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對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進行控告、檢舉。收到控告、檢舉的機關應當依法按照職責分工及時查處,并為控告人、檢舉人保密。
【釋義】 本條是對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進行控告、檢舉制度的規定。
對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進行控告、檢舉,是指任何單位和個人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向有關機關控告、檢舉、揭發其所發現、了解或掌握的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違法違紀行為并要求其處理的制度,這是對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實行社會監督的一種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根據我國憲法的有關規定,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對于公民的申訴、控告或者檢舉,有關國家機關必須查清事實,負責處理。由此可見,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進行控告、檢舉是憲法賦予的權利,本條的規定正是對憲法規定的具體化。這次修改進出口商品檢驗法新增加本條的規定,其意義就在于鼓勵和支持最廣泛的社會力量參與對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執法執紀行為的監督,以防止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
收到控告、檢舉的機關應當依法按照職責分工及時查處,并為控告人、檢舉人保密。這一規定包含了四層意思:一是收到控告、檢舉的機關應當依法查處,也就是認真遵照法律,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負責處理;二是收到控告、檢舉的機關應當按照職責分工查處,凡屬于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就有責任進行處理,而不應推諉、扯皮,更不能放任不管;三是收到控告、檢舉的機關應當及時查處,而不能擱置、拖延,貽誤查處時機;四是收到控告、檢舉的機關應當為控告人、檢舉人保密,這是一項法定的義務,目的是防止控告人、檢舉人受到打擊報復,人身和財產受到損害。總之,對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違紀行為進行控告、檢舉,體現了人民群眾參與國家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一種有效的監督形式。收到控告、檢舉的機關只有認真執行好上述四個方面的法律要求,才能使單位和個人的控告、檢舉發揮應有的作用,實現對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廣泛有效的社會監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修訂)
2014-04-25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2007-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期間其部隊臨時處于對方領土的地位的協定》的決定
2007-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5-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4-04-2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1994-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
1994-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992)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
2017-10-07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國務院關于石家莊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3-03-28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的通知
2013-02-23國務院關于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3-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2-12-08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1-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中國殘聯等部門和單位關于加快推進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