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對安全生產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問題,應當立即處理;不能處理的,應當及時報告本單位有關負責人。檢查及處理情況應當記錄在案。
【釋義】本條是關于生產經營單位安全檢查的規定。
一、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是造成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基本因素。為了消除這些因素的存在,排除隱患,就要設法及時發現它,進而采取消除的措施。這就需要對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進行經常性的檢查。安全檢查根據主體的不同,可分為有關主管部門進行的檢查和生產經營單位自行檢查兩種形式。其中,尤以生產經營單位的自查最為常見和普遍。本條就是對生產經營單位對自身的安全生產狀況進行自查的規定。
二、根據本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進行經常性的檢查。一般來說,安全檢查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查制度,即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 (2)查設備,即檢查本單位的安全設備、設施是否處于正常的運行狀態; (3)查安全知識,即檢查從業人員是否具備應有的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 (4)查紀律,即檢查從業人員在工作中是否嚴格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5)查事故隱患; (6)查從業人員的勞動防護用品是否符合標準,真正能夠起到保護勞動者的作用; (7)其他事項。
三、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在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進行檢查的過程中,發現存在的安全問題,可以處理的應當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如發現事故隱患,應當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排除。對于不能當場處理的安全問題,如安全設施不合格,需要改建等情況,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無法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但其應該立即將這一情況報告本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是主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其他負責人。報告應當包括安全問題發現的時間、具體情況以及如何解決等內容。
四、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還應當將安全檢查的情況,包括檢查的時間、范圍、內容、發現的問題及其處理情況等都詳細地記錄在案,作為本單位的安全生產檔案,以備需要時查閱,如發生事故時作為調查事故原因的依據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修訂)
2014-04-25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
1992-04-03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檢察署暫行組織條例[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1983修正)
198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和立即行動消除最惡劣形式的童工勞動公約》的決定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04)
2004-03-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4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5-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的決定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1991修訂)
1991-04-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俄羅斯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哥倫比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0-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我國加入《反對劫持人質國際公約》的決定
199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
198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
1987-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199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8-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在1999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1999-04-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2-04-28退耕還林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