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
特種作業人員的范圍由國務院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確定。
【釋義】本條是關于生產經營單位特種作業人員的從業資格的規定。
一、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業。根據現行有關規定,特種作業大致包括: (1)電工作業; (2)金屬焊接切割作業; (3)起重機械(含電梯)作業; (4)企業內機動車輛駕駛; (5)登高架設作業; (6)鍋爐作業(含水質化驗); (7)壓力容器操作; (8)制冷作業; (9)爆破作業; (10)礦山通風作業(含瓦斯檢驗); (11)礦山排水作業(含尾礦壩作業); (12)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確定的其他特種作業。直接從事以上特種作業的人員,就是特種作業人員。
特種作業人員所從事的工作,在安全程度上與單位內的其他工作有較大差別。他們在工作中接觸的危險因素較多,危險性較大,很容易發生生產安全事故,而一旦發生事故,不僅對作業人員本人,而且會對他人和周圍設施造成很大傷害。因此,對特種作業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教育,實行嚴格的管理,減少他們的失誤,對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本條規定,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沒有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的,不得上崗從事特種作業。
二、由于不同的行業都存在容易發生人員傷亡的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業,以前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都曾經對特種作業人員的范圍進行過規定。為了統一標準,便于管理,減輕生產經營單位的負擔,避免其無所適從,本條特別作出規定,特種作業人員的范圍由國務院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確定。在本法正式實施以后,有關特種作業人員的范圍應以國務院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確定的范圍為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2018修正)
2018-04-27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
2010-10-28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1982)
1982-12-10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承擔刑事責任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
2002-07-24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2003修正)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規定的解釋
2004-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修訂]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11-27城市供水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專利代理條例(2018修訂)
2018-11-06物業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關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
2015-05-07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3-08-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消防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2-26國務院關于印發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10-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保定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8-17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
2011-10-17戒毒條例
2011-06-26國務院關于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制度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