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將《浙江省臨時救助辦法》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5年11月16日
浙江省臨時救助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完善我省社會救助制度,全面開展救急難工作,及時解決群眾遇到的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生活困難,根據《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國務院令第649號)、《國務院關于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的通知》(國發〔2014〕47號)以及《浙江省社會救助條例》等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臨時救助,是指對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暫時仍有嚴重困難的家庭或個人,給予的應急性、過渡性救助。
第三條臨時救助適用于本省戶籍人口、持有《浙江省居住證》人口和困難發生在本省的流動人口,包括家庭對象與個人對象。
家庭對象是指因火災、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或者家庭成員突發重大疾病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家庭;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遭遇其他特殊困難的家庭。
個人對象是指遭遇火災、交通事故、突發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困難,暫時無法獲得家庭支持,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個人。
對符合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條件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按有關規定提供救助。
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等突發公共事件,需要開展緊急轉移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以及屬于疾病應急救助范圍的,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條臨時救助遵循以下原則:
(一)應救盡救。確保求助有門,使符合條件的困難家庭對象和個人對象都能得到相應的救助。
(二)救助及時。堅持早發現、早救助、早干預,發揮救急難作用,及時幫助困難家庭對象和個人對象擺脫臨時困難。
(三)水平適度。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實行政府救助、社會幫扶、家庭自救相結合,保障困難家庭對象和個人對象基本生活。
(四)公開公正。確保政策公開、過程透明、結果公正,全面接受社會監督。
第五條臨時救助堅持屬地管理原則,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制。全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下級人民政府落實臨時救助制度情況加強監督檢查,對責任不落實、工作不到位,導致發生極端事件或者產生嚴重后果的,實行行政問責。
各級民政部門應當履行行政主管部門職責,發揮臨時救助統籌協調作用。各級公安、衛生計生、教育、建設、人力社保、財政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相關工作。
縣級民政部門、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以下統稱管理審批機關)負責臨時救助的具體管理審批工作。
第二章申請受理
第六條困難家庭或個人向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臨時救助申請;受申請人委托,村(居)民委員會或其他單位、個人可以代為提出臨時救助申請。緊急情況時由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先行救助,待緊急情況解除后再補辦申請手續。
第七條申請臨時救助需要提交下列材料:身份證件、申請表以及家庭經濟狀況核查授權書。因病申請臨時救助的,需提供醫療費用結算單據。
對提交材料不齊備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或其代理人按規定予以補齊;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受理。
對因不可抗力而無法提供身份證件的,可通過便捷方法對其身份進行核實。
第八條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在發現轄區居民遭遇突發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情形后,應及時核實情況,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家庭或個人提出救助申請。
公安、綜合行政執法等部門在執法中發現身處困境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以及失去主動求助能力的危重病人等,應當主動聯合管理審批機關采取必要措施,幫助其脫離困境。
第三章審核審批
第九條臨時救助的一般程序: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可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群眾評議、信息核查等方式,對申請人家庭經濟狀況進行調查核實。一般在4個工作日內提出審核意見,并在申請人居住地的村(社區)張榜公示7日。對公示無異議的,報縣級民政部門審批,審批時間一般不超過3個工作日。公示期間有提出異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進行核實,并在3個工作日內提出復核意見。
對救助金額較小的(具體標準由各地確定),縣級民政部門可以委托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批,但應當報縣級民政部門備案。
對不符合救助條件的,管理審批機關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第十條臨時救助的緊急程序:
因緊急情況需立即采取措施,以防止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或嚴重后果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先行救助,確保救助措施在24小時內到位,同時告知縣級民政部門。待緊急情況解除后,補辦相關手續。
第十一條縣級民政部門應當制訂臨時救助審批流程,做到審批層級適中、簡便快捷;遇到緊急情況時,能夠快速審批,使困難群眾及時受助。
第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救助:
(一)拒絕授權進行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的;
(二)不配合管理審批機關調查,不說明致困原因的;
(三)隱瞞家庭或個人真實財產、收入以及其他受助情況等,出具虛假證明的;
(四)申請人以同一事由重復申請臨時救助,無正當理由的;
(五)市、縣(市、區)人民政府認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章救助措施和標準
第十三條對符合救助條件的家庭對象和個人對象,可采取發放救助金、實物和提供轉介服務等救助措施。
第十四條臨時救助標準:
(一)對發生以下情形的,一次性給予每人當地月最低生活保障標準6倍以下的基本生活救助;特別困難的,可以適當增加,最高不得超過當地月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2倍。
1.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以及因患大病等特殊原因導致實際生活水平低于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家庭或個人。
2.遭遇火災、交通事故等人身意外傷害,在獲得各種賠償、保險和其他救助后,基本生活仍然特別困難的家庭或個人。
(二)因火災等情形,家庭對象或個人對象住房毀損無處居住的,根據需要給予臨時安置,并參照自然災害救助標準給予住房修建補助。
第十五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家庭對象和個人對象的困難類型、困難程度,制定相應的臨時救助標準,向社會公布,并適時調整。
第十六條對發放救助金或實物等給予救助后,仍不能解決困難的家庭或個人,可分情況提供轉介服務。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或醫療、教育、住房、就業等專項救助條件的家庭或個人,要協助其提出申請;對需要公益慈善組織、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等提供慈善救助或專業服務的,要及時轉介。
第五章資金的籌集、使用和管理
第十七條各級人民政府要將臨時救助資金列入財政預算。
第十八條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建立應急救助周轉資金,保證救急難工作需要。
第十九條臨時救助資金實行社會化發放,必要時也可采取現金發放,但應完善有關手續。
第二十條各級財政、民政部門應當加強對臨時救助資金的監督檢查,定期進行績效評價,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建立信息公開制度,積極主動公開臨時救助資金籌集和使用情況,自覺接受審計、監察和社會公眾的監督。
第六章健全工作機制
第二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統籌協調,在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設立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的工作窗口,優化受理、分辦、轉辦、結果反饋流程。
第二十二條縣級人民政府要落實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必需的基層工作力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強基層臨時救助能力建設。
第二十三條市縣應當開通本地社會救助熱線,暢通求助報告渠道。
第二十四條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臨時救助,發揮公益慈善組織、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企事業單位、志愿者隊伍等在對象發現、專業服務、發動社會募捐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第二十五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充分利用已有資源,加快建設社會救助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民政、衛生計生、教育、建設、人力社保等部門的信息共享。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六條本辦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原《浙江省城鄉居民臨時救助辦法(試行)》即行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將第一商業部和第二商業部合并為商業部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88)
1988-04-12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正)
2006-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3-09-02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的決議
1982-12-04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1992-0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決定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2003-08-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4-08-28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6年)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12-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6-16國務院關于同意將云南省會澤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5-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保定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08-17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規定
2012-07-0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7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2011)
2011-07-19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召開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通知
2010-10-25國務院關于促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意見
2010-08-28關于開展土地治理項目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
2010-08-02國務院關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層級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0-07-04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全文)
2009-08-17國務院關于試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意見
2010-01-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國慶節期間有關工作的意見
2009-09-28文化產業振興規劃
2009-09-26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2009-07-20