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政辦發〔2012〕49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直屬各單位:
《衢州市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暫行辦法》已經市政府第1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二○一二年五月八日
衢州市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優化環境資源配置結構,提高環境資源配置效率,促進污染減排和環境質量改善,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和《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浙政發〔2009〕47號)、《浙江省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暫行辦法》(浙政辦發〔2010〕132號)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堅持統一政策、屬地管理,新老劃斷、區別對待,循序漸進、依法依規,公開公平、社會監督的原則。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的污染物,是指現階段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項主要污染物。
本辦法所稱的排污權,是指排污單位按排污許可證許可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向環境直接或間接排放污染物的權利。排污單位的排污權以排污許可證的形式確認,排污權的有效期限與排污許可證期限一致。
本辦法所稱的排污權有償使用,是指在區域排污總量控制的前提下,排污單位依法取得排污權指標,并按規定繳納排污權有償使用費的行為。
本辦法所稱的排污權交易,是指在區域排污總量控制的前提下,排污單位對依法取得的排污權指標進行交易的行為。
第四條 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適用于取得排污許可證的排污單位。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污權交易原則上在市區或縣(市)范圍內進行,需跨市區或縣(市)交易的,須經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初審后報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污權交易可在全市范圍內進行。
第五條 各級環境保護、財政部門會同發展改革、經信、稅務、物價、法制等部門共同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排污權交易管理細則,排污權儲備及收儲、出售或出讓的具體管理規定,加強對市級交易平臺的監管,加強對縣級環境保護部門的指導,推動形成有效的排污權交易和管理機制。市財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排污權有償使用費收支、排污權儲備資金管理辦法,加強對縣級財政部門的指導。市價格行政主管部門要會同環境保護部門制定排污權有償使用費征收標準,加強排污權交易價格監管,加強對縣級排污權有償使用費征收標準制定的指導。
第六條 市里設立衢州市排污權交易中心,負責排污權交易的業務指導、信息提供、咨詢服務、技術核算和評估,辦理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業務等工作。
各縣(市)可設相應的排污權交易機構,負責轄區內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業務工作及承擔衢州市排污權交易中心委托的事項。
第七條 排污單位實行排污權有償使用、開展排污權交易,不免除環境保護的其他法定義務。
第二章 初始排污權指標的核定、分配和有償使用
第八條 初始排污權指標的核定、分配實行分級管理。總裝機容量30萬千瓦以上燃煤發電企業的排污權指標核定、分配,按《浙江省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暫行辦法》(浙政辦發〔2010〕132號)的規定,由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衢州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柯城區、衢江區所轄范圍內的排污權指標核定、分配;各縣(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的排污權指標核定、分配。為保障重大項目建設的環境容量,加強對排污權交易市場的調控,市、縣兩級應建立排污權儲備與調控機制。
第九條 排污單位的初始排污權指標由負責該排污單位排污許可證管理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本著尊重歷史、推進改革的精神,按照排污權指標核定技術規范進行核定,并經公示后確定。公示時間不少于15日。
第十條 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現有排污單位核定初始排污權指標總量,應以上級下達的區域排污總量控制指標為基數,落實污染減排的要求,并可儲備一定量的排污權指標。
第十一條 排污單位對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核定的排污權指標不服的,可在公示期間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復核,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接到復核申請之日起10日內,作出復核決定;也可就排污許可證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
第十二條 參加排污權交易的單位,應按規定實行初始排污權有償使用;初始排污權的有償使用費征收標準,由市價格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并報省價格、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三章 排污權交易
第十三條 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和排污單位需要新增排污權指標的,應通過排污權交易取得。
第十四條 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和排污單位新增或出售排污權指標,均應通過排污權交易機構的平臺進行交易。排污權交易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和市場調節相結合。
市、縣兩級應逐步建立排污權儲備。政府或有關部門可以向市場購入排污權用于儲備。政府或有關部門儲備的排污權,可直接入市出售以調控市場或用于保障重大項目建設。環境保護、財政、價格行政主管部門要制定排污權儲備的具體管理規定,健全排污權收儲、儲備排污權出售或出讓的運作機制。
第十五條 排污單位出現排污權指標閑置的,閑置期如超過1年,應向核發排污許可證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閑置期超過3年的,其閑置的排污權指標由政府或有關部門收回。
第十六條 需要購買或出售排污權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或排污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向相應的排污權交易機構提交相關申請、證明材料。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排污權交易機構應當主動公布需提交的材料目錄及辦理情況。
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對參與排污權交易單位的主體資格、排污權限進行審核,核定交易雙方的具體排污權指標,并對排污權交易協議進行確認。
排污權交易雙方達成交易協議后,必須簽訂排污權交易合同。交易合同由排污權交易機構統一提供,一式4份,核發排污許可證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排污權交易機構、交易雙方各執1份,并報上一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排污權交易出現爭議的,相關單位可以向排污權交易機構申請調解,爭議涉及排污權交易機構的,相關單位可以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調解,也可以按約定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七條 排污權交易合同生效后,排污單位必須按規定到核發排污許可證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辦理排污權變更登記手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核發、變更或注銷排污許可證。
第十八條 需要臨時新增排污權或有富余排污權指標需要臨時出售的排污單位,可以向排污權交易機構申請交易。臨時排污權交易的單位期限為1年。
第十九條 跨行政區域交易排污權,需符合出讓區域的排污總量控制要求、符合受讓區域的環境功能達標要求,經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初審后報省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批。交易的排污權指標仍納入出讓區域的排污總量控制指標,待排污權有效期滿后再轉入受讓區域。
第四章 資金管理
第二十條 排污單位繳納的初始排污權有償使用費屬國有資源類政府非稅收入,應全額上繳財政,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第二十一條 總裝機容量30萬千瓦以上燃煤發電企業的排污權有償使用費由省排污權交易中心代為收取,其他排污單位的排污權有償使用費,根據管理權限由相應的排污權交易機構代為收取。
第二十二條 為加強對排污權交易市場的調控,確保重點建設項目的需要,各級財政可安排一定的排污權儲備資金。要加強排污權儲備資金的管理,規范排污權收儲、出售或出讓的核算。
第二十三條 各級財政要支持排污權交易平臺建設、排污權交易機構的運行和管理以及排污權交易技術的研發應用。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四條 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排污單位排污權使用行為的執法監管,依法查處超過排污權指標排放污染物的行為。
第二十五條 各級環境保護、財政、審計、價格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掌握本轄區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情況,加強對排污權交易和排污權交易機構運作的監管,及時查處各種違法違規行為;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二十六條 加快構建排污權交易管理信息系統。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初始排污權核定、分配的信息和排污權交易機構的排污權供求、交易信息應實時匯集到排污權交易管理信息系統,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國家、省對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有新規定的,從其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2018修正)
2018-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10年修正)
2010-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2007-03-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保護委員會改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的決定
1994-03-2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領事協定》的決定
2000-07-0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文物的規定適用于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古人類化石的解釋
2005-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加入《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的決定
1991-03-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的決定
1997-05-0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問題的答復
1997-01-03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6年)
2016-02-06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
2014-02-16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14)
2013-12-11工傷保險條例(2010修訂)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01-28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2-10-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保定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8-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衛生部等部門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1-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福建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1-08-0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民銀行、監察部等部門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
2011-05-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
2011-02-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安委會關于集中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的通知
2010-07-27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對埃塞俄比亞等32個最不發達國家部分商品實施零關稅的通知
2010-06-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體育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3-30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
200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