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月3日 開行發[2000]40號)
各分行,總行各廳局、直屬單位:
為進一步規范我行貸款項目的財務評審工作,加強財務風險分析,提高評審質量,更好地為貸款決策提供依據,現將《國家開發
銀行貸款項目財務評審暫行辦法》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執行中如有問題,請反饋總行財務分析局。
附: 國家開發銀行貸款項目財務評審暫行辦法
?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規范國家開發銀行(以下稱“開發銀行”)貸款項目的財務評審工作,加強財務風險分析,提高評審質量,更好地為貸款決策提供依據,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開發銀行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貸款項目財務評審工作遵循“科學公正、防范風險”的原則。
?第三條 貸款項目財務評審的重點是借款人財務狀況、項目財務效益、綜合償債能力、擔保條件和綜合財務風險。
? 第二章 借款人財務評審
?第四條 借款人財務評審的對象是指向開發銀行
申請貸款的
企業法人。
?第五條 借款人財務評審的目的是通過財務分析和預測,對借款人的承貸能力和財務風險因素作出判斷。
?第六條 借款人財務評審的主要依據是借款人經審計的近三年財務報表、審計報告、同業同類企業相關財務資料及其他有關資料。
?第七條 借款人財務評審綜合采用結構分析、比較分析、趨勢分析和比率分析方法,評價借款人財務狀況。
(一)分析借款人近三年資產資金結構和損益結構,并與同業同類企業水平比較,判斷其財務結構的合理性、穩定性及其變動趨勢。
(二)計算借款人近三年盈利比率、效率比率、杠桿比率、流動比率和增長比率,并與同業同類企業水平比較,分析借款人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并預測其發展趨勢。
(三)分析借款人近三年及貸款項目建設期的現金流量狀況和變動趨勢,判斷項目自有資金來源的可靠性。
? 第三章 貸款項目財務評審
?第八條 項目財務評審的目的是根據國家投融資政策、財稅制度和價格體系,測算項目的財務效益、成本費用和評審指標,考察項目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
?第九條 項目財務評審的主要內容包括:投資估算及資金來源、成本費用、銷售收入及有關稅費、盈利能力、償債能力和不確定性分析。
新建項目和改擴建項目應采用不同的財務評審辦法。新建項目直接測算財務效益;改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按“有無項目法”或“增量法”測算財務效益。
?第十條 投資估算及資金來源
(一)項目總投資包括建設投資和流動資金。
建設投資由建筑工程費、設備及工器具購置費、安裝工程費、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基本預備費、投資方向調節稅、漲價預備費和建設期利息等構成,前六項為靜態投資,后兩項為動態投資。建設投資評審,主要分析投資估算的合規性和投資構成的合理性。
流動資金為項目建成投產后正常經營所需要的營運資金,可依據行業的具體情況采用“分項詳細估算法”或“擴大指標估算法”進行估算。“分項詳細估算法”一般對流動資金的主要構成要素即存貨、現金、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進行估算。“擴大指標估算法”一般參照同類生產企業流動資金占銷售收入、經營成本或固定資產投資比例等進行估算,也可根據單位產量占用的流動資金估算。流動資金的30%部分為鋪底流動資金。
(二)評審項目籌資方案,要重點分析各種資金來源的可靠性與
合法性。資本金在項目總投資中所占比例、結構以及鋪底流動資金來源以國家有關規定為準。項目投資中的債務性資金須有其他出資方的書面承諾意見或其他證明材料。
?第十一條 成本費用
編制總成本費用測算表,計算總成本費用和經營成本、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
?第十二條 銷售收入及有關稅費
計算期內產品產銷量應依據市場預測結果確定。壟斷行業、國家定價產品以及市場價格難以預測的高科技產品,其銷售價格應根據產品成本費用、稅金、合理利潤水平及債務清償要求等綜合測算確定;競爭性行業產品應采用市場預測價格。產品產銷量和價格均應分析其實現的可能性。
銷售稅金及附加按項目產品適用的稅種、稅目、稅率和計征辦法分別計算。
?第十三條 盈利能力
編制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計算財務內部收益率(FIRR)、財務凈現值(FNPV)和投資回收期(Pt)。根據行業財務評審需要,還可補充選用投資利潤率、投資利稅率和資本金利潤率等盈利能力指標。
?第十四條 償債能力
編制項目借款還本付息測算表,計算項目償債覆蓋率或項目借款償還期。
(一)償債覆蓋率
償債覆蓋率是將
項目貸款條件(貸款年限、利率、寬限期、還款方式和每年應還本金)作為約束條件下,可還款資金與應還本金的比率。
償債覆蓋率=〔(折舊+攤銷費+未分配利潤+其他資金)/應還本金〕×100%
償債覆蓋率在還款期內逐年計算,并據此以當年還款額占總借款額的比率為權重計算平均償債覆蓋率。
(二)借款償還期
借款償還期是指在設定償債覆蓋率的條件下,從借款開始到全部貸款清償完畢所需要的時間。
借款償還期=(借款償還后開始出現盈余年份-開始借款年份)+(當年應還本金/當年可用還款資金)
?第十五條 不確定性分析
不確定性分析采用敏感性分析和盈虧平衡分析。如需要也可做概率分析。
(一)敏感性分析
一般對產品產量、產品價格、經營成本、項目投資等進行單因素分析。
(二)盈虧平衡分析
主要計算產品產量或產品價格的盈虧平衡點。
? 第四章 綜合償債能力評審
?第十六條 綜合償債能力評審,是在借款人財務評審和貸款項目財務評審的基礎上,對項目建成后借款人償債能力做出的總體評審。
?第十七條 編制借款人貸款本息綜合償還測算表,計算綜合償債覆蓋率或綜合借款償還期。
(一)新建項目
借款人綜合償債能力即為項目償債能力。
(二)改擴建項目
1.采用“有無項目法”計算時,若項目范圍和企業范圍一致,借款人綜合償債能力即為“有項目”的償債能力;若項目范圍和企業范圍不一致,用“有項目”效益與“有項目”范圍外的企業效益相加計算借款人綜合償債能力。
2.采用“增量法”計算時,用“無項目”效益與增量效益相加計算借款人綜合償債能力。
? 第五章 財務風險分析
?第十八條 貸款項目財務風險分析運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借款人、貸款項目和擔保能力的財務風險進行分析判斷。
?第十九條 借款人財務風險分析主要從商業信譽、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潛力判斷風險程度。
?第二十條 貸款項目財務風險分析主要從盈利能力、清償能力、不確定性因素和資本結構比率判斷風險程度。
?第二十一條 擔保條件分析包括保證、抵押和質押條件分析。
(一)保證條件分析主要是分析保證人的財務狀況、保證資格及能力,并計算擔保系數。保證人財務能力分析參照借款人財務評審方法執行。
擔保系數=(目前負債總額+或有負債總額+本次擔保額)/資產總額
(二)抵押和質押擔保條件分析,依據開發銀行有關規定重點對抵押與質押物的法律有效性及價值充分性進行分析。
?第二十二條 采用綜合風險度量化模型測算財務風險程度。
? 第六章 財務評審意見及建議
?第二十三條 根據對借款人承貸能力、貸款項目財務效益、擔保條件和綜合償債能力的評審,提出財務綜合評審意見。
?第二十四條 根據貸款財務風險定性、定量分析結論,提出風險防范的措施建議。
? 第七章 附則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原則上適用于申請我行貸款的各類項目貸款條件的財務評審。我行現行貸款項目財務評審辦法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準。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項目評審中的有關附表參照《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二版)》及行業有關細則編制;有關評審參數及標準將逐步公布并適時調整。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由財務分析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附件:1.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匯總表(略)
2.借款人財務分析參考表(略)
3.借款人財務分析指標計算公式一覽表(略)
4.關于《國家開發銀行貸款項目財務評審暫行辦法》的起草說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