落蔓延生長以及平板受到污染的情況,該平板計數無效。
  4.5 計算各稀釋級平均平板菌落數。
  4.5.1 當用一稀釋級使用2個平板時,應采用2個平板菌落數的均值為平均平板菌落數。若2個平板菌落數相差在1倍以上時,該稀釋級不宜采用,但不包括2個平板菌落數均在15個以下的情況①。
  注① 15以下兩平板菌落數允許幅度0~4、1~7、2~9、3~10、4~12、5~14、6~15、7~17、8~18、9~19、10~20。
  4.5.2 當同一稀釋級使用3個平板時,應采用3個平板菌落數的均值為平均菌落數。若其中1個平板菌落數與其他2個相近的平板菌落數的均值相差1倍以上時,該平板菌落數不能參與平均,但不包括平板菌落數均在10個以下的情況②。
  注② 10以下3平板最大與最小菌落數的允許幅度,0~3、1~5、2~7、3~9、4~10、5~12、6~13、7~14。

 5.菌數報告規則
 
 一般宜選取平均平板菌落數在30~300間的稀釋級,作為菌數計算的依據。
  5.1 若有1個稀釋級的平均平板菌落數處在30~300時,將該稀釋級的平均平板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為報告菌數。
  5.2 若有2個稀釋級的平均平板菌落數處在30~300時,先計算兩稀釋級菌落數的比值。

      高稀釋級的平均平板菌落數×稀釋倍數
  比值=-------------------
      低稀釋級的平均平板菌落數×稀釋倍數
  
  5.2.1 當比值≤2時,以兩級的菌落數均值為報告菌數。
  5.2.2 當比值>2時,以低稀釋級平均平板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為報告菌數。
  5.3 若有3個稀釋級的平均平板菌落數均處在30~300時,采用后2個稀釋級計算級間比值。
  5.3.1 當比值≤2時,以兩級的菌落數的均值為報告菌數。
  5.3.2 當比值>2時,以低稀釋級平均平板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為報告菌數。
  5.4 若各稀釋級平均平板菌落數均在300以上,按最高的稀釋級的平均平板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為報告菌數,或適當增加稀釋級,重作測定后報告結果。
  5.5 若各稀釋級的平均平板菌落數均不在30~300間,其中一稀釋級的平均平板菌落數大于300,相鄰稀釋級的平均平板菌落數又小于30時,以最接近30或300的稀釋級平均平板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為報告菌數。
  5.6 若各稀釋級平均平板菌落數均小于30時,按最低稀釋級的平均平板菌落數乘以稀釋倍數為報告菌數。但若應用原液為供試液,當1∶10稀釋級與原液的平均平板菌落數相等或大于時,應以培養基稀釋法測定,按測定結果報告菌數。
  培養基稀釋法:
  吸取供試液(原液或1∶10供試液)1ml,注入5個平皿內(每皿0.2ml,總量為1ml)。共作3份,共15個平皿。每皿傾注融化并冷至45℃左右的普通肉湯瓊脂約15ml,旋轉混合,冷凝后按規定培養溫度與時限培養、計數。
  將每ml注入5個平板的菌落計數結果合并為每ml菌落數,共得3組數據。取3組數據平均值乘稀釋倍數,為報告菌數。
  5.7 若各稀釋級的平均平板菌落數均無菌落生長或測定數在10個以下時,報告菌數為<10個。

  表1:        細菌數報告規則舉例


---------------------------------------
|   |   |   供試品稀釋倍數 |級間|    |     報告數 |
| 規則| 原液|-----------|  | 菌落數|         |
|   |   | -1 | -2 | -3 |比值|    |     書 寫 |
|   |   |10  |10  |10  |  |    |         |
|-------------------------------------|
| 5.1 | - |1365 | 164 | 20 | -| 16400 | 16×10 或16000 |
|   |   |   |   |   |  |    |    3     |
|5.2.1 | - |2760 | 295 | 46 |1.6 | 37750 | 38×10 或38000 |
|   |   |   |   |   |  |    |    3     |
|5.2.2 | - |2890 | 271 | 60 |2.2 | 27100 | 27×10 或27000 |
|   |   |   |   |   |  |    |    3     |
|5.3.1 | - | 239 | 202 | 35 |1.7 | 27600 | 28×10 或28000 |
|   |   |   |   |   |  |    |    3     |
|5.3.2 | - | 236 | 196 | 42 |2.1 | 19600 | 20×10 或20000 |
|   |   |   |   |   |  |    |    4     |
| 5.4 | - |不可計|4650 | 513 | -|513000 |51×10 或510000 |
|   |   |   |   |   |  |    |    3     |
| 5.5 | - |不可計| 305 | 12 | -| 30500 | 30×10 或30000 |
| 5.6 | - | 24 | 19 | 12 | -|  240 |  24×10或240  |
| 5.6 | 22.3 | 27 |  7 | - | -|  270 |  27×10或270  |
| 5.7 | - | 0.6 |  0 | 0  | -|   6 |    <10   |
---------------------------------------

 6.報告數書寫
 
 6.1 菌落數在100個以內時,按實測數書寫報告。
  6.2 菌落數大于100時,取二位有效數字,第三位數按有效數字處理規則處理,為簡便計,也可用10的指數報告。

             霉菌和酵母菌數測定



  霉菌和酵母菌數是指規定單位非規定滅菌藥品制劑中污染的霉菌和酵母菌的活菌數量。
  霉菌和酵母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空氣及水中都有它們的菌體及孢子存在。因而在藥品生產、貯藏等各個環節均可污染藥品,以致引起藥品變質,危害人體健康。有些霉菌毒素也是重要的致癌物質。
  霉菌和酵母菌數是判定藥品受到污染程度的標志之一,也是對藥品原料、生產工藝、生產環境以及操作人員衛生狀況進行衛生學評價的綜合依據之一。
  霉菌和酵母菌種屬繁多,采用一種培養基和培養條件,不可能適合所有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長繁殖。故本法測定結果只能是在一定條件下平板生長的霉菌和酵母菌菌落數。本法規定,一般制劑用虎紅瓊脂作霉菌數測定(液體制劑包括酵母菌數)。但含蜂蜜或王漿的合劑另以酵母膏,蛋白胨、葡萄糖(YPD)瓊脂作酵母菌數測定,而霉菌數測定仍用虎紅瓊脂。

 1.培養基、試劑
  1.1 PH7.2磷酸鹽緩沖液(0.1mol/L)(附錄二2)
  1.2 生理鹽水(附錄二2)
  1.3 YPD瓊脂培養基(附錄三6)
  1.4 虎紅瓊脂培養基(附錄三5)
 2.檢驗程序


-----   -------   -------   --------
|供試品|--→|1:10供試液|--→|1:100供試液|-→ |1:1000供試液|
-----   -------   -------   --------
   | 合劑(含蜂蜜或  |      |            |
   |    王漿者)  |      |            |
   ↓ 滴眼劑      ↓      ↓            ↓
-------  -------  -------   --------
|平皿2~3個|  |平皿2~3個|  |平皿2~3個|   |平皿2~3個|
-------  -------  -------   --------
   |          |      |            |
   -------------------------------
                    ↓
            ----------------
            |  虎紅瓊脂,YPD瓊脂  |
            |(含蜂蜜或王漿的合劑用)注皿|
            ----------------
                    ↓
                 -------
                 | 培 養 |
                 -------
              25~28℃↓72±2小時
                ---------
                | 菌落計數  |
                ---------
                    ↓
                 -------
                 | 報 告 |
                 -------

 3.操作步驟
 
 3.1 供試液的制備(總則5)與稀釋,按細菌數測定項下的方法進行。稀釋級一般采用3級。合劑(含蜂蜜或王漿者)和滴眼劑可用原液作第1級供試液,分別在作10倍遞增稀釋的同時,即可取該稀釋級的吸管吸取1ml稀釋液于滅菌平皿內,每個稀釋級2~3個平皿。
  3.2 各稀釋液注入平皿后,應及時將融化并冷至45℃左右的虎紅瓊脂培養基(如供試品為含蜂蜜或王漿的合劑,加用YPD瓊脂培養基測定酵母菌數)約15ml傾注平皿內,搖勻待凝。
  3.3 凝固后,置25~28℃培養箱內,一般培養72±2小時,如有可疑,可標記后適當延長培養時間。

 4.菌落計數方法
 
 4.1 菌落形態
  4.1.1 霉菌菌落形態:具有放射狀或樹狀分枝的菌絲是霉菌菌落的特征。初形成時,多無色透明,有明顯的折光性,在較暗的背景下,以透射光觀察,易于識別。少數生長在瓊脂表面的菌落,初起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張翠恩

張翠恩

執業證號:

15109200310594650

四川君易律師事務所

簡介:

從事法律教育多年,執業十多年,理論功底深厚,執業經驗豐富。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張翠恩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財務制度(試行)

2000-06-30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13修訂)

2012-10-26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2010-04-2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國人民解放軍保衛部門對軍隊內部發生的刑事案件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93-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1986修訂)

1986-12-02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2006-10-31

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70-01-01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加拿大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鹵水是礦產資源的答復

1992-07-13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

1999-12-2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9-12-20

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

城市供水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

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

2018-06-30

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

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

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

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13-12-3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03-02

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

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

國務院關于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意見

2012-07-10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仆寺旗| 绥化市| 湟中县| 河间市| 忻城县| 工布江达县| 木里| 南平市| 滁州市| 武义县| 奉贤区| 伊宁县| 孟村| 邮箱| 思南县| 濮阳县| 左权县| 夹江县| 玉环县| 绵阳市| 商城县| 迭部县| 阿拉善盟| 上饶市| 峨边| 通化县| 泸州市| 娄烦县| 尤溪县| 乃东县| 抚顺县| 鲁山县| 定边县| 玉屏| 松桃| 文化| 德安县| 平顺县| 虎林市| 舞钢市| 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