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條 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商檢單證、印章、標志、封識、質量認證標志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商檢機構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
【釋義】 本條是對偽造、變造、買賣或盜竊有關商檢單證、印章、標志等違法行為的處罰的規定。
所謂“偽造”,是指無制作權人冒用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名義非法制作其商檢單證、印章、標志、封識及質量認證標志的行為。“變造”,是指行為人利用涂改、挖補、覆蓋或其他方法,改變商檢單證、印章、標志、封識及質量認證標志真實內容的行為。“買賣”,是指行為人為謀利或其他目的,非法購買或出售商檢單證、印章、標志、封識及質量認證標志的行為。“盜竊”,是指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商檢單證、印章、標志、封識及質量認證標志的行為。
國家商檢部門主管全國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國家商檢部門設在各地的商檢機構管理所轄地區的商檢工作。商檢單證、印章、標志、封識、質量認證標志,是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在其職權范圍內,根據履行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和監督管理的需要制發的用于指示工作,處理問題,聯系事務,證明身份、資格、權利義務關系或有關事實的憑證,也是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做好進出口商品檢驗工作的手段。如本法規定,必須經商檢機構檢驗的進出口商品,海關憑商檢機構簽發的“入境貨物通關單”或者“出境貨物通關單”驗放,而“入境貨物通關單”和“出境貨物通關單”只有加蓋商檢機構的印章始能生效。其他商檢單證(如貨物檢驗證書)、標志(如驗訖標志)、封識(如檢驗封識)等也不例外。任何單位和個人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上述商檢單證、印章、標志、封識和質量認證標志的行為,都是嚴重妨礙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依法履行職責的違法犯罪行為,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根據本條和我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的規定,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商檢單證、印章、標志、封識、質量認證標志,構成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商檢機構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還應沒收違法所得,并應根據情節和后果,給予經濟上的處罰,并處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19修正)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2013年修正)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
2010-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議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1986修正)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2000修正)
2000-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拉脫維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0-04-29公安派出所組織條例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1996修正本)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空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1997-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確定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食鹽專營辦法》修訂
2018-01-04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03年修訂)
2003-11-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
2012-06-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
2012-04-19國務院關于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的批復
2012-02-13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
2011-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
2011-12-0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11-04-22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
201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