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中、省駐慶各單位:
《中國慶陽網站網絡留言辦理暫行辦法》已經市政府同意,現予印發,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慶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5年2月3日
中國慶陽網站網絡留言辦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中國慶陽網站網絡留言辦理工作,提高辦理質量和水平,推動網絡留言辦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根據《國務院信訪條例》、《甘肅省信訪條例》、《中共甘肅省委辦公廳關于印發〈網民留言辦理工作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甘辦發〔2012〕38號和《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網民留言辦理工作辦法〉的通知》甘政辦發〔2012〕143號,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中國慶陽網站網絡留言是指:公民通過互聯網絡,在中國慶陽網站《網絡留言辦理反饋系統》中給市政府領導、市政府部門、縣區政府和中省駐慶單位的意見建議、投訴求助和咨詢網貼等電子信函,以下簡稱網絡留言。
第三條 網絡留言內容一般可分為咨詢、求助、建議、投訴、舉報、其它等六大類。受理內容為:對人民政府頒布的規章等規范性文件的意見和建議;對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工作部門的意見、建議和批評;對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工作部門工作人員失職行為的申訴、控告或者檢舉;不服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工作部門處理決定的申訴;屬于人民政府職權范圍內的其它信訪事項。對各種惡意攻擊性留言,內容重復且不具備答復條件的留言或違法案件等留言不列為受理范圍。
第四條 做好網絡留言辦理工作,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促進發展的原則,實事求是,客觀公正,重視民意,服務群眾,屬地管理,分級負責,依法、合理、及時處理留言中反映的情況和問題。
第二章 責任分工
第五條 給市政府領導的網絡留言辦理工作由市政府對口協調秘書長及辦公室相關科室負責收集(認領)、整理、呈報、轉辦、督辦和回復。
第六條 各縣(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中省駐慶各單位負責涉及本縣(區)、本部門、本單位職責范圍內網絡留言的收集(認領)、整理、呈報、承辦(核查、處理)、回復。
第七條 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負責《中國慶陽網絡留言辦理反饋系統》的規劃建設和管理運維,負責網絡留言辦理工作的審核、督促、數據統計分析、考核通報等具體工作。各縣(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中省駐慶各單位要加強對網絡留言辦理工作的領導,把網絡留言辦理工作納入議事日程,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親自參與,工作人員具體負責,確保網絡留言認真辦理、及時回復。
第三章 辦理程序
第八條 承辦單位根據具體內容,將網絡留言分為三種方式辦理。
限時辦理件:辦理時限為5個工作日。對具備及時辦理回復條件的網絡留言,應按時辦理回復;對所涉及問題因客觀條件限制或其它原因當前無法解決,需以后逐步解決的,應將有關情況詳細解釋清楚,取得網民的理解和支持;對網民的建言獻策,應認真對待,作為決策參考的相關資料,回復時應主動說明采納了的建議和意見情況。
承諾辦理件:對網絡留言所涉及的問題相對復雜,確需一定的處理周期或列入計劃逐步解決,應在5個工作日內回復處理情況或列入計劃情況,做好解釋說明工作,并承諾辦結的最后時限。待辦理完結后二次回復辦結情況。
聯合辦理件:對網絡留言反映的問題涉及多個部門多頭管理的,需一定的處理周期或多部門辦理意見不一致時,主辦單位應在5個工作日內呈送市政府相關領導研究協調處理,并在15個工作日內辦理答復。
第九條 網絡留言辦理反饋工作按照簽收(認領)-整理-辦理(轉辦)-督辦-承辦(核查、處理)-回復的程序進行。
第十條 簽收(認領)、整理。根據責任分工,市政府辦公室、各縣(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中省駐慶各單位網絡留言辦理人員收到中國慶陽網站網絡留言督辦短信后,要在2個工作日內簽收(認領)網絡留言,按照“按時簽收、積極認領、整理有序、文字清晰、體現原貌”的工作要求,負責對網絡留言進行簽收(認領)和整理,建立網絡留言登記、轉送、辦理情況工作臺賬。
第十一條 辦理(轉辦)、督辦。網民給市政府領導的網絡留言,由市政府辦公室相關科室網絡留言辦理工作人員根據留言性質,制作《網絡留言轉辦通知單》,確定辦理程序。
一般的網絡留言由市政府分管秘書長審簽,呈請市政府分管領導閱示,批轉相關縣(區)、市政府有關部門或中省駐慶有關單位辦理。
省政府辦公廳批轉辦理的網絡留言和重要的網絡留言由市政府秘書長審簽,呈請市政府主要領導閱示,批轉相關縣(區)、市政府有關部門或中省駐慶有關單位辦理。
對網絡留言反映事關全局發展和社會穩定等重大問題,根據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由市政府協調秘書長牽頭,相關縣(區)、部門和單位配合辦理。
網民給各縣(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中省駐慶各單位的網絡留言,按照本辦法第九條規定,由受理單位直接辦理。
第十二條 承辦(核查、處理)。各縣(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中省駐慶各單位收到市政府辦公室《網絡留言轉辦通知單》后,根據本辦法第八條規定,及時承辦(核查、處理)網絡留言。
第十三條 回復。市政府辦公室網絡留言轉辦件,由承辦單位整理《網絡留言辦理反饋結果回告單》,將辦理、回復結果報市政府辦公室,由主辦單位回復。各縣(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中省駐慶各單位直接受理的網絡留言,根據本辦法第九條規定,由主辦單位直接辦理、回復。對于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辦理和涉及范圍廣、基層反映強烈、社會影響較大的重要留言,由主辦單匯報市政府相關領導審定后回復。
省政府辦公廳批轉辦理的網絡留言,由市政府協調秘書長負責以市政府辦公室名義整理《網絡留言辦理反饋結果回告單》,將辦理、回復結果上報省政府辦公廳。
第四章 工作要求和注意事項
第十四條 各縣(區)、各部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網絡留言辦理工作,主要領導要親自閱批,明確一名班子成員具體分管,確定一名工作人員具體辦理。工作人員在工作日內必須每天至少登錄一次《中國慶陽網絡留言辦理反饋系統》,對涉及本縣(區)、本部門、本單位的網絡留言要第一時間響應,積極認領,迅速受理,按照程序認真辦理。
第十五條 網絡留言辦理工作原則上實行首問責任制,各縣(區)、各部門、各單位工作人員收到中國慶陽網站網絡留言督辦短信后,必須第一時間簽收并按相關程序辦理回復,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簽或退回網絡留言。對于網民所反映的問題全部屬于或部分屬于本縣(區)、本部門、本單位職責范圍的網絡留言,按照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網絡留言三種方式辦理。對于不屬于本縣(區)、本部門、本單位職責范圍的留言,要及時正面回復網民,將有關情況詳細解釋清楚,取得網民的理解和支持,并根據情況指引網民向有關縣(區)、部門、單位留言反映情況。
第十六條 主辦單位、承辦單位工作人員在網絡留言辦理過程中,應嚴格遵守保密紀律和《國家信訪采例》,不得泄露國家機密和網民反映的不宜公開的內容;不得向無關人員談論不宜公開的處理情況。
第十七條 網絡留言辦理的相關工作人員不得將控告、檢舉材料及有關情況透露或者轉交給被控告、檢舉的對象;不得公開留言人的姓名、聯系方式、單位、家庭住址及IP 等信息;不得公開留言辦理過程中涉及討論性程序和言行;不得公開與上級黨政機關、部門和宗教習俗相悖的留言信息。
第十八條 對于不宜公開的處理結果,網絡留言主辦單位只向留言人回復,不得向社會公開。確需向社會公開的,要回避回復內容中涉及的姓名、工作單位、住址等個人信息。
第五章 考核通報和責任追究
第十九條 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定期對網絡留言辦理工作的響應(認領)率、按時辦結率、及時回復率和網民滿意程度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報市政府辦公室審定后,以《網絡留言辦理工作情況通報》印發各縣(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中省駐慶各單位,并抄送市政府領導。
第二十條 對于網絡留言辦理工作不認真負責,不按規定時限簽收,不及時辦理回復,違反本辦法第十六、十七、十八條之規定,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市政府進行問責并追究有關領導和工作人員的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一條 各縣(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中省駐慶各單位網絡留言辦理工作人員出現工作崗位調整或其它不能履行網絡留言辦理工作職責的情況,要及時重新確定網絡留言辦理工作人員,并以工作單位名義聯系市信息化工作公室,辦理網絡留言帳號注銷、設置等工作,確保網絡留言辦理工作責任到人,工作不脫節、不停滯。
第二十二條 市政府辦公室、各縣(區)政府網絡留言辦理工作人員要及時聯系人民網,主動申請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網絡留言辦理帳號,參照本辦法辦理程序,及時辦理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中給市政府領導、縣(區)政府的網絡留言。
第二十三條 其它國內大型網站、論壇中開設的涉及慶陽的網絡留言辦理欄目,參照本辦法辦理。
第二十四條 各縣(區)政府、市政府各部門、中省駐慶各單位可參照本辦法對本縣(區)、本部門、本單位網絡留言辦理工作進行規范。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由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原慶政辦發〔2013〕62號《慶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國慶陽綜合門戶網站網絡留言辦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12-03-14中國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1983修訂)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1995-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規范處理1995年以前中央財政向人民銀行借款問題的報告》的決議
2003-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04修正)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的辦法
2005-03-08中華人民共和國引渡法
2000-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4-04-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 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13年修訂)
2013-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長江南通港、張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決定
1982-11-19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199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虛開、偽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稅專用發票犯罪的決定
1995-10-30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自然災害救助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9)
2019-03-02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旅行社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國務院關于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10-17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