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日期:1993-12-13
第一條 為了加強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財務管理和財政監督,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凡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貿易部或者其授權機構批準,設在中國境內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以下簡稱合營企業)的一切財務會計活動,應遵守中國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并受財政稅務機關的檢查和監督。合營企業應對檢查人員提供有關資料,檢查人員對合營企業提供的情況應負責保密。
第三條 合營企業必須建立健全財務會計機構。財務會計機構應設在中國境內。財務會計核算工作必須在本企業進行。
第四條 合營企業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頒發的有關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規章和財務會計制度,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制定本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并報企業主管部門、同級財政機關、當地稅務機關備案。接受備案部門如認為該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與中國法律、法規有抵觸的,應要求企業修改。
第五條 合營企業必須加強對投入資本、財產、物資的管理,確保企業財產的安全和完整。必須加強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成本費用,增強競爭能力。必須加強對債權債務、專項基金和外匯資金的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第六條 合營企業應按規定向合營各方、合營企業主管部門和同級財政機關、當地稅務機關報送月份、季度和年度會計報表。年度會計報表應抄報原審批機構。財政部指定的重點合營企業的年度會計報表,應同時抄報財政部一份。
第七條 合營企業各方應按合同規定的期限繳清各自的出資額。逾期未繳部分,應按合同規定支付遲延利息或賠償損失。合營企業各方繳付出資額后,應聘請中國政府批準的注冊會計師驗資。驗資后,由中國注冊會計師出具驗資報告,并由合營企業據以發給合營各方出資證明書。驗資工作必須在出資后六十天內完成。
第八條 合營企業必須加強籌辦期間的財務管理。合營企業籌辦期間,即從合同簽訂開始至投產營業為止發生的籌建人員工資、差旅費、職工培訓費等支出,可列作開辦費。開辦費在企業投產營業后,分期攤銷,每年攤銷額不得超過20%。合營企業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支出、基建期內應計入工程成本的利息支出,不得列作開辦費。
第九條 合營企業的固定資產劃分標準和折舊年限,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施行細則》的規定執行。
第十條 合營企業在合營期內,合營各方不得以任何名義和方式抽回其注冊資本。
第十一條 合營企業為取得場地使用權,必須繳納場地使用費。場地使用費標準及其繳納辦法,按合營企業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定執行。場地使用費可作為成本費用列支。場地使用權已作為中方投資的,合營企業不再繳納場地使用費。(注解:國務院一九八六年十月十一日發布的《關于鼓勵外商投資的規定》第四條規定:“產品出口企業和先進技術企業的場地使用費,除大城市市區繁華地段外,按下列標準計收:一、開發費和使用費綜合計收的地區,為每年每平方米五元至二十元;二、開發費一次性計收或者上述企業自行開發場地的地區,使用費最高為每年每平方米三元。)前款規定的費用,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酌情在一定期限內免收”。
第十二條 合營企業應按照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勞動部門核定的標準,支付中方職工勞動保險金、醫療福利費用,以及國家對職工的房租、物價等各項補貼。以上支出從成本費用中列支。勞動保險金由合營企業上繳負責本企業中方職工勞動保險的部門。醫療福利費留在本企業,用于中方職工的醫療福利費用開支。房租、物價等各項補貼,由合營企業上繳當地財政機關。(注:國務院一九八六年十月十一日發布的《關于鼓勵外商投資的規定》第三條規定:“產品出口企業和先進技術企業,除按照國家規定支付或者提取中方職工勞動保險、福利費用和住房補助基金外,免繳國家對職工的各項補貼”。)
第十三條 合營企業每月按本企業職工實際工資總額的2%撥交工會經費,在企業成本費用中列支。工會經費由本企業的工會按照中華全國總工會的有關規定管理和使用。
第十四條 合營企業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稅法的規定,繳納各種稅款。納稅后的利潤應首先提取“儲備基金”、“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企業發展基金”。各項基金的提取比例,按合同規定或由董事會確定。“儲備基金”除用于墊補合營企業虧損外,經合營企業的審批機構批準,可用于增加本企業資本,擴大生產?!捌髽I發展基金”可用于購買固定資產,增加流動資金,擴大企業生產經營?!奥毠お剟罴案@稹币徊糠钟糜谙冗M生產者獎、創造發明獎以及年終獎等職工的非經常性獎勵,一部分撥交本企業工會,用于修建職工宿舍等集體福利開支。
第十五條 合營企業按本規定第十四條提取“三項基金”后的可供分配利潤,按照合營各方出資比例進行分配。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潤,可并入本年度利潤進行分配。外方合營者按出資比例分得的利潤,可依法匯出,也可用于在中國再投資。中國合營者按出資比例分得的利潤,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關于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方投資者分得利潤的分配和管理辦法辦理。
第十六條 合營企業合同期滿或提前終止合同宣布解散時,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及其實施條例中關于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解散清算的有關規定,認真做好財務清算工作。合營企業解散后,各項帳冊及文件由中國合營者保存。
第十七條 本規定的解釋權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第十八條 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實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任命的名單
2014-0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7年第五次修訂)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95年修正)
1995-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3-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2003修正)
2003-12-27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996-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關于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3-06-0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植樹節的決議
1979-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
1979-09-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6-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文物的規定適用于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的解釋
2005-12-29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8)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7-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
2012-04-13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2-01-10國務院關于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01-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布吉林松花江三湖等16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09-09-18國務院關于遼河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8-02-16護士條例
2008-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規范各類職業資格相關活動的通知
2007-12-3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007-11-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油料生產發展的意見
2007-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