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1日 工銀技〔1995〕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計劃單列市分行技術改造信貸處:
為適應我行逐步向國有商業銀行轉化的需要,更好地貫徹總行下發的《中國工商銀行資產風險管理辦法(試行)》,總行技術改造信貸部在對試點行進行調查研究,在全國選擇不同類型的企業進行抽樣測算,并征求各分行意見的基礎上,結合
固定資產貸款特點,制定了《中國工商銀行固定資產貸款風險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現將此文下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試行。試行中如有問題,請及時向總行技術改造信貸部反映。
附: 中國工商銀行固定資產貸款風險管理實施細則(試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向國有商業銀行轉化的需要,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實行資產風險管理的有關規定和《中國工商銀行資產風險管理辦法(試行)》,結合我行多年來固定資產
貸款管理的經驗,并參照國外商業銀行經營管理慣例,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 制定本實施細則的基本宗旨是:具體落實《中國工商銀行資產風險管理辦法(試行)》中關于對資產實行風險量化管理,分專業考核的要求,建立固定資產貸款風險管理系統,逐步實現固定資產貸款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程序化。
第三條 固定資產貸款風險管理系統由貸款風險評價、貸款的風險控制、貸款質量監測與考核、風險貸款處置及貸款安全保障機制組成。
第四條 固定資產貸款風險管理遵循量化管理、防范為主、努力轉化、及時
補償的原則,對增量重在風險的事前防范,對存量重在風險的轉移消化,對已有的損失重在及時補償。
第五條 本辦法適用于我行發放的固定資產
貸款業務,外幣業務可參照我行外匯貸款風險管理的辦法執行。
第二章 貸款風險評價
第六條 貸款風險是指借款方不能按期償還貸款本息的可能;風險貸款資產是指那些銀行難以清收本息的貸款資產。
第七條 申請我行固定資產貸款的企業,必須由我行(或我行認可的信用等級評定機構)對其進行企業信用等級評價。企業信用等級依次分為AAA、AA、A、BBB、BB、B六級,相應的等級系數分別為0.4、0.5、0.6、0.7、0.8、1.0。
第八條 銀行受理
企業貸款申請后,應及時按照我行有關規定的要求,對貸款項目進行評估(或審查),測算主要財務效益指標,并用固定資產
項目貸款風險等級評價指標:企業信用等級、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償債保證率、貸款期限、內部收益率等(見附表一)測算項目的風險等級。
第九條 依據測算得分多少,確定固定資產貸款項目風險等級,依次為AAA、AA、A、BBB、BB、B六級,相應的風險等級系數分別為0.4、0.5、0.6、0.7、0.8、1.0。
第十條 根據不同貸款方式對貸款風險程度的影響大小確定不同的貸款方式風險系數(見附表二、附表三)。
第十一條 根據貸款項目風險等級系數和貸款方式風險系統預測固定資產貸款風險度(風險含量):
固定資產貸款風險度(風險含量)=貸款方式風險系數×貸款項目風險等級系數
第三章 貸款的風險控制
第十二條 貸款決策是在對貸款項目及其借款企業全面綜合評價的基礎上進行的,貸款風險度大小是貸款決策的主要依據。
第十三條 貸款風險度是確定貸款審批權限的一個重要指標
貸款風險權重額=貸款風險度×貸款金額
為達到提高信貸資產質量的目的,應根據各地實際情況設定各級行風險權重授信額,適當上收風險度大的貸款和適當下放風險度小的貸款的審批權限,逐步形成按貸款風險度大小確定貸款限額的分級審批管理制度。
第十四條 對以下幾種情況,一般不予貸款:(1)信用等級為BB級、B級企業的
貸款申請;(2)BBB級企業主要相關財務指標(資產負債率和償債保證率)較差的;(3)企業貸款資產風險度大于0.6的;(4)固定資產項目貸款風險等級評價的七項指標中,任何一項指標得分為零的;(5)固定資產貸款風險度大于0.6的。
第十五條 固定資產貸款必須全部實行有效擔保或有效抵押。
第十六條 逾期、呆滯、呆帳固定資產貸款要分別控制在占固定資產貸款余額的10%、5%、2%以內,要求逐步下降到8%、5%、1%以內,并對這三類貸款實行專門管理。
第四章 貸款質量監測與考核
第十七條 貸款發放后,貸款行應定期對貸款的質量及風險程度進行檢查、監測、考核。
第十八條 按照貸款逾期程度和債務清償的可能性,將銀行已經發放的貸款(貸款資產)劃分為正常貸款、逾期貸款、呆滯貸款和呆帳貸款第四種類型。
正常貸款指在
借款合同規定期限內,預計借款人能按時歸還本息的貸款。
逾期貸款是指根據借款合同規定期限(含展期),逾期兩年以內,且預計借款人能夠清償全部本息的貸款。
呆滯貸款指根據借款合同規定期限,逾期二年以上或
銀行貸款后,因借款人償債能力不足難以償還本息的銀行貸款。
呆帳貸款是指:(1)借款人和擔保人被依法宣告破產,清算后不能還清的貸款;(2)借款人死亡,以其財產或遺產清償后未能還清的貸款;(3)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災害或
意外事故損失巨大而且不能獲得保險補償,確實無力償還的貸款,或獲保險補償仍不能還清的貸款;(4)經國務院專案批準核銷的逾期貸款。
第十九條 按照四種貸款資產存在形態對貸款安全的影響,分別確定其相應的貸款形態風險系數為1.0、1.5、2.0、2.5。
第二十條 貸款行依據下述公式確定單筆存量固定資產貸款資產風險度。
固定資產貸款資產風險度=企業信用等級系數×貸款方式風險系數×貸款形態系數
貸款資產風險度大于0.6的視為風險貸款資產。
貸款行依據下述公式確定一個企業、部門和轄區的全部固定資產貸款資產風險度
∑固定資產貸款資產風險權重額
全部固定資產貸款資產風險度=──────────────
∑固定資產貸款金額
(其中:固定資產貸款資產風險權重額=固定資產貸款金額×固定資產貸款資產風險度)
對全部固定資產貸款資產風險度大于0.6的企業列為高風險企業進行監測,并實行嚴格管理。
第二十一條 切實加強固定資產貸款的貸后跟蹤管理工作。根據不同的貸款資產風險度規定相應的檢查間隔期。每個檢查期都應提供跟蹤監測考核的報告,對風險度大于0.6的貸款應有專人管理。
第二十二條 建立貸款質量監測制度,各級行定期上報貸款資產質量監測表(見附表四)。各省級行于每半年后二十五日內將貸款資產質量監測表報總行。
第二十三條 上級行負責對轄區和部門的全部固定資產貸款資產的檢查與考核,并設定以下五個監測指標。
(1)全部固定資產貸款資產風險度
逾期貸款余額
(2)逾期貸款率=──────────×100%
全部固定資產貸款余額
呆滯貸款余額
(3)呆滯貸款率=──────────×100%
全部固定資產貸款余額
呆帳貸款余額
(4)呆帳貸款率=──────────×100%
全部固定資產貸款余額
應收未收利息
(5)應收利息比例=──────×100%
利息收入總額
(式中分子應收未收到利息包括表內固定資產貸款應收未收利息與表外固定資產貸款應收未收利息,分母包括已收固定資產
貸款利息加分子項。)
上級行定期測算和通報全部固定資產貸款資產風險情況,并作為考核行長政績的主要指標之一。對全部固定資產貸款資產風險度較大的轄區和部門要進行檢查和整頓。同時,上級行對這些轄區的信貸投放要實行區域控制。
第五章 風險貸款的處置
第二十四條 企業發生合資、合作、合并、兼并、股份制改造等行為而導致
企業法人變更時,所欠銀行貸款本息應由新的法人承擔。銀行應督促企業更換借據,重新
簽訂借款合同、辦理抵押、擔保
手續,并訂立貸款分期償還協議。
第二十五條 銀行對分立和改組企業應落實
債權債務,銀行應監督其按分立或改組后實有資產所占比例將債務分置于各分立和改組企業,并重新辦理
抵押擔保手續。必要時可依法追索。
第二十六條 對逾期貸款,貸款行要加強管理,督促催收。必要時可與企業共同簽訂貸款清償協議,重新辦理抵押、擔保手續,并監督企業予以清償。
第二十七條 對呆滯貸款,銀行必須設立專戶進行監督管理,可相應成立專職部門清收。
第二十八條 對解散企業,貸款行應落實好全部債權債務;對破產企業,貸款行應依據規定清收貸款本息。確已無法收回形成呆帳、壞帳的,按有關規定及時沖銷貸款本息。
第六章 貸款風險管理保障機制
第二十九條 建立審貸分離和集體審查貸款的貸款風險防范系統,各行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對現有信貸機構進行調整,或在信貸部門內部應明確貸款調查、貸款審查、貸款管理和貸款檢查職責。并成立貸款審查委員會,實行集體審批貸款。
第三十條 貸款調查評估職能:負責對項目風險等級和貸款風險度的測算,對產品和行業經濟形勢調查分析,確保調查和評估情況屬實,對調查評估和測算結果負責。
第三十一條 貸款審查職能:負責對貸款的初審,審查擬貸項目是否符合貸款條件,并負責向貸款審查委員會起草報告,承擔貸款審查不嚴的責任。
第三十二條 貸款管理職能:負責貸款發放,貸后跟蹤管理及貸款的回收工作,承擔跟蹤管理不嚴,貸款回收不力的責任。
第三十三條 貸款檢查職能:負責對貸款資產的檢查、反映和通報風險貸款資產并參與呆帳核銷工作。同時應對造成貸款失誤的有關責任人提出處理意見。貸款檢查人員承擔檢查失誤和督導不力的責任。
第三十四條 成立貸款審查委員會,專司權限內的貸款審查,審查委員會用例會制度的形式審查貸款。委員會決策失誤導致的損失,由委員會和貸款最終審批人共同
承擔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五條 各分行在試行中,要圍繞本實施細則進行相應的配套改革,制定具體實施意見,報總行備案。
第三十六條 本實施細則自頒發之日起執行。以前規定中凡與本實施細則相抵觸的,以本實施細則規定為準。
第三十七條 本實施細則由中國工商銀行總行技術改造信貸部制定并負責解釋。
注:評定指標說明及表格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