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出國組團的原則
第三章 出國任務的確定
第四章 出國團組人員的選派
第五章 出國人員的審批
第六章 出國事項的報批內容
第七章 出國人員政審
第八章 出國費用開支
第九章 護照、簽證的辦理
第十章 出國前準備
第十一章 攜帶物品與禮品
第十二章 出國人員境外紀律
第十三章 回國后的工作
第十四章 檢查與監督
第十五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因公臨時出國(境)團組的管理,規范出國人員行為,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全國外事管理工作的若干規定》(中發[2000]17號)和其他有關規定,結合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因公臨時出國(境)(以下簡稱“出國”)是指本行人員參加本行出國團組和由外單位組織的與本行業務有關的出國團組,在國(境)外停留時間不超過3個月的考察、訪問、參加國際會議、培訓等活動。
第三條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出國審批權集中在總行,各類出國團組由總行統一組織和集中管理。
第四條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總行辦公室歸口管理出國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分行和總行各部門指定專門處室和人員協助辦理有關事項。
第二章 出國組團的原則
第五條 出國組團必須堅持工作需要、確保質量。講求實效、精簡節約的原則,出訪須有明確的公務目的和實質內容。派出人員要有較高的政治和業務素質。
第六條 應由較低級別人員完成的出訪任務,不得選派較高級別人員;應由專業人員完成的出訪任務,不得選派非專業人員。
第七條 總行或同一分支機構的領導原則上不同團出訪,或同時分別率團出訪同一國家或地區。
第八條 出國團組中涉及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以外的人員,必須事先按規定程序經該人員所在單位的外事部門審核確認。
第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暗示或授意外國機構、人員發出出訪邀請,不得接受國內客戶和境外中資企業的資助或邀請出訪。
第三章 出國任務的確定
第十條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出國年度計劃由總行辦公室于每年初研究提出意見,經總行黨委批準后組織實施。
第十一條 出國年度計劃需作調整時,由總行辦公室將調整意見報總行黨委決定或按總行黨委調整后的計劃執行。
第十二條 出席重要國際會議,出訪任務涉及重要。敏感問題和赴熱點國家或地區的重要團組,總行行長出訪,均應事先征求我國有關駐外使領館的意見。
第四章 出國團組人員的選派
第十三條 總行辦公室按照年度出國計劃,分別就出國團組的規模、人員結構、出訪任務、出訪國家、國外邀請單位、時間期限、經費來源等提出意見,報分管行領導審核,總行行長審批。
第十四條 總行辦公室根據總行領導批準的組團意見,通知有關分行或總行有關部門提出具體入選,再由總行辦公室匯總并會簽人事部門后,報總行行長審批。
第十五條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人員參加外單位出國團組,凡與本行業務有直接關系,且工作需要、經費落實的,按本規定辦理報批手續。
第十六條 嚴禁索要、擠占企事業單位名額“搭車”出國。不得參加比本人職級低的外單位出國團組出訪。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人員一律不參加與本行業務無直接關系的外單位出國團組。
第五章 出國人員的審批
第十七條 總行行長出國,由總行辦公室起草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請示,報行領導審批后會簽中國人民銀行,再送外交部報國務院審批,并將審批結果報中央金融工委備案。
第十八條 總行副行長及相當職級的干部出國,由總行辦公室起草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請示,報總行領導審批后會簽中國人民銀行,再報中央金融工委審批。
第十九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正、副行長,計劃單列市分行行長及相當職級的干部出國,由分行向總行報送請示,經總行辦公室審核提出意見會簽人事部門后,報總行行長審批。
第二十條 總行部門領導及相當職級的干部出國,由所在部門提出申請,總行辦公室提出意見會簽人事部門后,經分管副行長審核,報總行行長審批。
第二十一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分行正處級(含)以下干部出國,由分行向總行報送請示,總行辦公室研究提出審核意見,會簽人事部門后函復。
第二十二條 總行機關正處級(含)以下干部出國,由所在部門提出申請,總行辦公室提出意見會簽人事部門后,報總行行長審批。
第六章 出國事項的報批內容
第二十三條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組織的出國團組,需提前60日報送請示或申請;擬參加外單位團組出國的人員,需提前45日報送請示或申請。
第二十四條 分行或總行部門報送請示或申請,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出訪國家、組團單位、團組名稱及人數,人員名單及工作職務和在團組中的職務。
(二)國外邀請單位、出訪目的和內容。
(三)出國日程安排,包括國外停留時間及全程路線。
(四)出國費用預算金額及來源。
(六)省級分行、計劃單列市分行報送總行的出國請示應有發文號和簽發人,并加蓋分行行章。
(七)聯系人、聯系電話。
第二十五條 報批出國事項時須附以下材料: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組織的團組,附國外邀請函及其譯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以外單位組織的團組,附組團單位出具的公函。
第二十六條 已經批準的出國團組,因故推遲成行在12個月之內的,只需寫明原因附在原報批材料后,即可到總行辦公室辦理有關出國手續,不需重新報批。如出訪國家或地區、出訪任務、邀請單位三項內容中有一項發生變化,均須重新辦理報批手續。
第七章 出國人員政審
第二十七條 正處級(含)以上的出國人員,政治審查與出國任務一并審批,須由所在單位填寫《出國人員備案表》,交人事部門歸入本人檔案。
第二十八條 副處級(含)以下的出國人員,須填寫《因公出國人員審查表》,由人事部門審查合格后出具政審批件。如果3年內再次出國,須填寫《出國人員備案表》。兩種表格均交人事部門歸入本人檔案。
第八章 出國費用開支
第二十九條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因公臨時出國的費用開支標準和管理辦法,按照財政部、外交部印發的《關于臨時出國人員費用開支標準和管理辦法的規定》(財外字[1995]250號)執行。
第三十條 出國團組要選擇經濟合理的路線,盡可能購買往返機票和乘坐中國民航班機。
第三十一條 出國人員的服裝應以整潔、大方為原則。制裝(包括衣箱、風雨衣及零星裝備)費用補助辦法如下:
(一)初次(即三周年為一期的第一次,下同)出國人員,相當于國家正副部長級的人員補助900元,其他人員補助700元。
(二)再次臨時出國距初次臨時出國在一周年以內者,不再補助;在第二、三周年中有臨時出國任務時(包括多次出國),不分職務,每周年給予一次150元的補助,沒有臨時出國任務的周年不享受。
(三)出國人員在國外工作時間超過6個月(包括同一個周年內多次出國在國外的累計時間超過半年的),除按上述規定發給補助外,再增發200元,三周年內只可享受一次。
(四)出國人員的制裝補助費由其工資所在單位發給。臨時借調的翻譯人員制裝補助費由所在單位負擔,確有困難或者臨時出國任務與其所在單位工作無關的,可由組團單位發給。
第三十二條 個人國外零用金按離、抵我國國境之日計算。每人每次出國在15日以內的,發給30美元;超過15日的,從第16日起,每人每日發給2美元。
第三十三條 出國人員在有出國任務的每一公歷年內,每人可一次自費購買外匯200美元。
第三十四條 出國人員旅行均應乘坐國際航班和國際列車。總行正副行長以及相當職級的人員,可乘坐飛機頭等艙、輪船一等艙、火車高級軟臥包廂;省分行正副行長及相當職級的人員,總行各部門領導及相當職級的人員,可乘飛機公務艙、輪船二等艙、火車軟臥;其他人員乘飛機經濟艙、輪船三等艙、火車硬臥。出國人員乘坐國際列車,國內段按國內差旅費的有關規定執行;國外段超過6小時以上的,按自然(日歷)天數計算,每人每日補助8美元。
第三十五條 出國人員在國外的伙食費、公雜費、住宿費標準和管理辦法如下:
(一)伙食費包干天數按離、抵我國國境之日計算。對方以實物形式提供膳食的,不實行包于辦法,也不得再報銷伙食費;對方以現金形式提供伙食費的、按規定標準包干,多退少補。
(二)不宜或不愿意實行伙食費包干的團組,可按《境外伙食費、住宿費、公雜費預算標準》規定的伙食標準憑原始單據,在標準內據實報銷。
(三)公雜費是指用于市內交通費、郵電費。辦公用品和必要的小費等。出國人員的公雜費應在規定的標準內據實報銷。
(四)總行正副行長及相當職級人員的住宿費,根據工作需要,本著節約的原則從緊安排,據實報銷;其他人員在規定的住宿費預算標準內據實報銷。
(五)由對方提供公雜費、住宿費的出國團組,所提供的費用低于預算標準的由組團單位補足,超過預算標準的部分應上繳,回國后均在預算標準內實報實銷。
第三十六條 出國團組在國外原則上不搞宴請,確有必要的,應連同出國活動計劃一并報批,其宴請費用按照所在國家每人每日的伙食費預算標準以就餐人數計算。
第三十七條 出國團組在出國前應按規定的標準編制出國預算,具體辦法如下:
(一)由團組負責人指定團組內兩名人員管理財務,錢賬分開,一人管賬,一人管錢;
(二)財務經辦人憑出國任務批件,按規定的標準填寫《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出國團組費用預算表》(不可預見費川按其他各項預算總額20%的標準計算),由團組負責人簽字,經總行辦公室和財務部門領導審核簽字后,憑此表和出國任務批件到總行財務部門辦理預領出國經費及換匯事宜。
第三十八條 隨外單位團組出國人員的費用標準與審批辦法,比照本行出國團組人員執行。
第三十九條 出國團組應遵循勤儉節約的原則,各項費用不得突破預算標準。兌換外幣應保存兌換水單。各項開支應索取、保留單據,確無單據的,需由經辦人記賬,團組內一名證明人簽字。
第四十條 報銷出國費用時,經辦人憑單據填寫《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出國團組費用支出表》,由團組負責人審核簽字,經總行辦公室和財務部門領導審核簽字后,到總行財務部門辦理報銷手續。經費的節余部分必須全部退還財務部門。凡違反規定者一律不予報銷。各種報銷憑證(單據)必須用中文注明日期、品名、數量、用途和金額,由經辦人和證明人簽字,金額較大的還應由團組負責人簽字。
第四十一條 出國團組對國外接待部門和國際組織贈發的零用金、生活補助費,應全部上交,不得挪用或私分。
第四十二條 出國團組在國內交際活動中必要的餐費、禮品費、交通費、通訊費及雜費等,由總行辦公室主任審批,總行財務部門據實報銷。
第九章 護照、簽證的辦理
第四十三條 總行辦公室指定專人負責辦理出國人員的護照、簽證。
(一)參加本行出國團組人員的護照、簽證,由總行辦公室統一辦理。
(二)本行人員參加外單位團組的,其護照由總行辦公室辦理;簽證由組團單位為其辦理。
(三)參加本行組團的外單位人員,其護照由所在單位辦理,簽證由總行辦公室統一辦理。
第四十四條 出國人員持有因公護照,且有效期在6個月以上的,必須繼續使用。
第四十五條 申請辦理因公出國護照、簽證的人員應為辦證人員留出充足的辦理時間,并按要求提供護照相片,填寫有關表格。
(一)申請辦理護照需7天時間,申請辦理簽證時間以所去國家在華使館的規定為準。
(二)護照相片須符合以下要求:
彩色小2寸免冠正面近半年相片10張。照相時著裝整齊、頭部不允許佩帶任何飾物。不允許使用一次成相或電腦合成的相片。相片背面需用鉛筆寫上本人的姓名。
(三)出國人員須本人填寫護照、簽證的有關表格。內容要真實完整,字跡要清晰可認,不得涂改。
(四)護照、簽證表格上的簽名,須由本人填寫,兩個簽名的筆體應一致。
第十章 出國前準備
第四十六條 出國團組在出國前,由總行辦公室組織進行外事紀律教育。
第四十七條 出國人員在出國前,需檢查出國證件及有關資料,如護照、國外邀請函、外匯攜帶證等。還應復印護照內個人資料頁及簽證頁備用,并與護照分開保管。從香港或澳門過境的團組,須攜帶辦公室為其開具的出境證明。
第十一章 攜帶物品與禮品
第四十八條 出國人員出國時不得擅自攜帶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音像制品及其他涉及國家秘密的物品;確因工作需要非帶不可的,應按照國家保密部門和海關的規定辦理有關手續。
第四十九條 出國人員出國時嚴禁攜帶珍貴文物和其他禁止出境的文物;瀕危的和珍貴的動物、植物(均含標本)及其種子和繁殖材料;各種毒品;帶有危險性的病菌、害蟲及其他有害生物的動物、植物及其產品;有礙人畜健康的、來自疫區的以及其他能傳播疾病的食品、藥品及其他違禁物品。
第五十條 出國人員回國時,不得違反規定攜帶大件免稅商品。
第五十一條 參照國際慣例,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代表團在出國時應準備必要的禮品,對外贈送禮品要適度。
第五十二條 外國人贈送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出國團組的貴重藝術品,金、銀、珠寶制品,設備器材,高級消費品(電視機、錄像機、電冰箱、計算機、收音機、攝影機、放映機、幻燈機、照相機、打字機、汽車、摩托車、自行車、地毯等),需逐級上交至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
外國人贈送的一般小禮品、紀念品,如圓珠筆、筆記本、打火機、手絹、紗巾、兒童玩具、食品以及一般的電子表、計算器之類,可由受禮單位或個人留用。
第十二章 出國人員境外紀律
第五十三條 出國人員在國外期間應提高警惕,堅持內外有別的原則,嚴格執行國家保密法規,保守國家秘密,遵守我國及當地國家法律,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
第五十四條 出國團組和人員應接受我國駐當地使領館的領導和監督,遇有重要問題應及時報告。
第五十五條 出國團組必須按批準的活動方案執行,不得繞道,不得增加出訪國家和地區,不得延長在外停留時間。特別是出訪歐洲申根簽證國家的團組,不得擅自增加出訪國家和地區。如日程確需改變的,需事先請示組團單位分管領導同意。
第五十六條 出國人員在國外期間必須嚴格遵守團組紀律,聽從團組負責人的指揮。無特殊情況,均應集體活動,未經團組負責人同意,不得私自外出。
第五十七條 對于在國外違反紀律,不聽從管理的人員,回國后應視具體情節輕重分別給予批評教育、紀律處分,觸犯刑法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第十三章 回國后的工作
第五十八條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出國團組及參加外單位出國團組的人員,均須在回國后30日內完成出訪報告,送交總行辦公室2份備案。
第五十九條 出國人員須在回國后30日內將出國費用報銷事宜辦理完畢。
第六十條 出國人員回國后,須在30日內將本人護照交派出單位統一管理。總行機關人員的護照交總行辦公室外事處;其他人員交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辦公室。
第十四章 檢查與監督
第六十一條 嚴禁公費出國旅游或變相公費出國旅游。
第六十二條 加強對出國人員在境外活動的監督與檢查。對違反黨和國家外事方針政策、外事紀律和外事規章制度的人員,應由紀檢、監察部門認真查處。總行辦公室做好配合協調工作。重大外事違紀事項的處理結果,按國家有關規定由總行及時報告外交部。
第六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和總行各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嚴格把關,對不符合規定或弄虛作假的因公出國團組或人員,應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時向分管領導報告。
第六十四條 各級分支機構分管外事工作的領導和外事經辦人員,因把關不嚴、弄虛作假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因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貪污受賄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十五章 附則
第六十五條 本規定由農發行總行負責解釋、修訂。
第六十六條 本規定從2001年7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尼泊爾王國保持友好關系以及關于中國西藏地方和尼泊爾之間的通商和交通的協定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0-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移管被判刑人的條約》的決定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關于合作打擊非法販運麻醉藥品、精神藥物及其前體的協議》的決定
200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正確理解和執行《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的答復
1992-01-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制定的法律、法令效力問題的決議
1979-11-29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
1992-04-03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修訂]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2005-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986-03-19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9-04-17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2019-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3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3-02-27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0-07-22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的決定
2010-04-24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
2009-12-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的意見
2009-08-15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09-04-22國務院法制辦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09-03-23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3-20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
200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