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05年11月21日經市人民政府第59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二○○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天津市電磁輻射環境保護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了防治電磁輻射污染,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帶有本條第二款所列電磁輻射作業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
本辦法所指電磁輻射,是指廣播電視設施、無線通訊設施和雷達等在信息傳遞中發射的電磁波,高壓送變電設施、電氣化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在運行中產生的電磁輻射,以及工業、科學、醫療設備應用中產生的電磁輻射。
第三條 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電磁輻射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市無線電管理、廣播電視、電力、信息產業、民航、鐵路、衛生、軌道交通等主管部門,依照各自職責,協同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電磁輻射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第四條 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建立本市電磁輻射環境監測網絡,定期發布電磁輻射環境質量狀況公報。
第五條 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照《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8702-88),負責確認本市電磁輻射建設項目或設備的豁免水平。
前款所稱豁免水平是指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對應用或伴有電磁輻射活動免于管理的限值。
第六條 建設電磁輻射項目或購置電磁輻射設備的,應當遵守國家和本市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
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確定未列入國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中的電磁輻射建設項目或設備的環境保護管理類別,并向社會公布。
第七條 電磁輻射的建設項目或設備與周圍建筑物之間的防護距離,應當符合經批準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要求,建設項目或設備的電磁輻射強度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
第八條 從事帶有電磁輻射作業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將電磁輻射的種類、強度、用途、方式以及污染防治設施等向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辦理申報登記手續,并提供污染防治方面的有關資料。
電磁輻射在種類、強度、用途、方式以及污染防治設施等方面發生重大改變的,應當在15日前向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
本辦法實施前,未辦理申報登記手續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在本辦法實施之日起3個月內補辦電磁輻射申報登記手續。對不符合本辦法規定和國家標準,污染嚴重的,要采取補救措施,難以補救的要依法關閉或搬遷。
第九條 從事帶有電磁輻射作業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保持電磁輻射污染防治設施的正常運轉,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閑置。
確有必要拆除或者閑置的,應當在15日前向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說明拆除或閑置理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接到申請后,對電磁輻射強度和防護距離能夠達到規定要求的,應在20日內予以批準。
第十條 從事帶有電磁輻射作業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制定電磁輻射的監測方案,并向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從事帶有電磁輻射作業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監測方案進行監測,也可以委托具有法定資質的單位進行監測。監測中發現異常的,應當及時向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第十一條 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對本市從事帶有電磁輻射作業活動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現場檢查。被檢查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要的資料和數據。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為被檢查單位和個人保守技術和商業秘密。
第十二條 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本市電磁輻射污染事故應急方案,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執行。
第十三條 從事帶有電磁輻射作業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制定電磁輻射污染事故應急預案,并向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加強電磁輻射防護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建立安全責任制,防止發生電磁輻射污染事故。
第十四條 造成電磁輻射污染事故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應急預案采取處理措施,在污染事故發生后24小時內向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和有關主管部門報告,并協助調查,接受處理。
第十五條 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接到污染事故報告后,應當按照本市電磁輻射污染事故應急方案及時組織監測,確定污染程度和范圍,采取相應的控制污染措施。
第十六條 造成電磁輻射污染事故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查明事故原因,并向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交書面事故報告。
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對事故的原因、性質、污染程度和范圍、危害后果和責任等進行全面調查,并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有關部門依法做出處理決定。
第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處罰款:
(一)排放的電磁輻射強度超過國家規定標準的,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二)拒報、謊報或瞞報有關申報登記事項的,處3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三)擅自拆除、閑置電磁輻射污染防治設施的,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四)未制定電磁輻射監測方案或在監測中發現異常未及時向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的,處3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五)被檢查的單位和個人拒絕檢查或者在檢查中弄虛作假的,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六)未制定電磁輻射污染事故應急預案的,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第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四條規定,未在規定時間內向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報告污染事故的,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處1萬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辦法,造成電磁輻射污染事故的,由市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處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并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
第十九條 對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單位或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 國家對軍用設施、裝備的電磁輻射污染防治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2017年修正)
2017-06-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社會治安問題的意見
1998-07-12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3-03-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規定的解釋
2004-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建筑業安全衛生公約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989-04-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1983-03-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海南省的決定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986-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專利代理條例(2018修訂)
2018-11-06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8)
2018-09-18機關團體建設樓堂館所管理條例
2017-10-05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支持蘆山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3-07-15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3-03-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年)的通知
2013-03-02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3-02-04國務院關于修改《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2-10-24國務院關于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的批復
2012-02-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浙江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