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條 本法規定必須經商檢機構檢驗的進口商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向報關地的商檢機構報檢。海關憑商檢機構簽發的貨物通關證明驗放。
【釋義】 本條是對法定檢驗進口商品報檢和通關驗放的規定。
本條規定“必須經商檢機構檢驗的進口商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向報關地的商檢機構報檢”。這里的“收貨人”是指依據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習慣上稱為外貿合同或進出口合同)的買方。按照我國現行外貿管理體制,有的企業具有外貿進出口權,可直接對外簽訂進出口合同,有的企業不具備外貿進出口經營權,進出口貨物必須委托有經營權的外貿企業代理進口或出口,由外貿企業對外簽訂進出口合同。因此,本條規定的收貨人就相應有兩種類型:一是擁有外貿進出口經營權且直接與外商簽約的收貨人,二是受無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委托代理簽訂外貿合同的買方,即“名義”收貨人。
“其代理人”是指收貨人委托的代理報檢人,根據我國民法的有關規定,代理人從事代理活動之前必須取得委托人的授權,在授權范圍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從事民事法律行為。因此,代理報檢單位在向商檢機構報檢時,應當出具授權委托書。在此,需注意兩點: (1)外貿代理人與代理報檢人的區別。前者是代理簽訂進出口合同的外貿單位,是以自己的名義直接對外簽訂合同,是商品的收貨人,可以直接向商檢機構報檢進口商品;后者是經過商檢機構注冊登記、受進口商品收貨人的委托向商檢機構報檢的代理報檢單位。當然,有的外貿單位經過商檢機構考核注冊,獲得代理報檢資格之后,也可以作為其他收貨人的報檢代理人。 (2)修訂前的商檢法只規定了收貨人為進口商品的報檢義務人,這次修訂時增加了收貨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理報檢的規定。這是由于我國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進口貿易量大大增加,企業的專業分工越來越精細,而且很多進口商品收貨人經營場所不在口岸地區,親自到口岸商檢機構辦理報檢手續不方便、成本高、效率低,客觀上需要委托專業代理報檢單位向商檢機構報檢。在代理報檢和配合商檢機構檢驗工作范圍內,代理報檢單位既享有一定的權利,又必須承擔相應義務,如果代理報檢單位違反商檢法規定的義務,同樣要承擔相應的行政或刑事責任。
本條規定的受理進口商品報檢的機構為報關地商檢機構。根據我國法律和有關報檢與通關的規定,進口貨物實行先報檢后報關的口岸管理模式,加強海關和商檢機構管理與配合,以方便貨主,提高口岸工作效率和物流速度。本法規定的向報關地商檢機構報檢也是出于方便通關的目的而設定的,適應了先報檢后報關的口岸管理模式。
“報檢”是指進口商品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向商檢機構申報、接受商檢機構對進口商品檢驗的行為。按照有關進口商品報檢規定,進口商品報檢時必須填寫報檢單,并隨附有關單證。報檢單內容包括進口商品的基本情況,如:收貨人、發貨人、數量、規格、貨值、輸出國、運輸工具、包裝方式、入境日期、目的地以及特殊檢驗要求等,隨附單證包括兩類:一類是貿易單據,包括合同、發票、裝箱單、提單、信用證、產地證、品質證明等,另一類是國家有特殊要求的進口商品檢驗所需的批準、認證或檢驗證明等。國家商檢部門對進口商品報檢的時限和地點作了具體規定,進口商品應在入境前或入境時向報關地商檢機構辦理報檢手續,進口貨物需要對外索賠出證的,應在索賠有效期前不少于20天內向到貨口岸或貨物到達地的商檢機構報檢。
商檢機構受理報檢后,經審核相關憑證,對不屬于國家禁止入境的商品同意入境,簽發《入境貨物通關單》,供海關驗放。根據國家商檢部門和海關總署的規定,2000年1月1日起,實行新的通關模式,對法定檢驗的進口商品,海關統一憑商檢機構簽發的《入境貨物通關單》驗放。《入境貨物通關單》上除載明進口商品的基本情況外,由商檢機構注明:“上述貨物業已報檢/申報,請海關予以放行”。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由于口岸檢驗條件、檢驗時間的限制和通關體制的因素,商檢機構對許多進口商品在受理報檢后,有些僅做抽樣工作,有些僅做外觀檢驗,或者直接簽發《入境貨物通關單》供海關驗放,抽樣、檢驗工作必須在貨物通關以后才能實施,或在使用地檢驗;有的進口商品檢驗還要結合調試、安裝過程實施檢驗,進口報關地與使用地不一致的,還要運輸至指運地由所在地商檢機構實施檢驗,即異地檢驗。因此,雖然進口商品報檢后,商檢機構已簽發了《入境貨物通關單》且海關已放行入境,但并不是已檢驗完畢,進口商品仍處于檢驗過程和監督管理之下,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仍然應當配合商檢機構實施檢驗,接受管理,對異地檢驗進口商品,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還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向到達地商檢機構申請檢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劉林一律師,男,1981年10月生,漢族,中共黨員,西北政法大學法學碩士,現為山東衡正源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專注于房地產、建設施工合同、醫療過錯糾紛、公司破產清算等相關法律服務。 執業來,辦理多起醫療過錯糾紛、民間借貸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等相關案件,參與辦理山東義信重機制造有限公司、莒南縣信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山東藍澳印務包裝有限公司、臨沂昌泰印務包裝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破產重整案件,結合破產實務經驗和問題撰寫的《偏頗性清償撤銷問題研究-以債務無人主觀態度為切入點》一文獲2017年山東省律師優秀論壇論文一等獎,受聘臨沂市首屆職工法律服務律師志愿者。先后擔任臨沂杰合隆紡織品有限公司、臨沂金正開拓家用電器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企業的常年法律顧問,與各類型企業、機構建立了密切、廣泛、良好的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2016年修正)
2016-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99修正)
1994-07-0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決定 附:修訂本(2010修正)
2010-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
2008-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進一步深化睦鄰友好合作關系的聯合聲明
2007-08-14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0-08-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處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勞改犯和勞教人員的決定[失效]
1981-06-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羅馬尼亞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7-02-2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申請解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七十七條有關規定的答復意見
2005-12-21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1985-09-06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1978年底以前頒布的法律進行清理情況和意見報告的決定
1987-11-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
1991-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2019修正)
2019-03-02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
2014-07-31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1年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2012-04-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6-05國務院關于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關于印發舟曲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