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鐵路客貨運輸統計規則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2-10 · 5570人看過

  第一章 總 則

  第1條 客貨運輸統計,是鐵路統計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反映旅客運輸、貨物運輸完成情況,為國家了解國民經濟和科學文化發展與交流情況,制定和檢查交通運輸發展計劃及宏觀調控與決策;鐵路各級領導與有關部門經濟承包決策,制定和檢查客、貨運輸生產計劃,運輸收入、成本、清算收入(包括工資含量計算)與分配計劃等經營計劃;基本建設,更新改造,大修計劃,長遠規劃等發展建設計劃和指導工作提供依據。為了保障全路客、貨運輸統計的統計范圍、口徑、指標涵義、計算方法、報告制度和使用統計資料標準的統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統計法實施細則》和有關方針政策及鐵道部《關于實施統計法和統計法實施細則的規定》等規章,特制定本規則。

  第2條 凡鐵道部管轄的鐵路客、貨營業站和客運段(列車段)的客貨運輸統計均按本規則辦理;各級統計部門和使用客貨運輸統計資料部門,提供和使用統計資料均以本規則規定和統計口徑為依據。

  第3條 各級統計部門和統計人員的職責是負責貫徹執行《統計法》和本規則及有關規定,負責基層、基礎工作的建設和檢查指導,使基層、基礎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充分發揮客貨運輸統計的信息、咨詢和監督職能作用。

  第4條 各單位領導,要加強對統計工作的領導,切實支持和維護《統計法》等有關法規和本規則賦予統計機構人員的職權,保證客貨運輸統計工作按本規則規定準確、及時完成。

  第5條 為了適應生產建設的發展和加強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對統計信息量日益增長的需要,要加速統計手段現代化建設進程。客貨運輸統計要研究、試點和實現統計信息共享,數據的搜集要向信息源點延伸,有計劃地建設車站、鐵路分局、鐵路局和鐵道部四級傳輸網絡,努力實現客貨運輸統計資料的搜集、傳輸和處理的網絡化。

  第二章 統計范圍

  第一節 營業運輸統計范圍

  第6條 旅客統計范圍是指在鐵道部管轄的鐵路營業線、臨時營業線上的車站和乘降所購買客票乘車的旅客及在旅客列車上和到站補購客票的旅客。

  第7條 行李、包裹統計范圍是指在鐵道部管轄的鐵路營業線、臨時營業線上的車站按營業手續運送的行李、包裹。

  第8條 貨物統計范圍是指在鐵道部管轄的鐵路營業線、臨時營業線上的車站按營業手續使用運用車(包括企業自備和租用車)運送的一切貨物,包括:

  一、自站辦理承運的貨物(包括免費回送貨主的貨車用具和加固材料)。

  二、國境、新線、地方鐵路分界站,由國外、新線、地方鐵路接運的貨物。

  三、不同軌距的倒裝站,由不同軌距倒裝的貨物。

  四、港口站由水路接運的水陸聯運貨物。

  第9條 下列運輸不在營業運輸統計范圍之內:

  一、工礦企業、新建鐵路、地方鐵路內部運送的旅客、行李、包裹和貨物。

  二、新線、地方鐵路分界站運往新線、地方鐵路的旅客、行李、包裹和貨物。

  三、新線、地方鐵路到達分界站的旅客、行李、包裹和貨物。

  四、新線分界站接運的通過新線的旅客、行李、包裹和貨物。

  五、持鐵路通用乘車證乘車的旅客和持鐵路乘車證乘車的人員。

  六、按軸公里計費的,由企業機車牽引的企業車輛或企業租用的車輛裝運的貨物。

  七、填制貨票的游車。

  八、貨物運至到站后,未進行裝卸作業,重新制票運輸的貨物。

  第10條 旅客退票

  旅客購買客票后因故在發站退票,根據退票報告在當月資料中剔出。

  第二節 統計結算時間

  第11條 旅客運輸統計結算時間為24點。貨物運輸統計結算時間為18點。

  第三章 統計項目和統計指標

  第一節 統計項目

  第12條 貨物品類。貨物品類是根據貨運單據中所記載的貨物名稱,按鐵道部頒發的《鐵路貨物運輸統計品名分類表》查定。一張貨票記載數種品名時,按其重量最多的貨物確定,如只有一個重量時按第一個品名確定。

  鐵道部頒發的《鐵路貨物運輸統計品名分類表》是根據全國情況編制的,由于各地區經濟情況不同,貨物名稱不一致和新品名不斷產生,各鐵路局可按貨物的“自然屬性”分類的原則,補充具體品名,報部計劃司審定后實行。

  第13條 運送里程

  一、旅客和行李、包裹運送里程。是根據客運統計原始單據中記載的發、到站和經由,按《鐵路客運運價里程表》查定。輪渡按20公里計算。

  二、貨物運送里程。是根據票據上記載的發、到站和規定的經由,按《鐵路貨物運價里程表》查定。輪渡按100公里計算。

  三、對各鐵路局自局開辦的臨時營業線和乘降所,按本局公布的里程查定。

  第14條 客貨運輸經由

  一、旅客、行李、包裹的運輸經由,按票據上記載的經由確定。

  因自然災害和行車事故造成旅客列車改變徑路時,可根據調度命令按實際徑路調整經由。

  二、貨物運輸的經由,按下列原則確定:

  (一)貨票上注明運送經由的,按注明經由確定。

  (二)對按鐵道部《全國鐵路車流特定徑路》規定運輸的貨物,按特定徑路確定。

  (三)為了充分利用鐵路線路能力,鐵道部規定分流運輸時,按規定徑路確定。

  (四)對按鐵路局管內特定徑路運輸的貨物,根據有關文件確定。

  (五)除以上四項外,均按最短經由確定。

  (六)下列貨物運輸可調整其經由:

  1、由于自然災害和行車事故,鐵道部(對直通運輸)或鐵路局(對管內運輸)以調度命令改變原運送徑路時,可根據調度命令按實際徑路調整。

  2、未按本條二款(二)、(三)、(四)項規定徑路運輸的違流貨物,可在分界站或適當車站建立“違流重車登記表”,有關局根據登記資料核實、協商后,按實際徑路調整。

  第15條 發到站。為客、貨票據上記載的營業車站;整車分卸貨物的到站是票據上記載的最終到站;由水路接運或向水路移交的貨物,為辦理貨物接運或移交的車站,鐵——水——鐵聯運時,發送、到達各按兩次計算;由國外、新線、地方鐵路接運或向國外、新線、地方鐵路移交的旅客、貨物,為辦理接運或移交的車站。

  變更到站的貨物,為貨票丁聯上的新到站。

  第16條 省、市、自治區。是根據各營業站所隸屬的省、市、自治區劃分。國家規定的計劃單列市,應包括在所屬省、自治區內,另以其中數單獨表示。

  第17條 運輸種別。是對旅客、行李、包裹、貨物運輸過程的分類。

  一、管內運輸,是在鐵路局管內,不經過他局線路所完成的運輸。

  二、直通運輸,是經過兩個及兩個以上鐵路局完成的運輸。直通運輸又分為:

  (一)輸出——發往他局,或雖發往自局,而在運輸過程中必須經由他局的運輸。

  (二)輸入——發站屬于他局,或雖屬自局,但在運輸過程中須經由他局而到達自局管內的運輸。

  (三)通過——由鄰局接入,通過本局再移交鄰局的運輸。

  三、市郊旅客運輸,是使用市郊客票的旅客運輸(跨局的市郊運輸按直通統計)。

  第二節 統計指標

  第18條 旅客人數

  旅客人數統計指標,分為發送人數、到達人數、運送人數。它反映人民生活和文化交流對鐵路運輸需要的情況。并作為編制旅客列車運行圖、配備客運服務人員和設備的依據。

  一、旅客人數的計算

  根據客運單據中所記載的人數計算(半價票按一人計算);往返客票按往返各一人計算;月、季票按實際乘車月份每月按往返各25人計算。

  二、旅客人數指標

  (一)旅客發送人數,是指在鐵路各營業站和乘降所購買客票乘車及在列車內和到站補票的旅客人數,還包括由國外、新線、地方鐵路接運的旅客人數。是考核車站、鐵路局、鐵道部完成旅客運輸任務的重要指標。

  全路旅客發送人數=各鐵路局旅客發送人數總和+各局管內旅客人數+各局市郊旅客人數+各局輸出(或輸入)旅客人數。

  鐵路局旅客發送人數=管內各站旅客發送人數之和=管內旅客人數+市郊旅客人數+輸出旅客人數。

  (二)旅客到達人數,是各車站、鐵路局旅客到達數量。

  全路旅客到達人數=各鐵路局旅客到達人數總和

  =全路旅客發送人數

  =各局管內旅客人數+各局市郊旅客人數+各局輸入(或輸出)旅客人數。

  鐵路局旅客到達人數=管內旅客人數+市郊旅客人數+輸入旅客人數。

  (三)旅客運送人數,是鐵路局旅客運輸的全部工作量,它包括自局旅客發送量和由外局接運的全部旅客運送量。

  全路旅客運送人數=全路旅客發送人數。

  鐵路局旅客運送人數=管內旅客人數+市郊旅客人數+輸出旅客人數+輸入旅客人數+通過旅客人數。

  第19條 行李、包裹重量

  行李、包裹運輸,是客運工作的一部分。行李、包裹重量,是按行李、包裹票據記載的實際重量。

  第20條 貨物重量

  貨物重量的統計反映鐵路運輸為國民經濟服務及各地區物資交流的品種和數量的情況。作為制定貨物運輸計劃,編制貨物列車運行圖和配備貨運人員和設備的依據。

  一、貨物重量的計算

  根據貨運單據中記載的承運人確定的貨物重量計算,無承運人確定重量時,可按托運人確定的重量計算,以公斤整理,合并后以噸為單位。

  使用集裝箱裝運的貨物,不另加集裝箱自重。

  自備集裝箱空箱回送,統計其箱自重。

  為編制和檢查集裝箱運輸計劃,加強對集裝箱運輸的管理,對使用的集裝箱箱數和裝運噸數單獨統計和列報。集裝箱箱數以10噸箱為1.0換算箱,其它噸位箱均折合換算箱上報。1噸箱為0.1箱,5噸箱為0.5箱,20英尺箱為2.0箱,40英尺箱為4.0箱。

  回送空集裝箱自重表

 
  -------------------------
  |箱  別|規定自重 | 箱 別 |規定自重 |
  |    |(公斤) |     |(公斤) |
  |----|-----|-----|-----|
  |1噸箱 |180  |20英尺箱|2,400|
  |----|-----|-----|-----|
  |5噸箱 |900  |40英尺箱|3,500|
  |----|-----|-----|-----|
  |10噸箱|1,600|     |     |
  ------------------------
  二、貨物重量指標

  (一)貨物發送噸數,是鐵路營業車站承運貨物的數量,是考核車站、鐵路局及全路完成國家貨物運輸計劃的重要指標。

  除車站承運的貨物外,還包括由國外、水路、地方鐵路、新線接運的貨物和不同軌距倒裝的貨物。

  全路貨物發送噸數=各鐵路局貨物發送噸數總和

  =各局管內貨物噸數+各局輸出(輸入)貨物噸數。

  鐵路局貨物發送噸數=管內各站貨物發送噸數之和

  =管內貨物噸數+輸出貨物噸數。

  省、市、自治區貨物發送噸數=各省、市、自治區

  隸屬的營業站貨物發送噸數之和。

  (二)貨物到達噸數,是營業車站、鐵路局到達貨物的數量。

  全路貨物到達噸數=各鐵路局貨物到達噸數的數量

  =全路貨物發送噸數

  =各局管內貨物噸數+各局輸入(或輸出)貨物噸數。

  鐵路局貨物到達噸數=管內各站貨物到達噸數之和

  =管內貨物噸數+輸入貨物噸數

  (三)貨物運送噸數,是鐵路局貨物運輸的全部工作量,它包括貨物發送噸數和由外局接運噸數的全部貨物運送量。

  全路貨物運送噸數=全路貨物發送噸數。

  鐵路局貨物運送噸數=管內貨物噸數+輸出貨

  物噸數+輸入貨物噸數+通過貨物噸數。

  第21條 周轉量

  鐵路運輸部門的任務就是運送旅客、行李、包裹和貨物,使旅客、行李、包裹和貨物移位,從而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上的需要,它的產品就是周轉量。

  周轉量包括旅客、行李、包裹和貨物的運送量及運送距離,既反映數量又反映質量。因此,周轉量是鐵路運輸工作量的主要指標。

  在鐵路內部企業經營管理方面,周轉量又是計算運輸成本、勞動生產率、清算分配、工資含量、旅客平均行程、行包平均運程、貨物平均運程、客貨平均運輸密度等指標的依據。

  旅客周轉量以旅客人公里表示,行李、包裹周轉量以行李、包裹噸公里表示,貨物周轉量以貨物噸公里表示。

  一、旅客周轉量

  =旅客人數×發、到站間里程

  鐵路局旅客周轉量=鐵路局旅客運送人數×各

  該在自局管內的運送里程。

  二、行李、包裹周轉量

  =行李、包裹噸數×發、到站間里程

  鐵路局行李、包裹周轉量=鐵路局行李、包裹運

  送噸數×各該在自局管內的運送里程。

  三、貨物周轉量

  =貨物噸數×發、到站間里程。

  鐵路局貨物周轉量=鐵路局貨物運送噸數×各

  該在自局管內的運送里程。

  四、換算周轉量

  換算周轉量=旅客人公里+行李、包裹噸公里

  +貨物噸公里。

  第22條 旅客平均行程,行包平均運程和貨物平均運程。以公里為單位。

  一、旅客平均行程,是指平均每一旅客旅行的行程

  =旅客人公里÷旅客人數。

  鐵路局旅客平均行程=旅客人公里÷運送人數。

  二、行李、包裹平均運程,是指平均每一噸行李、

  包裹運送距離

  =行李、包裹噸公里÷行李、包裹噸數。

  鐵路局行李、包裹平均運程=行李、包裹噸公里÷行李、包裹運送噸數。

  三、貨物平均運程,是指平均每一噸貨物的運送

  距離=貨物噸公里÷貨物噸數。

  鐵路局貨物平均運程=貨物噸公里÷運送貨物噸數。

  第23條 運輸密度

  分為旅客運輸密度和貨物運輸密度。是表示區間、區段或某條線路平均每一公里營業線所通過的客運量和貨運量。它反映鐵路線路能力利用程度,作為線路改造,制定路網規劃的依據。

  一、貨物運輸密度

  (一)站間貨物運輸密度,是表示站與站間所通過的貨物重量(噸數),分別按上、下行方向計算。

  計算方法:按運行方向第一個站間的運輸密度,是該線開始第一個車站所發送的貨物噸數和接入經由該站的貨物噸數之和;第二個站間密度,是將第一個站間密度加上第二個車站所發送的貨物噸數,再減去到達該站的貨物噸數。以下各站間運輸密度依此類推。

  (二)區段平均貨物運輸密度,是表示區段平均每一公里通過的貨物重量,分別按上、下行方向計算。

  計算方法:以站間密度乘以站間里程,得出噸公里,再將本區段各站間噸公里相加除以區段里程求得區段平均密度,以千噸為單位。

  (三)鐵路局平均貨物運輸密度,是表示鐵路局每一公里營業線路通過的貨物重量。

  計算方法:鐵路局貨物噸公里除以鐵路局營業里程。

  (四)全國鐵路平均貨物運輸密度,是表示全路平均每一公里營業線路通過的貨物重量。

  計算方法:全路貨物噸公里除以全路營業里程。

  二、旅客運輸密度

  其計算方法與貨物運輸密度相同。

  第四章 原始資料

  原始資料包括原始記錄和基層原始統計表兩個部分,是統計旅客、行李、包裹、貨物發送量和周轉量的依據。

  第一節 原始單據

  第24條 客運統計原始單據

  客運統計原始單據填報方法,根據有關規定填記,其樣式如下(略)。

  第25條 貨運統計原始單據

  貨運統計原始單據的填報方法按有關規定填計,其式樣如下(略)。

  第二節 基層原始統計表

  第26條 售出常備客票報告(月份表)財收1—1(略)。

  售出( )常備客票報告(年度表)財收—1.

  該表由車站按有關規定編制和上報。

  售出( )常備客票報告(月份表)(財收1—1略)。

  售出( )常備票報告(年度表)(財收—1略)。

  第27條 旅客補票統計表(客統報1略)。

  本表分車內補票統計表和到站補票統計表。車內補票統計表由客運段(列車段)根據列車內填發的代用票或區段票填報;到站補票統計表由車站根據補票雜費收據填報。

  本表只統計補售客票,不包括持客票旅客另補購的加快票、臥鋪票和超高、丟失、變席、變徑、越站等及不計算旅客人數的代用票。

  本表為月報,于次月7日前報鐵路局統計工廠。

  旅客補票統計表(客統報1略)。

  第28條 行李、包裹運輸量統計表(客統報2)

  本表由車站根據行李、包裹票填報,重量以公斤為單位。于次月7日前報鐵路局統計工廠。

  行李、包裹運輸量統計表(客統報2略)。

  第29條 市郊定期往返客票通知單

  本通知單是作為返程發站統計市郊旅客發送人數的依據。發售站根據發售的市郊定期客票和往返客票填制,按月以書面或電報通知返程發站,并抄給本站所屬和返程發站所屬分局計統科、鐵路局統計工廠。

  市郊定期往返客票通知單(略)。

  第30條 違流重車登記表

  本表是鐵路局分界站或指定站,對未按鐵道部(或鐵路局)車流特定徑路運輸的違流重車,根據貨票進行登記,并與有關車站或分局核對,于次月3日前寄給鐵路局統計工廠。

  違流重車登記表(略)。

  第三節 原始資料提供

  第31條 客貨運輸統計所需要的原始票據資料,由財務部門和基層站、段提供。為了保證統計數據及時搜集、計算、匯總和及時向財務部門提供財務決算,以及客貨運輸收入清算分配的統計資料。要求:

  一、財務部門應按旬向鐵路局統計工廠移交客貨原始票據資料。

  對其具體移交日期、方法,由各鐵路局財務、統計部門共同商定。

  二、財務部門向統計部門移交的客貨票據,應附票據整理報告(財收——4)。

  三、財務和計統部門要共同保證原始單據的及時移交和資料完整,對遲交、漏交而影響統計報表上報和統計數字質量時,要查明原因報部。

  四、計統部門在接收原始單據時,要確認資料的數量,并與票據整理報告(財收——4)核對。對統計完畢的票據資料,應按照商定辦法及時完整地返還財務部門。

  五、由基層站、段提供的原始統計表,應按本規則的有關規定上報。

  第32條 財務部門或車站,如不以票據而以計算機軟盤或網絡傳輸方式向統計工廠提供統計數據時,必須保證所提供的數據與客貨票據一致,所確定的統計范圍和統計口徑符合本規則規定。

  第五章 客貨直通統計資料交換

  第33條 由于客貨運輸統計是以發送票據為統計依據,為了編制統計報表的需要,發送局必須對直通運輸的有關資料,通過計算機網絡向到達局和通過局進行交換。

  第34條 交換項目

  一、輸入資料:

  旅客為輸入分界站、到站、到局、經由、人數。

  行李、包裹為輸入分界站、到站、到局、經由、公斤數。

  貨物為輸入分界站、到站、到局、經由、品類、噸數和省、市到達總噸數。

  二、通過資料交換:

  為分界站的旅客、行李、包裹、貨物(分品類)輸出、輸入和通過量。

  第35條 交換日期

  貨物資料為次月11、12日。

  旅客、行李、包裹資料為次月14日。

  第36條 對發站屬于外局的旅客資料應編制發送旅客交換表,于次月20日前,向發送局進行交換。發送局并入下月份資料內。

  交換項目為發站、到站、經由、人數。

  第六章 貨物變更到站統計

  第37條 整車貨物發送后,發生變更到達站時,新到站應將到達貨票(丁聯)寄所屬局統計工廠,計算變更后資料。

  第38條 新到站所屬局,按月整理填制“貨物變更到站通知單”,于次月5日前寄原發送局統計工廠。

  第39條 原發送局根據“貨物變更到站通知單”,在當月資料中,將原發站至原到站資料減去,重新按新到站和經由計算,當月處理不了的,可以串月,但不得跨年度。

  第40條 原到站與新到站,均屬同一鐵路局和行政區,不涉及其他局和行政區時,由變更局直接計算變更資料。

  貨物變更到站通知單(略)。

  第七章 統計報表

  第41條—第59條(略)。

  第八章 統計咨詢

  第60條 統計咨詢是統計的主要職能之一。在工作方面包括一次性統計調查(臨時調查),調查統計分析,提供統計資料和統計課題指導(包括有關重要統計技術業務及統計爭議問題的研究解決)等方面統計服務工作。

  第61條 一次性統計調查屬于專題性的調查;調查方式包括全面、重點和抽樣調查。為了更好地發揮統計咨詢職能,研究和解決客貨運輸管理工作方面問題,可根據需要進行一次性統計調查。全路范圍一次性統計調查,調查方案由鐵道部制訂和部署;鐵路局一次性調查,調查方案由鐵路局制訂和部署。

  第62條 調查統計分析,是統計的基本任務之一。客貨運輸統計要根據生產建設發展和加強生產經營管理工作需要,開展調查統計分析工作,充分發揮統計信息、咨詢、預警作用。

  第63條 有償服務,根據《統計法》、《統計法實施細則》第十七條規定,在《統計法》和統計制度規定之外提供統計信息咨詢,實行有償服務。計償數額可視工作量大小、使用價值和國家有關規定確定。

  第九章 統計監督與統計監察

  第64條 實行統計監督,是《統計法》規定的統計基本任務和主要職能之一。客貨運輸統計要根據統計調查和統計分析,對運輸生產和經營管理情況進行統計監督,并對運輸系統進行統計法規監督。

  第65條 統計監察是對貫徹實施統計法規情況進行指導、檢查、監督和查處統計違法行為。客貨運輸統計監察人員,要嚴格貫徹執行國家統計法規檢查和鐵道部鐵路統計監察有關規定,認真搞好統計監察工作,保證統計信息、原始票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和科學性。有關單位、部門領導和人員,要保障統計監察人員依法進行統計監察工作的職權不受侵犯,對反映的問題和提出的處理意見,應及時處理,作出答復。

  第十章 基層基礎工作

  第66條 車站、客運段(列車段)是客貨運輸統計的信息源點。基層基礎工作是指其有關全部客貨運輸統計工作。基層基礎工作建設,包括統計法制機制建設,專兼職統計人員責任制度建設;原始記錄和統計報表的計算、填寫、核對、報送(網絡傳輸)等工作制度建設,使基層基礎工作規范化、標準化。

  第67條 車站、客運段(列車段)統計人員及有關人員的職責是宣傳貫徹統計法規,根據《統計法》、統計規則、有關規程與規定,對客貨運輸票據及有關原始單據和統計報表,做到如實計算,填寫、及時完整地上報。

  第68條 車站、客運段(列車段)領導,要經常教育和檢查有關人員正確地實行《統計法》和本規則及有關規定,對客貨票據及有關原始單據和統計報表填寫質量,以及及時完整地上報負全部責任。

  第十一章 統計資料的管理

  第69條 統計數據訂正。基層站、段對各種票據、資料及報表報出后發現錯誤,必須以電報向鐵路局訂正。鐵路局對各定期統計報表和交換資料報出或傳出后發現錯誤,要及時訂正或進行第二次傳輸。

  第70條 客貨運輸統計報表和貯存在計算機內的統計數據,由統計部門負責管理和提取,計算機管理部門或其他單位未經允許不得從計算機內提取或對外提供。

  第71條 統計資料的保管期限。各鐵路局對計算機貯存統計資料的保管期限為兩整年,如需要也可適當延長,各種年報統計報表長期保管。

  第十二章 獎罰制度

  第72條 各單位根據《統計法》、《統計法實施細則》和本規則及有關規定,制訂統計責任制度,考核、評比、獎罰制度。對客貨運輸統計有重要貢獻的和在評比成績優異取得名次的單位領導和個人給予適當獎勵(包括晉級)。對不認真貫徹執行統計法規、弄虛作假,給統計工作造成損失的,應給予適當處罰(包括罰款和行政處分)。

  第十三章 附 則

  第73條 本規則由鐵道部計劃司負責解釋。鐵路局在不違反本規則的前提下,可結合本局的具體情況制訂補充規定和細則,報部計劃司備案。

  第74條 本規則從一九九一年一月一日起施行。同時廢止(81)鐵計字1502號公布的《鐵路客貨運輸統計規則》和同本規則有抵觸的有關文件、電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羅東輝

羅東輝

執業證號:

14201201611221706

湖北高韜律師事務所

簡介:

承辦了大量的民商事訴訟案件,包括海事海商、股權轉讓、民商事合同糾紛、涉外婚姻糾紛案件、建設工程糾紛案件。在涉及數億的借貸糾紛中,通過代理二審程序,為當事人挽回了四千多萬元的經濟損失。承辦涉嫌故意傷害、毒品犯罪、組織賣淫罪等刑事案件,在代理涉嫌組織賣淫案件二審階段中,最終通過辯護成功為當事人減刑。為房地產公司、建設工程公司、教育企業提供常年法律顧問服務,為顧問單位提供股權架構設計、股權融資等法律服務。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羅東輝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2018)

2018-10-26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3-04-26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團組成的決定

1989-02-2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改革工商稅制發布有關稅收條例草案試行的決定

1984-09-18

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1996-05-1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別制定法規和規章在深圳經濟特區實施的決定

1992-07-0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推薦法官的獨立委員會的決定

1999-04-10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2004-08-28

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

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修訂)

2017-04-14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

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

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

機關事業單位職業年金辦法

2015-04-06

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管理辦法

2014-06-22

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1970-01-01

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2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2-03-11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山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

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1-10-17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職業健康工作現狀調查的通知

2011-04-13

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伙企業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567號)全文

2009-11-25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2-07

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09-03-22

國務院關于修改《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的決定

2009-01-29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

關于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8-01-15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江县| 大余县| 巴楚县| 丰镇市| 乌兰察布市| 博湖县| 桦川县| 乳源| 平邑县| 宾川县| 陵川县| 兰州市| 怀化市| 金塔县| 弋阳县| 聊城市| 曲周县| 天祝| 上林县| 门源| 田林县| 上林县| 二手房| 太仓市| 墨竹工卡县| 裕民县| 赣州市| 永胜县| 保德县| 宜章县| 宝山区| 西充县| 山东| 湾仔区| 五莲县| 鄂温| 南皮县| 故城县| 商都县| 泾源县| 新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